
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年報中顯示,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排名第1位的是乳癌,而且已經多年連續蟬聯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首位。一般女性25歲以上,即有可能步入乳癌發生的年齡,臺灣乳癌發生的高峰期為45至69歲,平均比歐美早了大約10歲。杜世興教授行醫30多年來治療過無數的患者,不只是讓病患免於疾病折磨,同時也讓背後的家庭得以安心生活。撰寫此書除了希望能讓患病者有一書在手,能快速查詢自身的狀況,免於因徬徨無助而引來的恐懼心理,也希望能讓更多女性有機會能了解這個與切身相關的疾病。
【本書特點】
一、以Q&A的問答形式呈現乳癌疾病中最常見的所有重要問題,使用者可以從中快速查找與自己切身相關的問題,迅速翻閱答案,不用在茫茫網海中搜尋不確定是否正確的知識。
二、全書有超過上百張的精緻插圖與照片,協助讀者能快速了解文意,就連腫瘤檢測的過程也有詳細的步驟呈現,有些聽起來令人生畏的手術,也能以簡潔清楚的畫面協助患者理解,減少因認知不清而產生的焦慮。
三、本書於每章都附有Qrcode,讀者可連至雲端瀏覽與本章相關的圖片或照片,讓患者與家屬能有更多的參考資料來了解相對應疾病。
於本書中,杜世興教授也在隱去患者個資後,談了五個令他印象深刻的案例。有對抗不停長大的葉狀肉瘤的上班族,身上有著37顆淋巴腺轉移的媽媽,因為病患的高度自我覺察而救了自己一命的糖尿病患,懷孕時罹癌的艱難抉擇,與如何面對乳癌復發的故事,期待能讓這些抗癌鬥士的分享能激勵更多人。本書協助一般大眾認識乳癌,將各個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問題與可應對的方式都做了通盤與全面的介紹整理,各種不同的治療方式也都有詳細的解說,期待能讓每位患者能方便、清楚掌握所需的知識,也能讓所有人對於此乳房疾病議題能有更深切的認知,希望經由此書籍的出版能有拋磚引玉效果,我們一起努力透過正確的健康知識、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達成乳癌防治的目標。
- 作者序 杜世興
- 推薦序 零點零零一的堅持 五月天 阿信
- 推薦序 學術與臨床兼容並蓄的懸壺記事 閻雲
-
A 女性乳房結構
-
一圖搞懂乳房結構的祕密
-
-
B 台灣乳癌現況
-
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
-
B1 乳癌通常會在什麼年齡層的女性身上發生?
-
B2 乳癌有何臨床症狀表徵?
-
B3 哪些人是乳癌的危險族群?
-
B4 醫界是利用什麼方法評估女性乳癌的風險?
-
-
-
C 乳房常見的困擾
-
千萬不要怕!乳癌鈣化點迷思大解惑
-
C1 乳房為何會形成鈣化點?「良性」或「惡性」該如何分辨?
-
C2 乳房鈣化點的取樣與診斷該注意哪些細節?
-
-
惱人的乳頭分泌物
-
C3 哪些情形是異常乳頭分泌?可能合併有乳癌的異常分泌物有哪些?
-
C4 引起乳頭異常分泌的常見原因為何?如何檢查?外科手術如何治療?
-
-
乳癌大多不會痛,但還是有可能會以疼痛為表現
-
C5 乳房疼痛就一定不是乳癌嗎?是否有實例可分享?
-
C6 乳房疼痛有哪些症狀?
-
C7 乳房疼痛該如何治療?
-
-
乳頭搔癢要注意!濕疹、柏杰氏乳癌都有可能
-
C8 乳頭乳暈搔癢的常見原因為何?一定是濕疹嗎?
-
C9 出現乳頭搔癢症狀時,有什麼細節該特別注意?
-
C10 什麼是柏杰氏乳癌?是否有實例可分享?
-
-
-
D 常見的良性乳房疾病
-
青春年華專屬的乳房纖維腺瘤
-
D1 纖維腺瘤臨床表徵為何?
-
D2 纖維腺瘤何時須手術治療?
-
-
常見的乳房纖維囊腫
-
D3 什麼是乳房纖維囊腫疾病?哪些人易得?臨床症狀表現為何?
-
D4 乳房纖維囊腫需不需要藥物治療?會不會演變成乳癌?
-
-
惱人的乳腺炎 不是只會發生在產婦身上!
-
D5 產婦因哺乳會產生乳腺炎,其他人都不會得嗎?它有何表徵?該如何治療?
-
-
纖維上皮病變⸺纖維腺瘤VS葉狀肉瘤
-
D6 什麼是纖維上皮病變?
-
D7 檢驗出纖維上皮腫瘤,該如何處置?
-
D8 葉狀肉瘤有何臨床表徵?診斷方法為何?
-
D9 葉狀肉瘤的病理分類及治療方式為何?
-
-
-
癌友故事1
-
對抗不停長大的葉狀肉瘤 透過治療找回自己
-
-
E 乳癌的病理世界
-
認識乳癌
-
E1 乳癌分為哪幾種?
-
E2 乳癌病理中所指的不典型增生是指什麼?
-
E3 乳管內乳突狀原位癌、乳管內乳突瘤在病理上有何特點?
-
E4 乳小葉侵襲癌、乳管原位癌、乳小葉原位癌在病理上有何特點?
-
-
-
F 乳癌的分類與分期
-
原位乳癌中最常見的乳管原位癌
-
F1 什麼是乳管原位癌?
-
F2 乳管原位癌發生率及臨床表徵為何?
-
F3 乳管原位癌觸摸不出來,該如何早期發現?
-
F4 乳管原位癌預後如何?
-
F5 乳管原位癌病理學如何分類?
-
F6 乳管原位癌該如何治療?
-
F7 乳管原位癌,接受局部切除手術的安全距離為何?
-
F8 腋下淋巴腺轉移率如何?手術是否須施行腋下淋巴腺清除?
-
F9 乳管原位癌手術後是否須輔加荷爾蒙或化學治療?
-
F10 乳管原位癌手術後的放射線治療方式?
-
-
預後極好的零期乳癌 乳小葉原位癌
-
F11 乳小葉原位癌臨床表徵為何?
-
F12 病理報告遇到乳小葉原位癌該如何應對?
-
F13 乳小葉原位癌治療方式?
-
-
乳癌分期與預後
-
F14 乳癌的病理分期方法為何?
-
F15 病理分期會影響預後評估嗎?要如何看懂病理報告?
-
F16 乳癌基因分類分哪幾種?如何進行治療?
-
F17 乳癌危險族群如何分類?
-
-
乳癌殺手中的神祕客 三陰性乳癌大揭密
-
F18 什麼是三陰性乳癌?有何臨床特性?
-
F19 三陰性乳癌病理表現與預後關係為何?
-
F20 三陰性乳癌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
F21 研發有成效的三陰性乳癌新藥及最新臨床試驗有哪些?
-
F22 什麼是三陰性乳癌基因亞型?
-
-
-
癌友故事2
-
超級乳癌患者 活著就是翻轉生命
-
-
G 乳癌的十二個迷思
-
G1 我飲食、生活作息正常,家族也沒人罹患乳癌,怎麼會得到乳癌?
-
G2 我沒有任何症狀怎麼可能得了乳癌?
-
G3 胸部大的人容易罹患乳癌嗎?隆乳的人會比較容易罹患乳癌嗎?
-
G4 乳頭凹陷,會是乳癌嗎?
-
G5 乳房腫痛,可能是乳癌嗎?
-
G6 孕期罹患乳癌,治療會較困難嗎?還能繼續妊娠嗎?
-
G7 得了乳癌一定得切除乳房?
-
G8 早期發現乳癌一定需要利用昂貴檢查儀器?
-
G9 乳癌診斷一定要做切片嗎?
-
G10 什麼年齡需要開始進行乳癌篩檢及乳房檢查?
-
G11 如何及早發現乳癌?
-
G12 如何預防罹患乳癌?
-
-
癌友故事3
-
時時覺察身體狀態 成為自己身體的專家
-
-
H 乳癌診斷流程
-
H1 乳癌的診斷流程為何?
-
H2 各種乳房腫瘤檢查有何優缺點?
-
H3 各種乳房腫瘤檢查須注意事項為何?
-
-
I 乳房腫瘤檢查
-
乳房腫瘤檢查方法
-
I1 什麼是細針細胞穿吸檢查?
-
I2 細針細胞穿吸檢查注意事項?
-
I3 切片手術檢查要如何進行?粗針穿刺切片及傳統腫瘤切片手術各有何優缺點?
-
I4 什麼是真空輔助乳房微創手術?
-
I5 各種乳房腫瘤切片檢查的優缺點為何
-
-
乳房腫瘤影像檢查
-
I6 乳房超音波檢查如何進行?
-
I7 乳房攝影檢查如何進行?
-
I8 核磁共振檢查、電腦斷層掃描、正子掃描攝影、正子電腦斷層掃描等檢查方式何時適用?
-
-
乳房核磁共振檢查
-
I9 MRI的檢測原理為何?
-
I10 MRI臨床應用的情形?
-
I11 使用MRI檢查注意事項?如何區別良性或惡性腫瘤?
-
-
-
癌友故事4
-
孩子需要媽媽 懷孕罹癌的生命抉擇
-
-
J 乳癌的治療
-
化學治療
-
J1 常見的化學治療機轉及藥物組合有哪些?
-
J2 乳癌抗癌藥物的分類法有幾種?
-
J3 化學治療適應症為何?
-
J4 化學治療有什麼主要副作用?
-
J5 化學治療時,是否一定會有掉髮及嘔吐等副作用?
-
J6 化學治療期間該注意哪些事?
-
J7 化學治療時,不同的藥物,是否會有不同的副作用?
-
-
荷爾蒙治療
-
J8 何種人適合荷爾蒙治療?
-
J9 泰莫西芬荷爾蒙治療時注意事項為何?
-
J10 諾雷德荷爾蒙治療機轉及臨床效益為何?
-
J11 年輕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患者,誰須使用卵巢功能抑制劑?
-
J12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能增加懷孕機會?
-
J13 何謂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優點為何?
-
J14 法洛德該何時使用?
-
-
精準打擊癌細胞的標靶治療
-
J15 標靶治療和傳統的化學治療有什麼不同?
-
J16 什麼是HER2?有何臨床意義?
-
J17 如何檢查HER2陰性或陽性?
-
J18 常用標靶藥物的使用與注意事項為何?
-
J19 何謂雙標靶治療?
-
J20 雙標靶治療最適合何時使用?
-
J21 哪些人不能使用標靶治療?
-
-
免疫療法 三陰性乳癌的治療新曙光
-
J22 三陰性乳癌的臨床特性為何?
-
J23 三陰性乳癌的免疫治療機制是什麼?
-
J24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機轉為何?
-
J25 三陰性乳癌免疫治療,現階段有何臨床試驗成果?
-
J26 免疫治療的常見副作用?
-
-
術後降低局部復發的放射線治療
-
J27 什麼是乳癌的放射線治療?哪些人需要做?
-
J28 乳癌放射線治療療程大約須多久時間?效果如何?
-
J29 低分次放射治療效益為何?
-
J30 什麼是質子治療?什麼人適合進行該項精準的放射治療?
-
-
-
K 乳癌的外科手術
-
乳房保留手術
-
K1 什麼是乳房保留手術?
-
K2 早期乳癌患者是不是都能施行乳房保留手術?
-
K3 乳房保留手術前,該做什麼影像評估?
-
K4 乳房保留手術,術後注意事項為何?
-
-
乳房全切除手術
-
K5 什麼是改良型乳房根除手術?該如何進行?
-
K6 改良型乳房根除手術副作用為何?
-
K7 哪些情形不適合執行改良型乳房根除手術?
-
K8 什麼是單純性全乳房切除術?手術如何進行?
-
K9 何謂乳頭乳暈保留乳房全切除手術?如何進行?
-
K10 乳頭乳暈保留乳房全切除手術安全性與傳統乳房全切除手術差異何在?
-
K11 哪些人不適合施行乳頭乳暈保留乳房全切除手術?
-
K12 乳頭乳暈保留乳房全切除手術外形美觀及安全的考量為何?
-
K13 何謂皮膚保留乳房切除手術?
-
K14 皮膚保留乳房切除手術,適合哪些人施行?
-
-
乳癌腋下前哨淋巴腺切片術
-
K15 何謂前哨淋巴腺?為何需要切片?
-
K16 如何偵測前哨淋巴腺是否轉移?該如何選擇病理檢驗方法?
-
-
隱藏疤痕不是夢 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亞洲女性的最愛
-
K17 內視鏡乳癌微創術與傳統乳房切除手術有何差別?
-
K18 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如何執行?是否也要全身麻醉?哪些患者適合?
-
K19 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有哪些缺點與副作用?
-
-
乳房切除後的重建
-
K20 乳房切除後該如何重建?各有何優缺點?
-
-
-
L 個人化精準醫療
-
乳癌分期2.0 基因檢測新紀元
-
L1 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第八版主要有哪些資料的更新?
-
L2 多基因檢測平台目前的臨床發展近況?
-
L3 多基因檢測平台目前的應用情況為何?
-
L4 偵測基因突變後,該如何臨床應用?
-
-
遺傳性乳癌 安潔莉娜裘莉基因旋風
-
L5 什麼是BRCA1、BRCA2 ?
-
L6 如何檢驗是否帶有異常BRCA1、BRCA2基因?如何手術治療?
-
L7 哪些人須接受乳癌基因檢測?
-
L8 如何因應BRCA1/2基因變異?
-
L9 BRCA基因突變乳癌的藥物治療方式?
-
-
循環腫瘤細胞的檢測 迎向癌症精準醫療
-
L10 什麼是循環腫瘤細胞?
-
L11 循環腫瘤細胞的檢測方法為何?
-
L12 循環腫瘤細胞在臨床上如何應用?
-
L13 循環腫瘤細胞在轉移性乳癌中,如何扮演「液態切片」的角色?
-
-
癌症治療新契機 循環腫瘤DNA的應用
-
L14 什麼是循環腫瘤DNA ?
-
L15 循環腫瘤DNA有何臨床意義?如何應用在癌症治療上?
-
L16 如何檢測循環腫瘤DNA ?
-
L17 循環腫瘤DNA在乳癌的臨床應用為何?
-
-
-
癌友故事5
-
癌末不是絕症 乳癌復發也可以活下來
-
-
M 杜醫師的叮嚀
-
乳癌患者不能保留生育能力?其實是可行的
-
M1 哪些因素會造成化學治療後導致卵巢功能衰竭?
-
M2 乳癌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
M3 化學治療後,須間隔多久時間才可考慮懷孕?
-
-
不要諱疾忌醫!局部嚴重晚期乳癌也能治療
-
M4 局部嚴重晚期乳癌有哪些臨床症狀?
-
M5 局部嚴重晚期乳癌該如何治療?
-
-
補鈣、運動、曬太陽 乳癌病友「存骨本」
-
M6 什麼是骨質疏鬆?哪些人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
-
M7 怎麼知道我有沒有骨質疏鬆?
-
M8 骨質疏鬆症有辦法預防嗎?
-
M9 要怎麼治療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治療藥物有哪些?
-
-
阿嬤別害羞!銀髮族乳癌治療更單純
-
M10 銀髮族的乳癌罕見嗎?該如何治療?有何臨床上症狀?
-
M11 銀髮族的乳癌要如何發現?
-
-
-
N 乳癌復發
-
乳癌復發該怎麼辦?
-
N1 乳癌常見復發時間點為何?
-
N2 乳癌復發該如何治療?
-
-
認識乳癌骨轉移
-
N3 骨轉移該如何診斷?
-
N4 骨轉移常見的症狀為何?如何治療骨轉移?
-
N5 骨頭保護針劑有哪些常見副作用?
-
-
乳癌晚期復發轉移治療新選擇 新型口服標靶CDK4/6抑制劑
-
N6 基因表現在乳癌治療上有何重要性?
-
N7 ER+/HER2−晚期乳癌治療新選擇,口服標靶CDK4/6抑制劑有哪些?
-
N8 CDK4/6抑制劑對於治療停經前轉移性乳癌的效益如何?
-
N9 CDK4/6抑制劑使用於高危險早期HR+/HER2−乳癌的臨床效益為何?
-
N10 口服標靶CDK4/6抑制劑有何副作用?
-
N11 乳癌晚期復發轉移治療有何另類選擇?
-
N12 什麼是癌伏妥mTOR抑制劑?如何避免常見副作用?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