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你常常睡不好?
感到壓力山大,而情緒低落?
或是一天到晚擔心一些結果不確定的事!
利用音樂搭配活動,可以讓你有效的化解或是減緩情緒上的種種不快。
以睡不好為例,邊睡邊聽交響樂是好主意?
其實最能助眠的聲音之一是白噪音。所謂的白噪音是指在可以被測量的範圍內,頻率保持一致的聲音,例如:海浪聲、雨聲⋯⋯等等。根據研究指出我們在睡眠時後的呼吸頻率大約是每分鐘十八次左右,而這個頻率又剛好是海浪拍打的頻率,所以當我們能夠找到類似這個速度的音樂,可以很自然的放慢我們的呼吸進而讓我們感受到放鬆以及準備進入休息的狀態。
因此,如果你要選擇音樂來助眠,可以注意歌曲裡的樂器配置、和弦編排不要太複雜,旋律盡量簡單並且重複性高,盡可能不要有太多無法預期的聲音。一把大提琴加上一台鋼琴,或者只有鋼琴一種樂器,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當然,如果你的失眠問題真的很嚴重,那透過作者在網上推介的引導活動,會有更好的效果。
音樂除了可以幫助你入眠,也可以減少壓力。文獻告訴我們,在放鬆舒壓的音樂中,適合使用持續且穩定且較慢的速度(bpm50 - 80),音樂是可被預期的、旋律的變化較少、音域範圍較小、很少的音樂動態的變化、有很有支持力的低音、大部分的音樂採用連奏的方式、重複主題,例如:Peder B. Helland 的 You & Me,這首曲子。
音樂是如何對人類的情緒產生影響,以至於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探索他的用法?電影配樂家John Powell說:「當我們即將聽到熟悉樂曲中最喜愛的片段時,大腦有個稱為尾狀核(caudate nucleus)的部位,就會變得十分活躍。這部分的大腦跟我們想要的事物有關。在這段懷抱希望的期間內,身體會釋放多巴胺,而這是由我們在即將聽到喜愛的樂段前,較 平淡的那個部分所觸發的。」-
回想一下聽到喜歡的音樂時,是不是常常在這一首歌曲中有某一段是特別喜歡的,例如:可能在要進入副歌時,那些愉悅、感動、激動和期待的感覺。John Pwell在書中提到的,如果你需要血清素、多巴胺這些物質來調適自己的時候,聽聽喜歡的音樂,這些大腦需要的快樂物質會在腦中產生,即便我們只是在腦中哼唱或想像這首歌曲,都有相似的功能。
所以當我們有了豐富的音樂庫、能夠隨時在需要調節的時候提取出最適合當下的音樂,就很有可能達到這樣的平行狀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建立一個音樂清單,不只是用記憶中喜愛的歌曲,我們將這些歌曲記錄下來,幫助我們更清楚的知道有哪些音樂可以被我們使用。
而使用音樂的方法,除了當背景音樂外,把音樂當主角,聽聽看聽到音樂的什麼細節,有鼓聲嗎?歌詞唱了什麼呢?這裡變慢了嗎?可以讓我們回歸到音樂本身,讓我們從單純的、專注的聆聽音樂這件事,擺脫對未來不確定想像的擔心。
本書特色
協助你建立音樂清單,調整情緒
要用音樂來調理情緒上的問題,問題是音樂哪來?本書除了提供你方法以建立清單,也以QRCode的方式,提供範例曲目。
搭配活動,讓你建立情緒的安全地
單純聽音樂,很爽;但是如果要處理情緒問題,稍有不足,要搭配相關的活動。本書介紹大量與音樂搭配的活動,改善你的情緒問題。
提供分析情緒問題的方法,再對症下藥
如何查覺壓力?什麼是壓力?如何利用憂鬱指數?要解決情緒問題,首先要有科學的方法察覺這些問題,然後再搭配合宜的音樂及活動,加以解決。
專家推薦
生活中感受音樂的陪伴是件療癒的事,生命裡找到適合的方式觀照自己是舒服的事,音樂與人的關係緊密相連,用開放的心來看待音樂的多元讓我們更有彈性!——臨床心理師/藝術治療師 林婉婷
由北一女中考入陽明大學醫學系,從此展開了探討生命奧秘的醫學生涯!任職眼科醫師近40年,理解了眼睛是各種生理疾病的窗口,但醫師對許多疑難雜症也常有無力感!
次子(育衡)17歲去美國學作曲,念完大學又渴望去日本學習音樂治療!音樂治療要學醫學、心理學、精神病學及各種發達障礙疾病。要學樂理,樂器演奏,和音樂治療的理論和實務。實在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
因為育衡的緣故認識了二位作者及其所屬的「樂無休止」優秀的音樂治療團隊,治療師們都很專業而親切!深深令我感動,我相信未來社會的健康幸福,需要更多音樂治療師的服務與教學!
由衷祝福大家——眼科醫師 賴麗卿
如果將音樂比喻為食物,那音樂治療師就好比營養師。您可以在書中認識音樂對身心靈的幫助。推薦給想學習更有意識的為自己選擇音樂、聽音樂、用音樂讓身心靈更加健康的人!——Queens University of Charlotte音樂治療系助理教授/音樂治療師 陳譽齡
兩位作者細心專業的介紹,讓讀者們更理解音樂陪伴的重要性。透過自己選擇的音樂清單,來支持我們的情緒起伏,也許減壓、也許提升精神、也許舒緩心情。音樂不知不覺成為隱形的好夥伴、好朋友,在生活中細細傾聽及訴說我們的感受及狀態。
藉由此書,邀請大家好好運用音樂陪伴自己的心、情!——墨爾本大學音樂治療博士生/音樂治療師 賴欣怡
感到壓力山大,而情緒低落?
或是一天到晚擔心一些結果不確定的事!
利用音樂搭配活動,可以讓你有效的化解或是減緩情緒上的種種不快。
以睡不好為例,邊睡邊聽交響樂是好主意?
其實最能助眠的聲音之一是白噪音。所謂的白噪音是指在可以被測量的範圍內,頻率保持一致的聲音,例如:海浪聲、雨聲⋯⋯等等。根據研究指出我們在睡眠時後的呼吸頻率大約是每分鐘十八次左右,而這個頻率又剛好是海浪拍打的頻率,所以當我們能夠找到類似這個速度的音樂,可以很自然的放慢我們的呼吸進而讓我們感受到放鬆以及準備進入休息的狀態。
因此,如果你要選擇音樂來助眠,可以注意歌曲裡的樂器配置、和弦編排不要太複雜,旋律盡量簡單並且重複性高,盡可能不要有太多無法預期的聲音。一把大提琴加上一台鋼琴,或者只有鋼琴一種樂器,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當然,如果你的失眠問題真的很嚴重,那透過作者在網上推介的引導活動,會有更好的效果。
音樂除了可以幫助你入眠,也可以減少壓力。文獻告訴我們,在放鬆舒壓的音樂中,適合使用持續且穩定且較慢的速度(bpm50 - 80),音樂是可被預期的、旋律的變化較少、音域範圍較小、很少的音樂動態的變化、有很有支持力的低音、大部分的音樂採用連奏的方式、重複主題,例如:Peder B. Helland 的 You & Me,這首曲子。
音樂是如何對人類的情緒產生影響,以至於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探索他的用法?電影配樂家John Powell說:「當我們即將聽到熟悉樂曲中最喜愛的片段時,大腦有個稱為尾狀核(caudate nucleus)的部位,就會變得十分活躍。這部分的大腦跟我們想要的事物有關。在這段懷抱希望的期間內,身體會釋放多巴胺,而這是由我們在即將聽到喜愛的樂段前,較 平淡的那個部分所觸發的。」-
回想一下聽到喜歡的音樂時,是不是常常在這一首歌曲中有某一段是特別喜歡的,例如:可能在要進入副歌時,那些愉悅、感動、激動和期待的感覺。John Pwell在書中提到的,如果你需要血清素、多巴胺這些物質來調適自己的時候,聽聽喜歡的音樂,這些大腦需要的快樂物質會在腦中產生,即便我們只是在腦中哼唱或想像這首歌曲,都有相似的功能。
所以當我們有了豐富的音樂庫、能夠隨時在需要調節的時候提取出最適合當下的音樂,就很有可能達到這樣的平行狀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建立一個音樂清單,不只是用記憶中喜愛的歌曲,我們將這些歌曲記錄下來,幫助我們更清楚的知道有哪些音樂可以被我們使用。
而使用音樂的方法,除了當背景音樂外,把音樂當主角,聽聽看聽到音樂的什麼細節,有鼓聲嗎?歌詞唱了什麼呢?這裡變慢了嗎?可以讓我們回歸到音樂本身,讓我們從單純的、專注的聆聽音樂這件事,擺脫對未來不確定想像的擔心。
本書特色
協助你建立音樂清單,調整情緒
要用音樂來調理情緒上的問題,問題是音樂哪來?本書除了提供你方法以建立清單,也以QRCode的方式,提供範例曲目。
搭配活動,讓你建立情緒的安全地
單純聽音樂,很爽;但是如果要處理情緒問題,稍有不足,要搭配相關的活動。本書介紹大量與音樂搭配的活動,改善你的情緒問題。
提供分析情緒問題的方法,再對症下藥
如何查覺壓力?什麼是壓力?如何利用憂鬱指數?要解決情緒問題,首先要有科學的方法察覺這些問題,然後再搭配合宜的音樂及活動,加以解決。
專家推薦
生活中感受音樂的陪伴是件療癒的事,生命裡找到適合的方式觀照自己是舒服的事,音樂與人的關係緊密相連,用開放的心來看待音樂的多元讓我們更有彈性!——臨床心理師/藝術治療師 林婉婷
由北一女中考入陽明大學醫學系,從此展開了探討生命奧秘的醫學生涯!任職眼科醫師近40年,理解了眼睛是各種生理疾病的窗口,但醫師對許多疑難雜症也常有無力感!
次子(育衡)17歲去美國學作曲,念完大學又渴望去日本學習音樂治療!音樂治療要學醫學、心理學、精神病學及各種發達障礙疾病。要學樂理,樂器演奏,和音樂治療的理論和實務。實在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
因為育衡的緣故認識了二位作者及其所屬的「樂無休止」優秀的音樂治療團隊,治療師們都很專業而親切!深深令我感動,我相信未來社會的健康幸福,需要更多音樂治療師的服務與教學!
由衷祝福大家——眼科醫師 賴麗卿
如果將音樂比喻為食物,那音樂治療師就好比營養師。您可以在書中認識音樂對身心靈的幫助。推薦給想學習更有意識的為自己選擇音樂、聽音樂、用音樂讓身心靈更加健康的人!——Queens University of Charlotte音樂治療系助理教授/音樂治療師 陳譽齡
兩位作者細心專業的介紹,讓讀者們更理解音樂陪伴的重要性。透過自己選擇的音樂清單,來支持我們的情緒起伏,也許減壓、也許提升精神、也許舒緩心情。音樂不知不覺成為隱形的好夥伴、好朋友,在生活中細細傾聽及訴說我們的感受及狀態。
藉由此書,邀請大家好好運用音樂陪伴自己的心、情!——墨爾本大學音樂治療博士生/音樂治療師 賴欣怡
- 作者序 音樂的多樣化豐富了我們的人生/廖珮岐
- 作者序 走入奇妙的音樂世界,尋求身心靈的依託/李一萱
-
Part 1 音樂治療的理論及簡介
-
Chapter 1 音樂治療理論
-
歷史發展
-
定義來源
-
因應風俗民情文化背景的改變
-
真的有音樂處方箋嗎?
-
音樂治療與音樂教育
-
在家可以自己做音樂治療嗎?
-
音樂治療的學派有哪些呢?
-
音樂治療常見族群
-
-
Chapter 2 音樂治療的音樂應用
-
音樂元素
-
現場音樂與錄製音樂
-
音樂治療活動的介入方式
-
樂器、人聲、即興音樂成為互動媒介
-
音樂治療實務故事分享
-
主要照顧者支持性團體
-
-
-
Part 2 如何用音樂陪伴自己
-
Chapter 3 音樂可以怎麼用:日常生活的音樂清單
-
廣泛的嘗試聆聽不同音樂
-
為什麼要選擇喜歡的音樂呢?
-
建立一個音樂清單,依照心情或情境分類
-
音樂清單範例
-
-
Chapter 4 覺察壓力與減緩焦慮的音樂日常
-
如何覺察壓力
-
壓力與焦慮的關係
-
你也覺得焦慮嗎?
-
「焦慮」是個壞東西嗎?
-
實際案例分享
-
治療師的自我體驗
-
如何挑選適合的音樂:專注呼吸、專注當下、專注音樂
-
活動指南:用音樂清單來陪伴自己的焦慮
-
-
Chapter 5 排解憂鬱的音樂日常
-
憂鬱與憂鬱症
-
實際案例分享
-
治療師的自我體驗
-
檢視你的憂鬱指數
-
如何挑選適合的音樂
-
活動指南
-
-
Chapter 6 幫助睡眠的音樂日常
-
失眠是什麼?
-
實際案例分享
-
治療師的自我體驗
-
如何挑選適合的音樂
-
活動指南:感謝身體一天辛勞,跟著引導練習放鬆
-
-
- 後記/當語言無法表達時,音樂可以做到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