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沿革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873674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近代中國,戰亂頻仍,史料大多佚散,航空工業者以其多牽涉機密,收集尤為不易;今日不加整理,恐往後更難。
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鮑亦興院土

工業乃民生之基礎,航空工業雖發軔較晚,但進展極速,所牽涉之技術面又為當代最尖端者,因此以之作為評斷一國工業之先進與否並不為過。
本書將台灣之航空工業概分為「初創時期」(清末至民國26年)、「抗戰遷台時期」(民國26至43年)、「重建時期」(民國56年至民國83年)、以及「展望時期」(民國84年迄今),帶領讀者以各章節的脈絡循序認識台灣的航空簡史。
  • 自序
  • 原序
  • 第一章、初創時期(清末~民國26年)
  • 第一節、我國航空之發軔
    • 第二節、海軍在飛機製造之緣起
    • 第三節、段祺瑞北京政府短暫之航空計畫
    • 第四節、南方政府在廣東之航空事業
    • 第五節、北伐前後之航空工業據點概況
    • 第六節、黃金十年與國外合作生產飛機情形
    • 第七節、保險傘之研發生產
    • 第八節、民間之自力研製飛機
    • 第九節、航空教育之興辦情形
    • 第十節、民航業之初試啼聲
    • 第十一節、本章小結
  • 第二章、抗戰及遷台時期(民國26年-43年)
    • 第一節、中美廠之後撤、重整與結束
    • 第二節、第一飛機製造廠之持續作為
    • 第三節、第二飛機製造廠之自力研發
    • 第四節、航空研究院與第三飛機製造廠之成果
    • 第五節、戰時其它飛機修理工廠之後遷
    • 第六節、大定發動機廠之建立
    • 第七節、朱霖之戰後航空工業發展計畫
    • 第八節、遷台後之人員機器保全狀況
    • 第九節、美援噴氣機換裝與飛機自製之停止
    • 第十節、民航業之持續經營
    • 第十一節、本章小結
  • 第三章、重建時期(民國56年-83年)
    • 第一節、航空工業之重振
    • 第二節、李永炤之航空工業發展計畫
    • 第三節、航空工業發展中心之成立
    • 第四節、航發中心之合作生產
    • 第五節、航發中心之初期自製
    • 第六節、高性能噴射戰機之研發
    • 第七節、航太科技人才之培育
    • 第八節、民用航空業之蓬勃與購機案對沖貿易
    • 第九節、民用航空工業之嘗試起步
    • 第十節、航發中心之改制
    • 第十一節、本章小結
  • 第四章、展望時期(民國84年迄今)
    • 第一節、航發中心改制為國營漢翔公司後之營運
    • 第二節、「國機國造」的持續鼓吹
    • 第三節、民國105年之後的國機國造
    • 第四節、本書總結
  • 附錄一、中華民國航空工業重要人物小傳
  • 附錄二、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大事紀
    • 壹、初創時期
    • 貳、抗戰遷台時期
    • 參、重建時期
    • 肆、展望時期
  • 附錄三、中華民國自製飛機及性能簡表
  • 附錄四、中華民國航空工業重要機構負責人任表
  • 附錄五、我們發動機何時可以自製
  • 附錄六、高階文官培訓飛躍方案105年訓練決策發展組(SDT-105)政策報告:「國機國造國防航太科技人才培育」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