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產業發展何去何從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12/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4112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金融海嘯、高失業率、GDP負成長、薪資低靡……   台灣經濟的病源是什麼?   產業發展的前景在何方?   面對全球性的經濟困局,西方學者的建言總像隔靴搔癢?   唯有了解台灣的體質與病症,才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台灣經濟學權威執筆,深入剖析本土產業二次大戰後,台灣對外貿易趁勢發展,成為玩具王國、傘王國、運動鞋王國;   1960年代後,各國經濟崛起,國際貿易漸趨激烈,台灣的比較優勢漸形失色;   1970年代,國內經濟發展也遭遇瓶頸,為因應產業發展需求,推行十大建設;   1970年代末,察覺未來是電子時代,派遣專家赴美學習,創立新竹科學園區;   1980年代,「台灣錢淹腳目」,對美大量出超,美國政府強迫新台幣大幅升值;     1980年代末,房市泡沫和股市泡沫連袂爆發,傳統產業發展的光芒漸趨黯淡;   1990年代,高科技產業發展經濟啟動,然而只醉心於接單、代工的微利生產;   21世紀後,全球化浪潮衝擊各國,高科技產業競爭激烈,台灣的強項在哪裡?   大停滯、大崩壞、大蕭條、大變局……處在十字路口的台灣,未來該何去何從?   30年前的1980年代,是台灣經濟最繁榮的時期,也是許多台灣人最懷念的年代;   但是,你了解當時的台灣為什麼富強嗎?這樣的繁華榮景後來又為何不再出現?   台灣以高科技產業為經濟主流,卻停留在代工接單;創新不足,將來該如何發展?   曾讓台灣錢淹腳目的傳統產業,是否已淪為夕陽產業,有沒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高失業率、物價飆漲、M型社會,民眾苦不堪言,政府該如何擬定適合的對策?   我們必須深入觀察過去,才能準確地推知未來;   明白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才能在國際上找到揮灑的舞台!   解析產業變遷,突破發展困境!   討論台灣產業該何去何從,必須先回頭探究產業發展的歷程,以及其遭受挫折的原因。   本書探討台灣產業的變遷、產業發展的方向、各項傳統產業的興起、沒落與蛻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歷程、成為經濟亂源的虛無金融業等,最後提出檢討與期許,並規畫應變策略。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