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懂得的陪伴:一位資深心理師的心法傳承

出版日期
2022/08/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7246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諮商不是為了改變個案,而是一種懂得的陪伴。──曹中瑋本書是資深諮商心理師曹中瑋四十多年專業智慧的傳承,旨在幫助心理助人工作者自我增能。本書填補諮商歷程中幽微難言的小知識,也激發我們對生命的反思,不論對專業心理助人或日常人際關照,都饒富啟發性,既當頭棒喝,也溫暖支撐。   「在諮商中,我是站在當事人的左或右旁,略為後方一小步,為他點亮一盞燈,陪他前行……」,巧妙的隱喻,道出了助人工作必須富於感性又堅守理性的特質。曹中瑋相信只有當事人才能改變自己,但心理師對他的「懂得」,能引出他潛藏的改變力量;她更強調,心理師的工作是「照亮前方」,是一種「懂得的陪伴」,不能走在個案前面,而要讓個案來帶路。   然而這「懂得」的能力博大精深,不易練就,有前輩傳授,後輩才能減少摸索的時間。本書在這樣的理念下探討了諮商歷程的種種──人我界限、自我修練、諮商關係、情緒處遇……,不僅彌補理論與實務間的鴻溝,更分析了我們文化中的特殊議題與特有情緒,淬鍊出最接地氣的助人心法。作者誠懇的筆觸,宛如一位真誠對我們坦露與接納著的心理師,陪著,也幫著我們,成長為「懂得」的陪伴者。 本書特色   ★資深諮商心理師曹中瑋最想寫的一本書,四十多年智慧傳承,填補課本與實務的鴻溝,幫助心理師自我增能。   ★不論對專業心理助人或日常人際關照,本書提點的互動要領都饒富啟發性,讓人點頭如搗蒜。   ★作者誠懇的筆觸,宛如一位真誠對我們坦露與接納著的長者,幫著我們成長為善解人意的陪伴者。 感動推薦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呂旭亞/諮商心理師;榮格分析師金樹人/前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周慕姿/作家;心曦、心晨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楊 蓓/法鼓文理學院特聘副教授兼生命教育學程主任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   (依姓氏筆畫排列)   這本書,看見一位老師傅手把手地教著。沒有教條,只有自身經驗點點滴滴匯聚而成的提點,其中不只有工作心得,更有生命的省思。──楊蓓我感佩中瑋老師努力提攜後輩的意願與對於公眾事務的關心。她對於來到她面前想要學習的學生或心理師,總是不吝分享所知道的一切,從不藏私,而這也是這本書極為珍貴之處。──謝文宜先是成為一個人,而後才能成為治療師。中瑋前輩用生命經驗寫下了本書,鼓勵與提醒著晚輩,在執業路上的每次選擇,都要記得成為一位負責的治療師。──蘇益賢我從中瑋老師身上學會許多實務技巧與知識,例如我在《情緒勒索》一書中談到的「情緒界限」,就是師承於中瑋老師的概念。我的許多諮商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也都源自於中瑋老師帶領我認識的完形諮商。──周慕姿
  • 【推薦序1】手把手教的老師傅/楊蓓
  • 【推薦序2】懂得的陪伴者/謝文宜
  • 【推薦序3】永遠站在個案的那一邊/周慕姿
  • 【自序】不只走到目的地,更盼說出如何抵達
  • 【導論】我的個人諮商理論
  • 一、心理諮商是什麼?
    • 1 心理諮商只是一種陪伴嗎?
    • 2 理解當事人的全貌
    • 3 協助當事人轉化主觀記憶
    • 4 強化當事人的「主體性自我」
    • 5 處理當事人的「傷口」和「痛」
    • 6 諮商是個連續的歷程
    • 7 諮商歷程的節奏性
    • 8 諮商歷程中心理師位置的轉換
    • 9 諮商中社會文化的議題
  • 二、心理師這個人
    • 1 真實自我與專業角色的分與合
    • 2 專業角色位置
    • 3 真實自我與「修練」自我
    • 4 先做好心理師,再做某學派的心理師
    • 5 真誠一致與「無所知」
    • 6 個人價值觀對諮商工作的影響
    • 7 所有的個人經歷都可能是雙面刃
    • 8 建立彈性良好的自我界限
    • 9 個人情緒被引發之覺察與因應
    • 10 心理師的自我照顧
  • 三、諮商關係
    • 1 諮商關係的特殊性
    • 2 何謂好的諮商關係?
    • 3 對當事人全然相信與保持懷疑
    • 4 諮商關係中當事人的「抗拒」議題
    • 5 心理師的自我坦露
    • 6 關係與關係中的「個人」
  • 四、心理諮商工作的執行面
    • 1 諮商目標的訂定
    • 2 個案概念化的迷思
    • 3 全然地接納
    • 4 同理心的運用
    • 5 高層同理的難
    • 6 完形諮商中的核心技術:面質
    • 7 常被忽略的探問技術
    • 8 諮商中的跟隨、引導、深究與催化
    • 9 不談因果,不問為什麼
    • 10 不能為當事人做決定、給建議嗎?
    • 11 諮商中的直覺與共時性
    • 12 諮商中具象化與隱喻之運用
    • 13 形成行動策略並在生活中實踐
    • 14 諮商工作的間隔與紀錄
    • 15 諮商工作中的系統合作
    • 16 諮商中幾種典型狀況的因應
  • 五、諮商中情緒的處遇
    • 1 情緒的基本概念
    • 2 情緒的變異
    • 3 扭曲與誇大的情緒
    • 4 「焦慮」情緒
    • 5 面對當事人的無力感和憂鬱低盪情緒
    • 6 文化中情緒的獨特性
      • 6-1 委屈與憤怒
      • 6-2 嫉妒與妒忌
      • 6-3 羞愧感與罪惡感
      • 6-4 快樂與滿足感
      • 6-5 自責
    • 7 諮商中情緒議題的實際運作歷程
    • 8 面對當事人某些特殊的情緒狀態
  • 【後記】無止盡的修練與傳承
  • 【附錄】延伸閱讀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