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1941年黃霑在廣州出生,八歲時一家流徙到港,跟香港同步長大。1976年黃霑為劃時代的新派電視劇初寫詞曲,又為香港第一齣新浪潮電影的插曲寫詞,詞句「我係我」成了第一代港人的胎記。1941至1976年,是黃霑和香港社會的關鍵時刻。在這期間,黃霑慢慢變成我們熟悉的黃霑,香港也由戰後的多元曖昧,變得歸一自信,成就了日後只此一家的「香港模式」,整個過程牽涉了眾多磨合、轉折、選取、釋放、壓抑、犧牲和再造。黃霑一代文化人在當中有何角色,值得用力梳理。黃霑的個人回憶,記下香港平民的集體前傳。放大黃霑在這20多年的身世,就好像在他身上慢鏡頭重播香港本土文化形成的經過。
- 導論 黃霑看黃霑
-
第一章 1941-1953 抉擇
-
1-1 大江大海
-
1-2 廣州記憶
-
1-3 深水埗的天空
-
1-4 我的家
-
1-5 懸旗的日子
-
-
第二章 1954-1958 青春
-
2-1 爬樹
-
2-2 少年夢
-
2-3 我是「喇沙仔」
-
-
第三章 1959-1960 出道
-
3-1 高手
-
3-2 「黃霑」出生
-
-
第四章 1961-1963 大學
-
4-1 大學問
-
4-2 愛書.愛樂.愛戲
-
-
第五章 1964-1972 摩登
-
5-1 隨緣——社會轉型
-
5-2 本地化——廣告
-
5-3 上前台——戲劇
-
5-4 新潮面譜——電視
-
5-5 文與載道——寫作
-
5-6 九流與一流——音樂
-
-
第六章 1973-1976 本土
-
6-1 我係霑叔
-
6-2 不文集
-
6-3 世界真細小小小
-
6-4 大家樂
-
6-5 我係我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