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香港詞人詞話

出版日期
2021/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044747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採用詞話的體裁,文章長短不一,看似零零碎碎,沒有系統,實則言簡意賅,足堪細味。這種體裁的好處是閒來隨意翻讀一兩段,既舒適也無壓力,偶爾會得到一些體悟,從而對讀詞寫詞有新的進境。本詞話共分三大部分:上編「以古為鑑及技與道」,從古代詞人的作詞心得,到粵曲及粵語流行曲的精妙處,意在總結前人的作詞之道;中編「六名家話詞/詞話六名家」,是香港六大詞人黃霑、鄭國江、盧國沾、林振強、潘源良及林夕的創作經驗談及作品點評;下編「轉益多師」,涵蓋了一眾四十多位職業及業餘詞人的事跡及經驗。如能與本書的姊妹篇──《粵語歌詞創作談》一起閱讀,相信對粵語歌詞的創作和欣賞,將有更深的體會。
  • 自序 黃志華
  • 上編 以古為鑑及技與道
    • 第一章 以古為鑑
      • 一.一 粵語歌詞與宋詞
      • 一.二 柳永的強項
      • 一.三 周詞筆法之一——勾勒
      • 一.四 周詞筆法之二——「逆」字訣
      • 一.五 周詞筆法之三——合時地成境界
      • 一.六 蘇東坡的隨物賦形
      • 一.七 納蘭詞與中文歌詞
      • 一.八 明代「曲禁」
      • 一.九 李笠翁名句錄
      • 一.十 諷刺≠搞笑
      • 一.十一 復古的《K歌之王》
      • 一.十二 少年情懷,今不如古
      • 一.十三 粵曲曲詞功力深
      • 一.十四 短歌的傳統
      • 一.十五 一「闋」慘歌
      • 一.十六 近古之鑑之一——情慾歌風波瑣談
      • 一.十七 近古之鑑之二——樂隊潮流話舊
    • 第二章 技道並進
      • 二.一 當局者的遊戲規則
      • 二.二 旁觀者的遊戲規則
      • 二.三 長音練習的聯想
      • 二.四 遍面皆眼
      • 二.五 見山是山
      • 二.六 幸福的你怎麼辦?
      • 二.七 情不深而誠不至
      • 二.八 創意與變態論
      • 二.九 臨摹
      • 二.十 工夫在詩外
      • 二.十一 超載導引(一)
      • 二.十二 超載導引(二)
      • 二.十三 超載導引(三)
      • 二.十四 手與眼
      • 二.十五 技道並進
      • 二.十六 多挖型與深挖型
      • 二.十七 百詞百貌
      • 二.十八 觀千劍而後識器
      • 二.十九 不宜用歌詞表現的題材
      • 二.二十 壯語局限與軟語局限
  • 中編 六名家話詞/詞話六名家
    • 第三章 黃霑之什
      • 三.一 少年才俊
      • 三.二 填詞雜說
      • 三.三 填詞雜說(九十年代版)
      • 三.四 笑中有淚
      • 三.五 《男兒志在四方》與《確係愛得悶》
      • 三.六 《等爸爸》
      • 三.七 電視武俠劇主題曲雙璧
      • 三.八 《射鵰》復《射鵰》
      • 三.九 林夕眼中的黃霑詞作(一)
      • 三.十 林夕眼中的黃霑詞作(二)
      • 三.十一 林夕眼中的黃霑詞作(三)
      • 三.十二 連環問
      • 三.十三 山也變,海也變
      • 三.十四 身份與作品
      • 三.十五 有意義無意義怎麼定
      • 三.十六 想起《朱元璋傳》的作者
      • 三.十七 《朝花》
      • 三.十八 迷戀五聲音階
      • 三.十九 一聲笑與今朝笑
      • 三.二十 白蛇與柳毅
    • 第四章 鄭國江之什
      • 四.一 小學時已填詞自娛
      • 四.二 養詞法
      • 四.三 來者不拒
      • 四.四 明白如話實非易
      • 四.五 注意歌詞的教化作用
      • 四.六 「顆」的煩惱
      • 四.七 紫薇與菟絲
      • 四.八 以戲入詞
      • 四.九 誰不曾嘗改詞苦?
      • 四.十 心中有劍
      • 四.十一 在黃霑眼中
      • 四.十二 《將軍抽車》
      • 四.十三 《二等良民》
      • 四.十四 《中國眼睛》
      • 四.十五 《借來的美夢》
      • 四.十六 情路擷芳
      • 四.十七 論倒字
    • 第五章 盧國沾之什
      • 五.一 大詞人之初
      • 五.二 習作期
      • 五.三 填詞明星
      • 五.四 《洋蔥花》
      • 五.五 一次不理想的試驗
      • 五.六 《蓮一朵》
      • 五.七 《星語》
      • 五.八 全包宴
      • 五.九 親情
      • 五.十 龍壁懷古
      • 五.十一 寫歌詞只忠於一剎那的感情
      • 五.十二 情歌創作的八字真言
      • 五.十三 詞人的掙扎
      • 五.十四 第四個改詞理由
      • 五.十五 《螳螂與我》
      • 五.十六 來自黃霑的精神支持
      • 五.十七 誓不低頭
      • 五.十八 粵語歌是歌謠不是詩
      • 五.十九 「情歌生活化」的嘗試
      • 五.二十 一言驚醒
      • 五.二十一 難登頭頂大熱
      • 五.二十二 林夕論盧國沾詞(一)
      • 五.二十三 林夕論盧國沾詞(二)
      • 五.二十四 《沙漠之旅》
      • 五.二十五 對外不多需求
      • 五.二十六 《秦始皇》
      • 五.二十七 《小鎮》誕生記
      • 五.二十八 《號角》Vs《小鎮》
      • 五.二十九 鄧麗盈談學填詞
      • 五.三十 《歌詞的背後》補遺(一)
      • 五.三十一 《歌詞的背後》補遺(二)
      • 五.三十二 細味《灕江曲》的詞
      • 五.三十三 要淺,有咁淺得咁淺
      • 五.三十四 古典?現代?界限何在?
      • 五.三十五 創作激素
      • 五.三十六 激情一去不復返
      • 五.三十七 欲衝難動
      • 五.三十八 林超榮說盧國沾詞
      • 五.三十九 給想入行者的話
    • 第六章 林振強之什
      • 六.一 小時不屬了了
      • 六.二 眉頭不再猛皺
      • 六.三 沒有心機研究中文
      • 六.四 黃山與石林
      • 六.五 寧願
      • 六.六 靈感問題
      • 六.七 《創世記》
      • 六.八 《摘星》誕生記
      • 六.九 《倦》曾屬最棘手
      • 六.十 「標奇立異」之箭
      • 六.十一 數字奇觀
      • 六.十二 獨腳戲
      • 六.十三 《零時十分》
      • 六.十四 林振強Vs 盧國沾
      • 六.十五 矛盾張力
      • 六.十六 《血肉來擋武士刀》
      • 六.十七 《每一個晚上》
      • 六.十八 層層疊加的《追憶》
      • 六.十九 《紅日我愛你》
      • 六.二十 《假假地》
      • 六.二十一 《加爾各答的天使》
      • 六.二十二 《開路先鋒》
    • 第七章 潘源良之什
      • 七.一 少年時不熱中寫作
      • 七.二 濁世暖流清
      • 七.三 兩首早期作品
      • 七.四 漫畫藝術論
      • 七.五 填詞原則
      • 七.六 三番詞話
      • 七.七 關於《誰可相依》
      • 七.八 《空中樓閣》
      • 七.九 《飛翔境界》
      • 七.十 刀!
      • 七.十一 副詞高手
      • 七.十二 《風雨故人來》
      • 七.十三 《牆》
      • 七.十四 《今天應該很高興》
      • 七.十五 《十個救火的少年》
      • 七.十六 心血來潮寫《梵高》
      • 七.十七 發現論
      • 七.十八 兼寫詞與曲時期
      • 七.十九 好東西要等好機會
      • 七.二十 《未唱的歌》
    • 第八章 林夕之什
      • 八.一 想起夏宇
      • 八.二 初試啼聲
      • 八.三 《雨巷》
      • 八.四 激辯(一)
      • 八.五 激辯(二)
      • 八.六 激辯(三)
      • 八.七 激辯(四)
      • 八.八 詞會時期
      • 八.九 《變調》
      • 八.十 九流十家集談
      • 八.十一 轉捩點
      • 八.十二 歌詞與詩的隔膜
      • 八.十三 《別人的歌》
      • 八.十四 《Charlie Charlie》
      • 八.十五 歌詞三級制
      • 八.十六 一世?一切?
      • 八.十七 對愛情悲觀
      • 八.十八 當林振強、潘源良填過都不理想⋯⋯
      • 八.十九 放棄碩士論文,全情投入填詞
      • 八.二十 紛紛來求翻炒
      • 八.二十一 不該利用歌手
      • 八.二十二 寫非情歌要申請
      • 八.二十三 入行非因比賽得獎
      • 八.二十四 《迷路》
      • 八.二十五 也有會錯曲意時
      • 八.二十六 《開到荼蘼》
      • 八.二十七 《催眠》
      • 八.二十八 每天睡四小時
      • 八.二十九 《潛龍勿用》
      • 八.三十 《Shall We Talk?》
  • 下編 轉益多師
    • 第九章 眾星璀璨
      • 九.一 羅鏘鳴的二等觀
      • 九.二 向雪懷談填詞經驗
      • 九.三 卡龍談他的《夜行火車》
      • 九.四 盧永強論阿寶與惡霸
      • 九.五 小美說五味架
      • 九.六 填詞=堆砌?——陳少琪的填詞經驗
      • 九.七 陳嘉國醫生填詞界見聞錄
      • 九.八 九○年最好的歌
      • 九.九 一張完美的弧——周耀輝談與達明合作的經驗
      • 九.十 《愛在瘟疫蔓延時》
      • 九.十一 《紅旗袍》
      • 九.十二 主流中尋找嘗試
      • 九.十三 正話反說
      • 九.十四 自薦成功加運氣——張美賢的填詞經驗
      • 九.十五 就是要不一樣——黃偉文天生「包拗頸」
      • 九.十六 一二顆星照不亮整個時代
      • 九.十七 非不能空手入白刃
    • 第十章 他山之石
      • 十.一 豐子愷畫論的啟示
      • 十.二 頌歌範例——許乃勝填詞的《秋瑾》
      • 十.三 《梳子與刮鬍刀》
      • 十.四 《該死的海》
      • 十.五 《忙與盲》
      • 十.六 《上班族》
      • 十.七 歌就不應該這樣寫
      • 十.八 《我想去桂林》
      • 十.九 《三年》
      • 十.十 拜託多留神音樂
      • 十.十一 《想像》
      • 十.十二 《老兀鷹》
      • 十.十三 《可愛的家》
      • 十.十四 《嫲嫲的羽毛床》
      • 十.十五 一根煙燃起的故事
      • 十.十六 中國人早有搖滾樂?
      • 十.十七 是Hip-Hop還是「白欖」
      • 十.十八 黑人方言行的,香港人方言也能行
      • 十.十九 硬邦邦時代何時結束?
    • 第十一章 臥虎藏龍,詞成何用
      • 十一.一 舒巷城亦填詞
      • 十一.二 香山亞黃的少年夢
      • 十一.三 音樂情種區琦聊發少年狂
      • 十一.四 陸離詞作
      • 十一.五 《歡樂今宵》開場曲——林燕妮偶然填詞
      • 十一.六 風起雲湧的歲月
      • 十一.七 粵劇編劇新一代溫誌鵬當年舊事
      • 十一.八 話劇界高人莫紉蘭也填詞
      • 十一.九 直逼林夕的出色女子何潔玲
      • 十一.十 馮德基昨夜的渡輪開到哪裡去?
      • 十一.十一 羅卓為終是無緣
      • 十一.十二 文學獎常客——黃開
      • 十一.十三 文學獎常客之二——許氏姊妹花
      • 十一.十四 洪朝豐《給母親的搖籃曲》
      • 十一.十五 文化界新星張結鳳
      • 十一.十六 沾雨江傳奇
      • 十一.十七 金詞塘的日子
      • 十一.十八 潘少權一生一詞
      • 十一.十九 聽歌學歷史及其他
      • 十一.二十 用歌詞幫助推廣古典音樂
      • 十一.二十一 詞成何用——網上新世代的新思考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