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病毒不是故意的?!:認識傳染病大小事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25133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了解傳染病因,認識生物多樣性,一起正向防疫!
你知道什麼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嗎?
新聞常提到的壓平曲線究竟是指哪一條曲線?
微生物也需要保育?
人類如何從新冠疫情中建立正確的認知,
加強自己的健康裝備⋯⋯

□專門為少兒撰寫的防疫知識書,讓孩子了解傳染病的大小事!
□臺灣第一本以生態保育角度出發的防疫知識書,帶給讀者嶄新的視角,防疫不疲勞!
□不需要妖魔化病毒,只需要對它有正確的認識,我們就能和病毒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

後疫情時代必讀寶典 醫師與老師齊聲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仇文昱(臺大住院醫師)
白映俞(外科醫師/作家)
沈雅琪(神老師)
林靜儀(婦產科醫師/作家)
陳木榮(柚子醫師 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
陳志金(ICU 重症醫師)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普文字工作者)
陳建仁(中華民國第14任副總統/流行病學家)
蒼藍鴿(醫師 Youtuber)
劉紹華(人類學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顏俊宇(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小兒科主任)
顏聖紘(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本書特色說明:
1. 系統性章節小故事,認識傳染病史好簡單!
全書分成「過去篇」、「現在篇」、「未來篇」,以清楚的時間軸,幫助孩子建立對傳染病的立體認知。
2. 防疫知識不說教,圖像式學習好好玩!
詼諧的故事內容與漫畫解說,讓孩子在輕鬆中自然學會健全的觀念。
3. 內容簡單到你一定看得懂,重要到你一定用得上。
有系統性的讓孩子了解人類正在面對的傳染病,學會保護自己。
4. 闖關迷宮大考驗,維護生物多樣性一起來!
加深孩子的學習記憶,找到與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相處之道,勇敢迎向後疫情時代。

□本書關鍵字:
傳染病、病毒、細菌、微生物、生態保育、生物多樣性、永續發展、自然科學、學習補充教材

本書從歷史上知名的傳染病切入,讓讀者彷彿親身經歷黑死病、天花、黃熱病的抗疫過程;接著回顧新冠肺炎爆發後,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樣貌;最後再一同反思,掀起這場軒然大波的病毒,真的是壞蛋嗎?

也許,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急著將病毒冠上罪名,而是建立正確的傳染病認知,加強自己的知識裝備。下一次遇到新的病毒,就能夠立刻應戰。

病毒也是地球上的一分子,學習如何和病毒和平相處,將會是我們維持地球永續的生存之道。
  • 導讀 對傳染病抱持正確的認知,在疫情肆虐時更顯重要
  • 作者的話 感謝每一位勇敢面對疫情的臺灣囝仔
  • 繪者的話 肉眼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 過去篇
    • 1.無所不在的微生物
    • 2.嗨!我們是細菌!
    • 3.哈囉!我們是病毒!
    • 4.慘了!有些微生物會讓我們生病
    • 5.當我們一起生病
    • 6.皮膚:保護人體的城牆
    • 7.不斷打仗的免疫大軍
    • 8.身體的戰鬥演習:疫苗
    • 9.我被動物傳染了
    • 10.大航海時代,也是大染病時代
    • 11.靠病原體打勝仗
    • 12.再也不見!天花(上)
    • 13.再也不見!天花(下)
    • 14.陰魂不散的鼠疫
    • 15.黃色的殺手
    • 16.一九一八大流感
    • 17.新興傳染病接踵而來
  • 現在篇
    • 1.冠狀病毒可以吃嗎?
    • 2.新型的病原體從哪裡來?
    • 3.用不著對蝙蝠提心吊膽
    • 4.病毒如何進入人體?
    • 5.新冠病毒如何進入細胞?
    • 6.新冠病毒如何破壞人體?
    • 7.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
    • 8.一傳十、十傳百
    • 9.什麼是「壓平曲線」?
    • 10.什麼是全面普篩?
    • 11.防疫策略怎麼來的?
    • 12.疫情下的各國日常
    • 13.慘了!食物怎麼辦?!
    • 14.疫情下的失能社會
    • 15.感謝願意去看醫生的人
    • 16.什麼時候才可以出去玩?
    • 17.一邊防疫,一邊療傷
  • 未來篇
    • 1.疫情什麼時候結束?
    • 2.獸醫、人醫與動物學家攜手合作
    • 3.新冠肺炎對環境的衝擊
    • 4.病毒也是地球的一分子
    • 5.適度接觸微生物可以保持健康?
    • 6.微生物也需要保育
    • 7.保護生態系,就是保護自己
    • 8.我們準備好了嗎?
  • 迷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