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王貽蓀戰時日記1944-1945

出版日期
2021/12/3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03655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王貽蓀(1918-2009),出生於江蘇省江陰縣的祝塘鎮。父親在鎮上開設雜貨店,販售五穀雜糧。初中畢業後,王貽蓀在江陰縣的民眾學校任職,從事民眾教育工作。不久抗戰爆發,他跟著父親向西遷徙,抵達長江中游的武漢。他在鄉政訓練班受訓後,擔任鄉政助理員,輔導湖北省鄉政建設。隨後在四川綦江考入戰時幹部工作訓練團,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先派湖北見習,數月後調回四川工作。經數年輾轉,最後在重慶落腳,在後方勤務部特別黨部任職。

細讀王貽蓀的日記,內容極為豐富詳細,包括戰時生活的衣食住行,流離中的努力求生存,各種尋工作、覓調職間的酸甜苦辣。1941年,王貽蓀在連指導員任內看盡新兵訓練問題,1942年,在司令長官部政治部主管人事資料,1943年則調往後方勤務部特別黨部任職。至1944年底,後勤部改組的傳聞甚囂塵上,王貽蓀也因而想另尋出路。1944年也是王貽蓀生命史上重要的一年,是年他與同鄉杜潤枰因緣際會成為筆友,進而萌生愛情。雙方一在重慶一在貴陽,即使相隔關山萬里,魚雁往返依然熱烈。王貽蓀在1944年10 月前往貴陽與杜潤枰訂婚,1945年,他除了為自己的未來出路煩惱,也多方設法安排未婚妻杜潤枰調職來重慶,以求結婚與成立家庭。「婚姻問題的嚴重,緊迫著在事業、幸福三大問題的連繫上,實費余之苦心思索矣」(1945年1月26日),這正反映了戰時青年公私兩煩的苦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