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這是大手印金鬘傳承第二棒,
也是「那洛六法」祖師:那洛巴的法本;
這是大寶法王的老師:創古仁波切的釋論;
—— 兩大殊勝合璧,
這是大手印修行人不可錯過的經典!
這是大手印金鬘傳承第二棒祖師——那洛巴,大手印教學時直接使用的課本;這是大寶法王噶瑪巴尊者的親教師——堪千創古仁波切的釋論,是口傳經驗傳承不可思議的教學組合,極具加持力,大手印行者不可錯過。
從古至今,「大手印」法教不可思議地利益著每一個眾生的心,而在現今世界中,似乎更能顯示大手印法門的殊勝法益。本書所收錄的《見地攝略》和《大手印要言》是二部凝練精要的大手印論典。《見地攝略》提到大手印的四種直指,指認出一個圓滿了義的見地系統,而《大手印要言》更進一步闡述大手印的見、修、行、果的完整內涵。這些教訣意義非常深廣,然而卻簡言攝要,不難修持,在行持運用上也不艱困。
過去的修行人比如密勒日巴,一旦開始習法就終生全心傾注於修行,助緣之一即是因為當時社會有友善修行的支持環境,讓行者能不用擔心營生而專志閉關。然而現代社會中,大家都要對自己的生存負責,即使心向解脫,也無法立刻屏除事業責任,完全出離而專職修行。鑒於實修之必要和現代修行者生活上的種種限制,「大手印」就是那最善巧可行的修持法門——隨時隨地、百工職業、各種情境都可以應用實修此二歌訣,讓一切皆轉為證悟的助緣。
也是「那洛六法」祖師:那洛巴的法本;
這是大寶法王的老師:創古仁波切的釋論;
—— 兩大殊勝合璧,
這是大手印修行人不可錯過的經典!
這是大手印金鬘傳承第二棒祖師——那洛巴,大手印教學時直接使用的課本;這是大寶法王噶瑪巴尊者的親教師——堪千創古仁波切的釋論,是口傳經驗傳承不可思議的教學組合,極具加持力,大手印行者不可錯過。
從古至今,「大手印」法教不可思議地利益著每一個眾生的心,而在現今世界中,似乎更能顯示大手印法門的殊勝法益。本書所收錄的《見地攝略》和《大手印要言》是二部凝練精要的大手印論典。《見地攝略》提到大手印的四種直指,指認出一個圓滿了義的見地系統,而《大手印要言》更進一步闡述大手印的見、修、行、果的完整內涵。這些教訣意義非常深廣,然而卻簡言攝要,不難修持,在行持運用上也不艱困。
過去的修行人比如密勒日巴,一旦開始習法就終生全心傾注於修行,助緣之一即是因為當時社會有友善修行的支持環境,讓行者能不用擔心營生而專志閉關。然而現代社會中,大家都要對自己的生存負責,即使心向解脫,也無法立刻屏除事業責任,完全出離而專職修行。鑒於實修之必要和現代修行者生活上的種種限制,「大手印」就是那最善巧可行的修持法門——隨時隨地、百工職業、各種情境都可以應用實修此二歌訣,讓一切皆轉為證悟的助緣。
- 【釋論作者中文版序】趣入佛法/堪千創古仁波切
- 【釋論作者英文版序】解悟大手印的關鍵文本/堪千創古仁波切
-
▎原典
-
原典一《見地攝略》
-
原典二《大手印要言》
-
- ▎釋論
-
第一章 發菩提心與基礎禪修
-
菩提心:為利眾生希求覺悟
-
流浪者悲歌──如何到達「無我」?
-
漸次轉化自私心態
-
「我」毫無實質
-
-
次第、上師、傳承的重要
-
常見的二種錯誤
-
迷途嚮導
-
-
大手印:最適用於現代的法教
-
事業與道業:工作中開悟,可能嗎?
-
隨時隨地大手印
-
-
大手印禪修基礎
-
那洛巴尊者生平故事(一)十二小苦行
-
早年:從王子成為班智達
-
親見金剛瑜伽母
-
尋找上師
-
遇見帝洛巴
-
-
-
第二章 《見地攝略》釋論 萬有即心──認識心的明空本性
-
禮敬與發心
-
起首禮敬
-
禮敬佛陀與造論發心 [第1頌]
-
-
大手印第一直指:一切感知皆是心
-
唯識見地:一切皆心 [第2頌]
-
如何能決定萬法皆心? [第3頌]
-
證悟的關鍵在心性
-
-
那洛巴尊者生平故事(二)十二大苦行
-
十三象徵物
-
十二大苦行(上)
-
-
大手印第二直指:心乃空性
-
從比量或現量審觀自心 [第4頌]
-
互相觀待所以無實 [第5頌]
-
一切概念的崩塌 [第6頌]
-
-
那洛巴尊者生平故事(三)十二大苦行(中)
-
第七大苦行所得法教:明光
-
第八大苦行所得法教:破瓦
-
第九大苦行所得法教:奪舍
-
無戲論造作的勝義實相 [第7頌]
-
顯空不二 [第8頌]
-
空性與明性 [第9頌]
-
能知而離念的本覺 [第10頌]
-
佛不在心性之外 [第11頌]
-
清淨本質與客塵染污 [第12頌]
-
心性與煩惱,相同還是不同? [第13頌]
-
了悟空性之心即菩提心 [第14頌]
-
如是體悟即大樂 [第15頌]
-
-
問答
-
-
第三章 《見地攝略》釋論 證悟心性與自解脫
-
大手印第二直指:心乃空性(續)
-
心性甚深境界即本初佛 [第16頌]
-
讓炯耶喜:心的明性為輪涅之基 [第17頌]
-
聖者道三次第:見、修、無學 [第18頌]
-
祕密真言金剛乘三續:因、方便、果位 [第19頌]
-
輪迴眾生基本狀態:依他起 [第20頌]
-
-
那洛巴尊者生平故事(四)十二大苦行(下)
-
第十大苦行所得法教:下門大樂
-
第十一大苦行所得法教:六重一味
-
第十二大苦行所得法教:大手印
-
-
大手印第三直指:空性任運現前
-
垢染之心:如幻迭起的痛苦輪迴 [第21頌]
-
離垢之心:心性即是涅槃與諸佛 [第22頌]
-
究竟的果位──全然清淨的心性 [第23頌]
-
以最契機的方式解悟心性 [第24頌]
-
-
那洛巴尊者生平故事(五)進入勝行
-
引生增上
-
進入勝行
-
稚童之行
-
-
大手印第四直指:任運現前自解脫
-
五智:證悟心性之時 [第25頌]
-
邪見的危險 [第26頌]
-
微細分別執著之網 [第27頌]
-
-
那洛巴尊者生平故事(六)普拉哈里
-
無誤正見
-
有無謬見才有無謬修 [第28頌]
-
邪見和部分正見 [第29頌]
-
造論過失致歉:對治驕傲與自滿 [第30頌]
-
迴向與祝願 [第31頌]
-
-
-
第四章《大手印要言》釋論 大手印見地
-
尊者的大手印教本
-
麻煩製造者:我執與其運作過程
-
見地一 顯相為大手印──諸法皆心 [第1頌]
-
顯境不在心外
-
改變慣常認知
-
-
見地二 明覺為大手印──心究竟是什麼? [第2頌]
-
向內直觀心念
-
心念作意的幻有影像
-
-
見地三 雙運為大手印──心的實相 [第3頌]
-
真如──大手印境界
-
不可思議的般若
-
比量抉擇與現量親證
-
-
問答
-
-
第五章《大手印要言》釋論 大手印禪修
-
散亂念頭熾盛時
-
藉加持任運而生的禪定
-
禪修一 本性為大手印──無整直觀 [第4頌]
-
直觀、得見與圓證
-
無整自然安住
-
-
禪修二 何謂證悟為大手印──不尋而住 [第5頌]
-
止中觀察
-
能思之心即法身
-
-
禪修三 無別為大手印──諸法如幻 [第6頌]
-
不可切分的空與幻
-
昏沉與掉舉
-
-
問答
-
-
第六章《大手印要言》釋論 大手印行持
-
行持一 自解脫為大手印──證悟自性 [第7頌]
-
將見修落實到行持
-
五智:轉煩惱成智慧
-
自我改變的方法
-
-
行持二 一味為大手印──自性境界 [第8頌]
-
轉識成智的實際狀況
-
自然覺性之德
-
五識轉成五智
-
-
行持三 無別為大手印──心性無瑕 [第9頌]
-
座下的三摩地
-
無散亦無整
-
-
-
第七章《大手印要言》釋論 大手印果位
-
如何看待覺受與體驗
-
兩個月亮
-
四種轉為道用的修持
-
-
從現在開始準備面對中陰
-
果位一 萬有顯相為大手印──無二平等 [第10頌]
-
果位二 輪涅為大手印──無苦大樂 [第11頌]
-
六種精進
-
無輪迴境:無苦即大樂
-
慈悲與空性不相妨礙
-
-
果位三 究竟為大手印──離念佛果 [第12頌]
-
檢視原子
-
執著空性更是迷亂
-
大手印直觀與離念:避免三種歧途
-
密勒日巴唱給巴達朋的道歌
-
生起與圓滿
-
對行持所生因果保持謹慎
-
-
結語與迴向 [第13頌]
-
善緣意樂與信解勤修
-
精煉教言有益修持
-
對一切有情的大慈大悲
-
大手印──可斷苦因之法
-
-
鼓勵實修:那洛巴與馬爾巴於普拉哈里
-
問答
-
釋論圓滿
-
- 英文版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