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瑜伽士的寶劍,是守護誓戒的。守護誓戒才能如法的修行,日常的生活,就是修行,這日常生活也是在誓戒之中。 許許多多的佛菩薩示現各種不同的身貌與形飾,教導我們守著各種不同的誓戒,我們見地須「高」,但修由「戒」起。(也就是從最初的戒起修)佛陀示滅,留下最重要的一句話:「以戒為師」,這就是佛陀的旨意了。佛陀只將一個「戒」字留下,就知道戒的重要性,如果不守戒,而能成就佛果,是沒人會相信的。 書上在教導我們:修習守戒,並且對何者應該避免,何者應該遵行,如此修行,才能在正法的軌道上、才能得力,能不落入三惡道。
- 序 白空行母現身
- 白空行母拋下的一本書
- 頭殼壞掉了
- 破「根本上師」誓戒
- 醬缸的污染力
- 常常想自己必將死去
- 三只碗
- 瑜伽士的寶劍
- 請勿隨意毀謗
- 「無明」是輪迴之根
- 眾生不可思議
- 行者與眾生的三昧耶
- 皈依的三昧耶
- 開悟者有三昧耶嗎?
- 精進的三昧耶
- 膨風法王
- 瞎貓碰到死老鼠
- 丘長春真人
- 瓜田李下
- 大樂的下墮
- 無的放矢
- 毒舌
- 無止盡的「喋喋不休」
- 舌劍唇槍
- 貪戀世俗
- 不可憎恨
- 傲慢與偏見
- 最最嚴重的三昧耶
- 佛陀的制度
- 什麼是真正行者?
- 以「無我」為第一的教戒
- 「無我」的深密
- 一整齣戲
- 「門戶之見」是過患
- 論「退失道心」
- 膚淺的「神通」
- 煩惱如何斷盡?
- 證量的象徵
- 遇見珍寶上師
- 冒濫的上師
- 白度母的警告
- 掉入陷阱的危機
- 幼稚幼稚又幼稚
- 先修對治法
- 斬魔的寶劍
- 內心深層的痛
- 最大的關鍵
- 修持成就的口訣
- 大圓滿的法教
- 最後的警告
- 法王作家及畫家介紹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5551/77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