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從北山樓到潛學齋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文人之間的書信往來常常會引起連鎖反應的效果,而這種『連鎖的反應』乃是研究文人傳記最寶貴的材料。」──孫康宜〈《施蟄存先生編年事錄》序言:重新發掘施蟄存的世紀人生〉
完整呈現施蟄存與孫康宜往來共73封書信
感受兩位文壇巨擘的時代風采
本書內容分為上下兩輯。上輯為孫康宜與施蟄存從1986年至2000年初,橫跨中美兩地往返之信件,內容涵蓋中西文學、明清文學、女詞人研究,以及和當代學者張充和、錢歌川與康正果等人往來的情形。下輯則收錄了孫康宜根據自身研究方向與施蟄存往來收穫的知識成果,撰寫之施蟄存生平傳記、創作成果、詩詞研究,以及評論其自傳式詩作〈浮生雜詠〉等相關著述,亦有許多當時的照片穿插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信內除了呈現施蟄存晚年重要的學術活動──編輯《詞學》「海外詞學特輯」並擬籌備學術會議,以及孫康宜在美約稿的過程,也記錄了孫康宜的重要著述《情與忠》、《傳統女作家選集》的學術經歷,與對柳如是評介的深入過程,兼及美國漢學界的研究活動,在在反映出當代中國文人的學術軌跡。
本次臺灣版特別收錄孫康宜英文近作:〈有關幼年的施蟄存與女詩人陳小翠的故事〉(由朱雯琪譯成英文)
完整呈現施蟄存與孫康宜往來共73封書信
感受兩位文壇巨擘的時代風采
本書內容分為上下兩輯。上輯為孫康宜與施蟄存從1986年至2000年初,橫跨中美兩地往返之信件,內容涵蓋中西文學、明清文學、女詞人研究,以及和當代學者張充和、錢歌川與康正果等人往來的情形。下輯則收錄了孫康宜根據自身研究方向與施蟄存往來收穫的知識成果,撰寫之施蟄存生平傳記、創作成果、詩詞研究,以及評論其自傳式詩作〈浮生雜詠〉等相關著述,亦有許多當時的照片穿插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信內除了呈現施蟄存晚年重要的學術活動──編輯《詞學》「海外詞學特輯」並擬籌備學術會議,以及孫康宜在美約稿的過程,也記錄了孫康宜的重要著述《情與忠》、《傳統女作家選集》的學術經歷,與對柳如是評介的深入過程,兼及美國漢學界的研究活動,在在反映出當代中國文人的學術軌跡。
本次臺灣版特別收錄孫康宜英文近作:〈有關幼年的施蟄存與女詩人陳小翠的故事〉(由朱雯琪譯成英文)
- 秀威新版序言/孫康宜
- 上海版原序:來自北山樓的信件/孫康宜
-
上輯 交遊篇——施蟄存與孫康宜往來信函七十三通
-
一、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八六年九月十四日)
-
二、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八八年七月十一日)
-
三、孫康宜致施蟄存(一九八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
四、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八八年七月二十六日)
-
五、孫康宜致施蟄存(一九八八年八月三日)
-
六、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八八年八月十一日)
-
七、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八八年八月二十二日)
-
八、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
-
九、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八九年二月四日)
-
十、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八九年三月六日)
-
附錄:施蟄存致張充和(一九八九年三月六日)
-
-
十一、孫康宜致施蟄存(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
十二、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八九年四月四日)
-
十三、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二日)
-
附錄:吳琦幸致孫康宜(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二日)
-
-
十四、孫康宜致施蟄存(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九日)
-
十五、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八九年七月二十八日)
-
十六、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八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
十七、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
十八、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〇年一月十七日)
-
十九、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〇年一月二十七日)
-
二十、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〇年二月十二日)
-
二十一、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〇年三月二十八日)
-
二十二、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〇年五月十日)
-
二十三、孫康宜致施蟄存(一九九〇年七月十一日)
-
附錄:錢歌川致孫康宜(一九九〇年六月二十三日)
-
-
二十四、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〇年七月二十八日)
-
二十五、孫康宜致施蟄存(一九九〇年八月六日)
-
二十六、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〇年八月十六日)
-
二十七、孫康宜致施蟄存(一九九〇年八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
-
二十八、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〇年九月十日)
-
二十九、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〇年九月三十日)
-
三十、孫康宜致施蟄存(一九九〇年十月十四日)
-
三十一、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
三十二、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一年一月十六日)
-
三十三、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一年一月三十日)
-
三十四、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一年三月十四日)
-
三十五、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一年五月十八日)
-
三十六、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
三十七、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一年七月十六日)
-
三十八、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
三十九、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三日)
-
四十、孫康宜致施蟄存(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
四十一、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
附錄:張充和致施蟄存(約在一九九二年一月)
-
-
四十二、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日)
-
四十三、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二年五月四日)
-
四十四、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日)
-
附錄:施蟄存致張充和(一九九二年五月十日)
-
-
四十五、孫康宜致施蟄存(一九九二年七月十六日)
-
四十六、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二年八月十一日)
-
四十七、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二年八月十四日)
-
附錄:施蟄存致張充和(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一日)
-
-
四十八、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
附錄:施蟄存致劉裘蒂(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
-
四十九、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七日)
-
五十、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八日)
-
五十一、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三年一月八日)
-
五十二、孫康宜致施蟄存(一九九三年一月二十日)
-
五十三、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三年二月十六日)
-
五十四、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
五十五、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六日)
-
五十六、孫康宜致施蟄存(一九九三年四月三日)
-
附錄:施蟄存致張珍懷(一九九三年四月十五日)
-
-
五十七、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三年四月二十一日)
-
五十八、孫康宜致施蟄存(一九九三年五月十六日)
-
五十九、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一日)
-
六十、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三年六月十三日)
-
附錄:施蟄存致葉長海(一九九三年六月十四日)
-
-
六十一、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一日)
-
六十二、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
六十三、施蟄存夫婦致孫康宜夫婦(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日)
-
附錄:劉慧娟致孫康宜(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日)
-
-
六十四、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
六十五、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三日)
-
六十六、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四年六月四日)
-
附錄:施蟄存致康正果(一九九四年六月四日)
-
-
六十七、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九日)
-
六十八、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
六十九、孫康宜致施蟄存(一九九六年五月九日)
-
七十、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三日)
-
七十一、施蟄存致孫康宜(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四日)
-
七十二、孫康宜致施蟄存(二〇〇〇年二月十四日)
-
七十三、唁電(二〇〇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
-
下輯 研究篇
-
柳是對晚明詞學中興的貢獻/孫康宜
-
語訛默固好——簡論施蟄存評唐詩/孫康宜
-
施蟄存對付災難的人生態度/孫康宜
-
「童化」與「教化」/孫康宜
-
《施蟄存先生編年事錄》序言:重新發掘施蟄存的世紀人生/孫康宜
-
施蟄存的詩體回憶:〈浮生雜詠〉八十首/孫康宜
-
施蟄存的西行逃難詩歌/孫康宜
-
- 本書輯錄之隨想——代跋/沈建中
- 秀威版附錄一:Shi Zhecun and His Story of Chen Xiaocui/孫康宜(翻譯:朱雯琪)
- 秀威版附錄二:文字交/老人緣/康正果
- 秀威版校讀記/李保陽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