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護生、臨床護理人員、研究者必備指引手冊!
‧護理診斷:新增46個(含更新17個護理診斷名稱)、修訂67個護理診斷,共收錄267個護理診斷。
‧診斷指標:定義特徵、相關因素/危險因素、危險族群、協同狀況,大幅修訂並新增更多的評估內容,使用一致性的詞彙,使其更明確且減少歧義。
‧證據層級準則的修訂:新增〈4.診斷提交的證據層級準則之修訂〉,詳列分類準則,讓後續提交的診斷皆能符合現有護理知識強度下所應達到之證據層級。
‧護理診斷:新增46個(含更新17個護理診斷名稱)、修訂67個護理診斷,共收錄267個護理診斷。
‧診斷指標:定義特徵、相關因素/危險因素、危險族群、協同狀況,大幅修訂並新增更多的評估內容,使用一致性的詞彙,使其更明確且減少歧義。
‧證據層級準則的修訂:新增〈4.診斷提交的證據層級準則之修訂〉,詳列分類準則,讓後續提交的診斷皆能符合現有護理知識強度下所應達到之證據層級。
-
第1篇 NANDA-I術語系統:組織和基本指引
-
1 NANDA-I護理診斷2021~2023更新概況
-
1.1 NANDA-I護理診斷2021~2023更新及修訂簡介
-
1.2 新增的護理診斷
-
1.3 修訂的護理診斷
-
1.4 診斷名稱變更
-
1.5 移除的護理診斷
-
1.6 標準化護理診斷指標詞彙
-
-
2 使用NANDA-I護理診斷的國際考量
-
-
第2篇 改進術語系統的研究建議
-
3 未來NANDA-I術語系統的改進
-
3.1 研究的優先順序
-
3.2 精鍊與待發展的診斷
-
3.3 參考文獻
-
-
4 診斷提交的證據層級準則之修訂
-
4.1 前言
-
4.2 臨床證據與效度理論的關係
-
4.3 NANDA-I診斷效度的證據層級
-
4.4 參考文獻
-
-
-
第3篇 NANDA-I護理診斷的使用
-
5 護理診斷基礎
-
5.1 護理診斷的原理:簡介
-
5.2 護理診斷的原理:診斷
-
5.3 護理診斷的原理:護理概念的知識
-
5.4 評估
-
5.5 診斷
-
5.6 計畫/執行
-
5.7 上鶴(Kamitsuru)的護理工作三重模式
-
5.8 評值
-
5.9 護理診斷的原理:臨床應用
-
5.10 簡短總結
-
5.11 參考文獻
-
-
6 護理診斷:國際術語系統
-
6.1 全球護理共同點
-
6.2 護理教育與實踐
-
6.3 專業協會和護理分類
-
6.4 國際間的實施狀況
-
6.5 結論
-
6.6 對本章貢獻者的感謝
-
6.7 參考文獻
-
-
7 臨床推理:從評估到診斷
-
7.1 臨床推理:簡介
-
7.2 護理過程中的臨床推理
-
7.3 護理過程
-
7.4 參考文獻
-
-
8 臨床應用:資料分析到確立適當的護理診斷
-
8.1 整合資訊/看見模式
-
8.2 辨識可能的護理診斷(診斷假設)
-
8.3 修正這些診斷
-
8.4 確認/駁斥可能的護理診斷
-
8.5 排除可能的診斷
-
8.6 可能的新診斷
-
8.7 區辨相似的診斷
-
8.8 診斷/優先順序
-
8.9 結論
-
8.10 參考文獻
-
-
9 NANDA-I護理診斷分類型態介紹
-
9.1 介紹
-
9.2 組織化護理學知識
-
9.3 使用NANDA-I分類型態
-
9.4 NANDA-I護理診斷分類型態Ⅱ:簡史
-
9.5 參考文獻
-
-
10 NANDA-I護理診斷分類型態:細項與定義
-
10.1 分類型態Ⅱ的架構
-
10.2 以多軸向系統建構診斷概念
-
10.3 軸向的定義
-
10.4 發展與提出護理診斷
-
10.5 未來發展:使用軸向
-
10.6 參考文獻
-
-
11 詞彙
-
11.1 護理診斷
-
11.2 診斷軸向
-
11.3 診斷的組成
-
11.4 護理診斷詞彙的定義
-
11.5 護理診斷分類的定義
-
11.6 參考文獻
-
-
-
第4篇 NANDA International 護理診斷
-
領域1 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
-
類別1:健康覺察Health awareness
-
類別2: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
-
-
領域2 營養Nutrition
-
類別1:攝食Ingestion
-
類別4:代謝Metabolism
-
類別5:水化Hydration
-
-
領域3 排泄與交換Elimination and Exchange
-
類別1:泌尿功能Urinary function
-
類別2:胃腸功能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
類別4:呼吸功能Respiratory function
-
-
領域4 活動/休息Activity/Rest
-
類別1:睡眠/休息Sleep/rest
-
類別2:活動/運動Activity/exercise
-
類別3:能量平衡Energy balance
-
類別4:心血管/肺部反應Cardiovascular/pulmonary responses
-
類別5:自我照顧Self-care
-
-
領域5 知覺/認知Perception/Cognition
-
類別1:注意力Attention
-
類別4:認知Cognition
-
類別5:溝通Communication
-
-
領域6 自我知覺Self-perception
-
類別1:自我概念Self-concept
-
類別2:自尊Self-esteem
-
類別3:身體心像Body image
-
-
領域7 角色關係Role Relationships
-
類別1:照顧者角色Caregiving roles
-
類別2:家庭關係Family relationships
-
類別3:角色扮演Role performance
-
-
領域8 性學Sexuality
-
類別2:性功能Sexual function
-
類別3:生殖Reproduction
-
-
領域9 因應/壓力耐受Coping/Stress Tolerance
-
類別1:創傷後反應Post-trauma responses
-
類別2:因應反應Coping responses
-
類別3:神經行為壓力Neurobehavioral stress
-
-
領域10 生命原則Life Principles
-
類別2:信念Beliefs
-
類別3:價值/信念/行動一致性Value/belief/action congruence
-
-
領域11 安全/保護Safety/Protection
-
類別1:感染Infection
-
類別2:身體傷害Physical injury
-
類別3:暴力Violence
-
類別4:環境危害Environmental hazards
-
類別5:防衛過程Defensive processes
-
類別6:體溫調節Thermoregulation
-
-
領域12 舒適Comfort
-
類別1:身體舒適Physical comfort
-
類別2:環境舒適Environmental comfort
-
類別3:社會舒適Social comfort
-
-
領域13 生長/發展Growth/Development
-
類別2:發展Development
-
-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