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愛,我的內向小孩:若我們為內向孩子擔憂煩惱,那是因為我們不懂如何去愛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503068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若我們為內向孩子擔憂煩惱
那是因為我們不懂如何去愛

寫這本書的動機,一開始是想替內向孩子發聲。這個世界總是充滿喧嘩的聲音,求表現、講速度的社會裡,不斷要求他們符合別人的期待標準,無法做自己發揮天賦的內向孩子,不是被誤解沒有能力,就是被忽略視而不見。──羅怡君

我們對內向小孩的擔心、焦急,敏感他們都感受得到。因為大人不願意接受內向孩子的現有樣貌,而讓他們開始懷疑自我,產生許多無形壓力,最終甚至可能會迷失了自己。《愛,我的內向小孩》這本書,正是想避免這些事情發生,提醒我們,別去否定內向者真實的樣貌。──溫美玉

是否,曾在孩子或自己身上,找到這些對號入座的行為特質?
1. 與其跟一大群人在一起,更喜歡跟少數人相處或獨處。
2. 與其參加朋友的活動,更喜歡看書,或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3. 與其麻煩或干擾別人,更寧願自己默默將事情做好。
4. 有時精力充沛、健談,有時卻精疲力竭不說一句話,性格出現反差。

在鼓勵表達的社會價值下,父母們總是擔心內向小孩很難在快速變化與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其實,內向者的沉穩、謹慎、細膩、專注等特質,都是成功人士的必備條件。

獻給家有內向人的家庭──
★ 台灣首本鼓勵、肯定內向小孩專書。
★ 為內向者發聲,讓內向小孩安心做自己。
★ 用等待和同理,醞釀內向者特有的「靜」爭力。

13道內向特質檢核項目X18篇成長故事真誠分享X6組教養顧問溫柔理解X18本閱讀資源交心陪伴,教你看懂內向孩子,或者那個曾經被誤解的自己。


【本書特色】
│13道內向特質檢核項目,道出內向者的行為特質
友緣基金會整合文獻、書籍及30幾年的臨床經驗,歸納出13個內向者的行為特質。無論內向傾向明顯與否,都希望每個人學會欣賞、肯定自己的特質,並活出生命潛力。

│18篇內向故事,帶你遇見內向小孩
深入「家裡、學校、團體、自己」四個內向場域,外向媽媽向你傾吐陪伴內向小孩的路上,如何幫助內向小孩更從容自在守護各自的發光舞台。學會用「適性的愛」,讓內向小孩安心做自己。

│內向專家,和你深入內向世界
五位深入教育現場的內向者──廖笙光(光光老師)、何翩翩、陳品皓、陳鴻彬、蘇明進,道出每個階段內向者會遇上的挑戰,用最柔軟的理解心,予以溫和解方。

│18本閱讀資源,讓內向小孩找到自己
10本繪本X8本少年小說,閱讀清單涵蓋各個年齡層,為各階段的內向者「量身打造」最適合自己的情境,替內向者發聲、讓內向者更了解自己。

【內向顧問團】
有緣基金會:創造一個自在空間,讓自己可以放鬆、做喜歡的事,也能穿越到外在世界微旅行,和家人朋友互動,體驗新的人事物。祝福你同時享受獨處、與人同樂的好滋味。
何翩翩(寶血幼兒園園長):內向的孩子像是顆未經雕琢的玉,透過尊重、同理與相信的琢磨之後,他們將光芒四射。
陳品皓(好日子心理治療所執行長):專注,就是你的優勢力。用心觀察,你會為這個世界帶來豐富的色彩。
陳鴻彬(小彬老師/彰化高中輔導老師):在舒適圈裡,用專屬我們自己的步調前進,我們不快,但穩而可靠。
廖笙光(光光老師/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執行長):「內向」讓我學會仔細觀察別人,也更能自在的享受獨處。
蘇明進(老ㄙㄨ老師/台中市大元國小教師):也許內向個性,總讓我們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帶來不安與焦慮,但請你別緊張,因為每個人都有著內向的一面。

【守護推薦】
李崇建/親子作家
張瀞仁/美國非營利組織 Give2Asia 亞太經理、《安靜是種超能力》作者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溫美玉/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教師------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序
  • 推薦序 從內向小孩到內向大人 張瀞仁
  • 推薦序 安安靜靜的內向人生,有什麼不好? 溫美玉
  • 自序 和這樣的你相遇,讓我更有能力帶給身邊的人幸福 羅怡君
  • 內向顧問團 歡迎光臨,孩子的內向世界
  • 緣起 對於內向孩子,你了解多少? 友緣基金會
  • 第一部 遇見,我的內向小孩
    • 內向小孩在家裡
      • 家,給孩子的專屬充電區
      • 安靜是為了不想讓你擔心
      • 「剛剛好」是我最自在的狀態
      • 不是不能,只是「還」不能
      • 你太快了,所以看不見我的好
    • 內向小孩在學校
      • 沒有不公平,而是想做得更好
      • 想要,比被看見更重要
      • 別急著替孩子交朋友
      • 別人說過的,當然可以重複說
      • 暫留在「畫錯重點」的新思路
    • 內向小孩在團體
      • 被恐懼敲開的勇氣
      • 我的決定,放在心裡就好
      • 對孩子抱持的是希望而非期待
      • 說得快,未必就是事實
    • 內向小孩和自己
      • 為什麼一定要我積極一點?
      • 突破的動力來自為別人而勇敢
      • 給點時間,慢慢傷心沒關係
      • 網路社群裡的熱情分身
  • 第二部 陪伴,跨出家門的挑戰
    • 學齡前
      • 光光老師 內向聲音:靜下心來慢慢等待
      • 品皓老師 內向力量:專注觀察的「靜」爭力
      • 翩翩園長 內向盲點:假性內向的陷阱
      • 翩翩園長 內向挑戰:試著表達自己的喜好
    • 學齡與青春期
      • 老ㄙㄨ老師 內向對話:感受發現自己的樂趣
      • 老ㄙㄨ老師 內向節奏:「快思慢想」的創作能量
      • 小彬老師 內向溝通:開不了口的機會成本
      • 小彬老師 內向互動:別再說我不合群
  • 第三部 尋找,發光的內在力量
    • 閱讀,讓孩子從書中看見自己
    • 繪本書單
      • 雪獅
      • 生日派對
      • 小月月的蹦蹦跳跳課
      • 害羞的長頸鹿
      • 你在想什麼
      • 蠟筆小紅的煩惱
      • 獅子補習班
      • 掌心的祕密
      • 還好有膽小的你
      • 重要的小事
    • 小說書單
      • 聽不見的聲音
      • 別告訴愛麗絲
      • 萊可校長的女學生──適合犯錯的好日子
      • 閃亮亮的小銀
      • 彼得與他的寶貝
      • 魔法灰姑娘
      • 四個第一次
      • 被討厭也沒關係──給孩子的阿德勒勇氣心理學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