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教養不必惱,自然就好:只求全心陪伴,不必當完美父母
49個教養與成長的關鍵問題, 洪蘭老師提出生理、情緒、閱讀、品格與親子關係等五大核心, 回應父母的困惑與焦慮,揭開大腦發育的祕密, 教你聰明養小孩! 懷孕聽古典音樂真的對胎教比較好嗎? 父母的陪伴有助孩子的大腦發育嗎? 孩子幾歲之後比較適合出國旅行? 從小教孩子背古詩古文,對學習有益處嗎? 現在孩子好難教,該如何教導他們誠實呢? 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 陪伴孩子成長時,家長時常遇到上述教養問題,卻往往不得其解,愈擔心只會愈焦慮。其實,這些問題的產生,在於家長不了解孩子的大腦發展,腦神經專家洪蘭指出,重量不過一公斤多的大腦,掌握著人類命運的鑰匙,人的成長或衰敗,關鍵都在大腦中。 大腦產生觀念,觀念產生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又改變大腦,如此循環著,影響著人的一生。對於正在學習中的孩子,更是如此。 本書中,洪蘭老師帶讀者跳脫教養迷思,以科學的方法,在對的時間啟發孩子的大腦,幫助孩子在身體、心理及行為上成長茁壯,樂在學習,培養出高EQ,好品格的下一代。 【本書重點】 生理:養兒育女的迷思大破解關於孩子的胎教、睡眠、發育、健康, 所有成長關鍵一次告訴你情緒:EQ管理好,孩子成就高 EQ與情緒皆影響思考模式,EQ甚至被視為比IQ更重要的指標, 該如何教導孩子情緒管理與正向思考呢? 閱讀:掌握閱讀力,就掌握學習培養孩子自主閱讀有很多方式,父母陪讀、讀報、翻閱繪本、寫作練習都是,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法能提升閱讀力,增近記憶呢? 品格:一切德性的基礎好的品格需從小養成,會讀書並不代表品格一定高, 如何透過生活中的日常訓練孩子同理心、誠實與禮節? 親子關係:幸福家庭的必要條件父母的陪伴在成長中扮演重要角色, 擁有良好親子關係的孩子,群體關係也較好, 父母如何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呢?
-
PART 1 養兒育女的生理迷思大破解,看看大腦怎麼運作?
-
孩子睡眠少,會影響大腦發育嗎?
-
寶寶哭了,抱他會變軟弱嗎?
-
父母抽菸喝酒,孩子易反社會化?
-
腸道菌群調節大腦活動,是真的嗎?
-
從小教孩子背古詩古文,有益處嗎?
-
帶三歲嬰兒去旅行,對孩子智力發育好嗎?
-
音樂胎教真的有用嗎?
-
我的孩子坐不住,有過動嗎?
-
贏在起跑點上,孩子比較會成功?
-
是方便管教?還是真的為孩子好?
-
聰明的小孩,以後人生一定成功?
-
孩子內向?外向?可以改變嗎?
-
教養男孩子就一定要有男子氣概?
-
-
PART 2 情緒管理好,孩子成就高,聽聽大腦怎麼說?
-
智商IQ、情商EQ,都是天生的嗎?
-
孩子的EQ是可訓練的嗎?怎麼做?
-
如何教會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
處罰恐嚇,真能教出誠實的好孩子嗎?
-
如何教孩子同理心?什麼時候教最好?
-
怎麼做孩子才不會自私、爭奪、記恨?
-
如何避免孩子負面思考?
-
當孩子有分離焦慮時,怎麼辦呢?
-
-
PART 3 學習閱讀的重要性,端看大腦怎麼想?
-
超強記憶法?語意和理解才是最好記憶法
-
愛讀書的孩子真的不會變壞嗎?
-
大量閱讀報紙,有助於孩子的智力嗎?
-
喜歡閱讀的孩子會說話?
-
讀繪本會觸發孩子聯想力,真的嗎?
-
孩子寫倒字沒關係嗎?會有閱讀障礙嗎?
-
鼓勵孩子多動手,有助大腦建構嗎?
-
益智類的電子遊戲對孩子有益嗎?
-
勤作手抄筆記,有助腦子記憶嗎?
-
讓孩子遠離3C產品?請多接觸大自然
-
如何引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呢?
-
-
PART 4 孩子品格教育的養成,原來大腦也有參一腳
-
會讀書等於有好品行嗎?品行是天生的?
-
讓孩子從小養成整理書包很重要?
-
孩子喜歡強辯與講理,要制止他嗎?
-
到底何時教養孩子時機最好呢?
-
助人與分享,會讓孩子的大腦更快樂?
-
如何教育孩子的品格?
-
如何觸動孩子的想像力?
-
有禮貌的孩子受歡迎,但要怎麼教?
-
與其教孩子聰明,不如教他勤能補拙?
-
如何教會孩子惜福感恩?
-
與其迷信,不如相信自己
-
-
PART 5 良好的親子關係,才能激發好的大腦感觀
-
如何尋找孩子的天賦?並啟發它?
-
餐桌上媽媽的味道,對孩子成長有幫助嗎?
-
父母的陪伴有助孩子的大腦發育嗎?
-
獨生子女與有手足的孩子,大腦發育會不同嗎?
-
合群的孩子,更有智慧嗎?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