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1902的藍色微光:釙和鐳的發現者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夫人)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16508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不要開燈,你看!」
在他們面前的桌子上,一縷略呈藍色的微光在那裡閃耀
兩個人就這樣看著那些光亮、那些射線的神祕來源
──看著他們的鐳



她是新元素釙(Po)和鐳(Ra)的發現者
她發明了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
她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一生曾兩度獲得諾貝爾獎……

她是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

------------

你也許不了解鐳是什麼,但你一定知道,癌症對人類的危害。
而鐳這種放射線,正是癌症腫瘤的剋星。
那麼,你是否就能明白,為什麼世人會永遠感念這位女性對科學的貢獻。

生於俄國統治下的波蘭,沙皇的威壓、華沙的動盪、家境的清貧,都無法阻止她一心向學的熱忱,無法抹滅她對科學研究的熱愛。
她是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也就是名聞遐邇的居禮夫人。
在世界科學史上,這是一個永垂不朽的名字。

------------

「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在那個年代,不只瑪麗亞的家鄉波蘭受到打壓,女性的地位更是被社會所看輕,別說出人頭地,即使只是想讀書接受教育,都難上加難。
  然而,瑪麗亞克服了社會上、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前往巴黎讀書,她比旁人更加刻苦用功,並善用自身的聰明才智,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而來到法國,也正是她成為偉大科學家的旅程起點。
  她在法國與皮耶‧居禮先生相遇相知,二人結婚後,居禮夫婦在極為艱困的條件下,對於研究和實驗仍不肯懈怠,最終成功發現了釙和鐳,並共同在一九?三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居禮先生遭逢車禍意外不幸去世後,瑪麗亞並未讓自己陷入消沉的情緒中,反而化悲傷為力量,接手丈夫的工作,並持續為兩人共同的夢想而努力。
  她加倍勤奮投身於放射性物質的研究,在一九一一年又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崇高的榮譽並未使她自滿,她也不願以此來讓自己獲利。她始終認為:放射性物質屬於世界上所有人,她的研究成果也應用來造福全人類,因此,即使申請專利能使她獲得大筆收入、改善她貧困的生活,她也拒絕為自己的研究成果申請任何專利。她希望世人皆能自由使用他們對世界的這份貢獻。
  這位博愛、勤奮、執著的偉大女科學家,為物理、化學、醫學等領域窮盡一生精力,她寶貴的心血結晶在百餘年來已造福無數世人。

  本書就為大家帶來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的生平故事,讓你深入了解這位傳奇女性的一生!
  • 故事導讀
  • 第一章 屈辱的童年
  • 第二章 充滿磨難的少年時代
  • 第三章 高中生活
  • 第四章 步入社會
  • 第五章 家庭女教師
  • 第六章 返回華沙
  • 第七章 赴法留學
  • 第八章 貧窮的女學生
  • 第九章 邂逅皮耶
  • 第十章 美滿的婚姻
  • 第十一章 攀登科學高峰
  • 第十二章 艱難的實驗過程
  • 第十三章 初見曙光
  • 第十四章 斬獲諾貝爾獎
  • 第十五章 痛失伴侶
  • 第十六章 接替皮耶的工作
  • 第十七章 再獲諾貝爾獎
  • 第十八章 屬於世界的瑪麗亞
  • 第十九章 因病去世
  •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生平大事年表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