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到臺灣之後的50年間,為了中華民國政府的生存及國民黨政權的存續,外交政策實為關鍵要素;同樣的在民國60年10月中華民國喪失在聯合國的席位以後,如何確保臺灣在國際外交上的地位,俾得以參與國際外交活動則外交政策仍為關鍵要素。本篇章撰寫的面向包括國內政治及國際因素的事實面及影響,以外交部地域司的劃分,將涵蓋美洲、亞洲、歐洲及非洲等重要國家的外交關係及國際組織之參與等層面的陳述。
- 前言 陳文賢
-
第一章 對北美洲國家的政策 陳文賢
-
第一節 國際關係背景
-
第二節 政策制訂的國內環境
-
第三節 對美國及加拿大政策
-
-
第二章 對中南美洲國家的政策 陳文賢
-
第一節 有關中華民國與中南美洲各國關係背景
-
第二節 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後對中南美洲政策
-
第三節 中南美洲邦交的鞏固與挑戰
-
-
第三章 對亞洲及大洋洲國家的政策 李明峻
-
第一節 亞洲國際關係的背景
-
第二節 政策制訂的國內因素
-
第三節 與我有關的重大外交事件
-
-
第四章 對歐洲國家的政策 吳志中
-
第一節 中華民國與歐洲關係之歷史回顧與背景(民國38年以前)
-
第二節 中華民國在臺灣之後之對歐關係(民國38年至民國50年代)
-
第三節 中華民國政府退出聯合國後之臺歐關係(民國60年至民國70年代)
-
第四節 中華民國民主化後之臺灣與歐洲關係探討(民國80年代初期至民國90年代)
-
-
第五章 對非洲國家的政策 王思為
-
第一節 非洲國際關係背景
-
第二節 政策制訂的國內因素
-
第三節 與中華民國有關的重大外交事件
-
- 參考及引用書目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04/4955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