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女仔館」一名,今日香港社會恐怕不知所指;但提起其英文全名Diocesan Native Female Training School,則不會太陌生―名校拔萃男書院(Diocesan Boys’ School)和拔萃女書院(Diocesan Girls’ School),關係皆與其千絲萬縷。甚至另一所名校協恩中學,也曾與其有過關聯。這所在香港歷史上存在了九年(1860—1869)的學校,對後來的雙語教育、女性教育模式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本書作者搜羅大量罕見資料,以著名書院校史入手,聚焦於女仔館之興衰及其與社會之互動,具體而微地探析香港雙語教育史、香港早期女性教育,以及名校背後的歷史淵源一隅。此外,香港中西混血社群、宗教團體辦學歷史,乃至香港社會觀念的變化等重要領域,皆能從本書中有所發現。
本書作者搜羅大量罕見資料,以著名書院校史入手,聚焦於女仔館之興衰及其與社會之互動,具體而微地探析香港雙語教育史、香港早期女性教育,以及名校背後的歷史淵源一隅。此外,香港中西混血社群、宗教團體辦學歷史,乃至香港社會觀念的變化等重要領域,皆能從本書中有所發現。
- 序:閱讀「女仔館」/馮以浤
- 自序:好古靈魂曰字樓/方頴聰
- 時間簡表
-
楔子
-
往復於1860與1869
-
-
上編 女仔館始末:香港早期雙語教育史的一隅
-
引言
-
第一章 女仔館的創建動機
-
第二章 女仔館前期(1860—1865)
-
一、畢士泰、韋以信與伊頓
-
二、女仔館前期的學生
-
三、女仔館前期面臨的社會壓力
-
-
第三章 女仔館後期(1865—1868)
-
一、岳士列掌校
-
二、女仔館後期的學生
-
-
結語
-
-
中編 女仔館餘緒:香港早期女性教育的進程
-
引言
-
第一章 曰字樓孤子院的肇端
-
第二章 從男女館到男校
-
一、轉型男校的決定
-
二、1878年的轉型風波
-
三、曰字樓學生的種族情況
-
四、女生部的裁撤
-
-
第三章 飛利女校與拔萃女書室
-
一、飛利女校的淵源
-
二、轉學飛利的曰字樓女生管窺
-
三、拔萃女書室的成立
-
-
第四章 從女仔館到女拔萃的統緒
-
一、何東諸女的求學情況
-
二、雙語教育時代的開啟
-
-
結語
-
-
下編 女仔館記憶:兩所拔萃書院的早期歷史敘事
-
引言
-
第一章 拔萃男書院對女仔館的歷史記憶
-
一、十九世紀的記憶
-
二、俾士校長的記憶
-
三、費瑟士東與舒展時期的記憶
-
四、戰後的記憶
-
-
第二章 拔萃女書院對女仔館的歷史記憶
-
一、史及敦、費格遜時期(1900—1925)
-
二、蘇雅、吉賓思時期(1925—1941)
-
三、Founder’s Day的名實演變
-
四、1950年代以後
-
-
結語
-
-
附錄
-
附錄一:女仔館相關紀事
-
附錄二:女仔館校董會成員名單
-
附錄三:女仔館校名及主事
-
附錄四:女仔館師生小考
-
附錄五:曰字樓孤子院女生註冊表
-
附錄六:歷任會督簡介
-
附錄七:男拔萃相關人物簡介
-
附錄八:女拔萃相關人物簡介
-
拔乎其萃——開埠以來香港女性雙語教育的艱難進路
-
- 參考書目
- 後記/陳煒舜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