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新詩史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6266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醞釀20年,論說近百年來台灣新詩發展史的磅礡巨作!
.破除新詩史四大迷思,以創新性、典型性與影響性作為選詩入史標準。
.逾40萬字,收錄超過200張珍貴照片。

  自1980年代以來,海峽兩岸已陸續出現多部詩史著述,各自呈現相異其趣的史觀。由孟樊、楊宗翰合著的這部《台灣新詩史》雖是「早發後至」,仍盼提供讀者另一種視野。
  本書揚棄了連貫性的大歷史寫法,從框定編寫體例開始,便不求接續、不避片段、不畏重疊,亦毫不掩飾對探尋歷史縫隙及發揚幽微祕境之興趣。全書將新詩史劃分為七大時期──萌芽期、承襲期、鍛接期、展開期、回歸期、開拓期以及跨越期,並採取「文本主義」的史觀,破除起源說、進化觀、國族論、作者論這四種「迷思」,力求將詩史回歸到詩作本身,以免去過度著重社會脈絡所帶來的意識形態糾葛。
  邀請所有讀者,一同參與「詩」與「史」的碰撞對話,嘗試重建「新」或「現代」的辯證認知;也希望讀者能夠從中感受到詩史敘述的流暢可讀,析論文本的有效解釋,與知識生產的魅力誘惑。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本書說明
  • 序言 二十年磨一劍——台灣新詩史的新篇章/孟樊
  • 第一章 導論
    • 一、前言
    • 二、新詩史的四大迷思
    • 三、文本主義的新詩史理據
    • 四、結語
  • 第二章 萌芽期
    • 一、追風、施文與張我軍
    • 二、賴和與虛谷
    • 三、楊華與陳奇雲
    • 四、楊守愚
    • 五、王白淵
  • 第三章 承襲期
    • 一、水蔭萍
    • 二、利野蒼與林修二
    • 三、吳新榮與郭水潭
    • 四、楊雲萍
    • 五、林亨泰與詹冰
    • 六、錦連、陳千武與吳瀛濤
  • 第四章 鍛接期
    • 一、紀弦
    • 二、覃子豪
    • 三、方思
    • 四、楊喚
    • 五、吳望堯
    • 六、黃荷生
    • 七、余光中(一)與夏菁
    • 八、鄭愁予(一)與白萩(一)
  • 第五章 展開期
    • 一、蓉子
    • 二、洛夫(一)
    • 三、瘂弦
    • 四、葉維廉
    • 五、商禽
    • 六、碧果
    • 七、羅門
    • 八、余光中(二)
    • 九、管管與大荒
    • 十、楊牧(一)
    • 十一、周夢蝶
    • 十二、白萩(二)
    • 十三、李魁賢
    • 十四、林泠
    • 十五、敻虹
    • 十六、方莘與方旗
    • 十七、陳秀喜
  • 第六章 回歸期
    • 一、羅青(一)
    • 二、洛夫(二)
    • 三、余光中(三)
    • 四、鄭愁予(二)
    • 五、楊牧(二)
    • 六、楊澤
    • 七、羅智成(一)
    • 八、吳晟
    • 九、林煥彰
    • 十、向陽(一)
    • 十一、張錯
    • 十二、席慕蓉
    • 十三、方娥真與溫瑞安
    • 十四、非馬與渡也
  • 第七章 開拓期
    • 一、夏宇
    • 二、杜十三
    • 三、羅青(二)
    • 四、李敏勇
    • 五、林燿德
    • 六、陳克華(一)
    • 七、羅智成(二)與陳黎(一)
    • 八、陳家帶與簡政珍
    • 九、陳義芝
    • 十、蘇紹連(一)
    • 十一、劉克襄
    • 十二、白靈
    • 十三、朵思與羅英
    • 十四、杜潘芳格與利玉芳
    • 十五、馮青與零雨
    • 十六、汪啟疆與尹玲
    • 十七、鴻鴻與許悔之
    • 十八、洛夫(三)
    • 十九、楊牧(三)
    • 二十、張默
    • 二十一、辛鬱
    • 二十二、向明
  • 第八章 跨越期
    • 一、蘇紹連(二)、向陽(二)與須文蔚
    • 二、羅智成(三)
    • 三、瓦歷斯.諾幹
    • 四、陳克華(二)
    • 五、陳育虹
    • 六、羅任玲
    • 七、顏艾琳
    • 八、江文瑜
    • 九、焦桐與陳黎(二)
    • 十、蕭蕭與路寒袖
    • 十一、詹澈與江自得
    • 十二、唐捐與陳大為
    • 十三、孫維民與李進文
    • 十四、鯨向海、李長青與林德俊
    • 十五、林婉瑜、楊佳嫻與隱匿
    • 十六、洛夫(四)
  • 餘論 未盡的詩史與未來的詩/楊宗翰
  • 引用文獻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