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傾聽:《個人實相的本質》讀書會4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61641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人在傾聽內心衝動時,最接近一切萬有․

這是市面上首見詳細解讀《賽斯書》的書籍。作者許添盛醫師以獨特的幽默和創意的比喻,解說賽斯資料數十年,帶領全球身心靈健康追求者更深入賽斯心法的精髓,且融入精神醫學及心理治療的臨床經驗,嘉惠成千上萬的人們。這些讀書會的錄音內容,如今應廣大讀者要求整理成文字,對於「閱讀型」的賽斯書迷來說,真是有福了;本系列書籍可說是理解《賽斯書》的輔助教材,也是學習賽斯心法的入門磚。當聲音轉化為文字形式,再次與我們的心靈形成共鳴,這種震動是不受時間限制的,甚至是一種可以反覆省察的節奏,透過閱讀的動力,能一再品嘗和玩味賽斯思想的精華。

每個存在都是神鍾愛的念頭出去後,具體化的結果,這裡的存在指的不只是人,還包括動物、原子、分子。神不只是把人送到這個世界來,祂還繼續給人很多念頭。當我們生活遇到困難、事業碰到瓶頸或生病時,宇宙的愛從來沒有離開,神會給我們念頭,一直在寄電子郵件給我們,而那些電子郵件就是來自我們內心的衝動。因此,賽斯說過,人在什麼時候最接近一切萬有?——傾聽內心衝動時。

賽斯一直強調,我們在事件發生前就有預知能力,事件發生時,仍然可以選擇要不要讓它發生,甚至在事件發生後,都還有改變的能力。如果把上述的「事件」代換成「命運」,那麼我們學《個人實相的本質》,目的是要讓所有人參透自己的命運,參透命運之後,要學會順應自己的命運,甚至是創造想要的命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情緒和行為都跟著信念走,如果相信自己有病,那麼事實上就真的有病。如果相信自己是健康的,那麼就是健康的。如果相信比較光明、正面的信念,就會發現經常處於快樂的情緒裡,因此,了解自己的信念很重要,當你檢視信念群:「到底我的人生觀是偏向哪一種?」如果你的信念是:「這個世界很棒,周圍的人都會適時幫助我,我相信我是好人,周遭的人也會因為我是好人而發生很多好事。」那麼,人生的境遇常會是你喜歡的,也容易心想事成。
  • 關於賽斯文化
  • 第31講
    • 31-1
      • 信任生命,每件事的發生都有正面的目的和意義
      • 幻聽的作用是逼當事人自我面對,妄想則是滿足了被在乎的渴望
      • 有的人需要發生某些事,才能學會臣服與感恩,面對內心真正的感受
    • 31-2
      • 練習放開小我的衝突和執著,跟宇宙的能量連結,可舒緩頭痛
      • 盡己所能展現對生命和存在本質的熱愛,像孩子般熱愛每天的生活
    • 31-3
      • 躁鬱症是沒有表達出內在強烈的情感,壓抑很多恐懼的情緒和能量
      • 全然地將小我交託給大我,人生就能輕鬆省力,不需孤軍奮戰
    • 31-4
      • 過敏是因為一個人的內心不適應這個世界,排斥某些人際關係
      • 練習排除讓人消化不良的負面訊息,腎臟就能常保健康
  • 第32講
    • 32-1—人在傾聽內心衝動時最接近一切萬有
    • 32-2
      • 事件是先由內在醞釀出來,才會在外面遭遇
      • 要相信不論是發生或沒發生在身上的事,都有深刻的涵義存在
    • 32-3
      • 若將生命起源建立在物質意外的碰撞上,會使人類失落生命的意義
      • 生命接近終點時,靈魂渴望逃離老舊的身體,重新追隨新生命
      • 人要常常告別過去的自己、過去的習性和負面信念
    • 32-4
      • 要有意識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會帶來活力與健康的信念
      • 當下改變信念,疾病就能逆轉,立刻痊癒
    • 32-5
      • 對自己信心十足,絕不輕言放棄,就能迎向生命中所有的挑戰
      • 能感覺到生命的意義和重要性,就不必逃到妄想的世界裡
  • 第33講
    • 33-1
      • 每個人生病都有自己內在的理由和邏輯,以達到另一個目的
      • 想像力有多遠,生命就有多開闊
    • 33-2
      • 只要意識心非常專注,內在無窮無盡的資源就會動員起來為我們服務
      • 懷著信心,靜下來向內尋求,總是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 33-3—害怕失去親人的恐懼,是源自於內心對存在、對生命的不安全感
    • 33-4
      • 從《哈利波特》學習如何瓦解心中最大的恐懼
      • 人最恐懼的都不是特定某一件事,唯一要面對的只是恐懼本身
    • 33-5
      • 會帶來好情緒的就是好思想
      • 思想會帶來相應的情緒,也會帶來相應的實相
      • 所有的症狀都是身心自我療癒的過程
    • 33-6
      • 若想擊退沮喪悲觀,就要蓄意召喚生命中最快樂成功的回憶
  • 第34講
    • 34-1
      • 疼痛是我們的好朋友,能避免生命置於更大的險境而不自知
      • 將大自然和其他生物視為有靈魂,停止解剖生物和動物實驗
      • 每個人都要深信自己受到恩寵,蒙受恩典
    • 34-2
      • 思想本身會帶來情感,也會觸發最強而有力的行動
      • 面對天災的因應之道就是﹁信任﹂,相信衝動跟隨直覺就能脫離險境
      • 如何引導精神分裂患者藉由症狀自我整合,拿回自己的力量
    • 34-3
      • 大自然或命運的無常,有時候是為了讓人達到﹁從頭再來﹂的目的
      • 所有大人都能跳脫思考框架,回歸存在的本質,如孩子般活在天堂
      • 每個人要培養出歡喜的生命態度,時時心生喜悅,不要處在負面情緒
    • 34-4
      • 不管看到的東西如何負面荒蕪,永遠要相信生命就是美好
      • 看似不快樂的生命背後仍有許多選擇,因為不快樂也是自己創造的
  • 第35講
    • 35-1—生命的意義就在當下,每個人的生命都在自己的圓滿中,沒有缺陷
    • 35-2
      • 如果開始相信生命就是美好,從今天起生命將一天比一天美好
      • 未來什麼事都可以發生,不必因過去的經驗自我設限
      • 宇宙為了實現每個人的夢想而存在,每個人的命運由宇宙量身打造
      • 經常打破自己既定的看法,生命才不會越活越狹隘
    • 35-3
      • 每個人的體形和外貌都是自己的信念形成的結果
      • 唯有透過真實的自我面對,才能拿回屬於自己的創造力
    • 35-4—獨立和依賴是靈魂需要發展的兩種必備能力,缺一不可
    • 35-5
      • 抱持著開闊、有彈性的心態與信念,有助於導引出內我的能力
      • 自我批判和自我苛責對靈魂毫無益處,只會削弱內我偉大的能力
  • 第36講
    • 36-1
      •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行政院和監察院,兩者必須平衡
      • 將日常生活的安全視為理所當然,是最好的生命哲學
    • 36-2
      • 注意生命中自認為滿意的地方,抓住那種成就感,運用在其他地方
      • 人終其一生吃的藥越少,身體越能啟動自我療癒的力量
    • 36-3
      • 人與人之間經常發生信念的交互影響
      • 把力量放在正面改變上,就不容易受到周遭環境負面的影響
    • 36-4信念改變,經驗也就隨之而變
    • 36-5
      • 要在想法上面下很大的功夫,對自己的每個想法一清二楚
      • 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懂得彈性思考,每一天都覺得自己越來越好
  • 第37講
    • 37-1—恐慌症偶爾要讓腦袋休耕,投入與世無爭的活動讓腦神經休養生息
    • 37-2
      •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出路,無需由他人承擔,傾聽與陪伴已足夠
      • 很多外在越理性、越愛講道理的人,往往是為了掩飾內心的慌亂
    • 37-3
      • 凡是我們需要的,內我都會幫忙達成
      • 全然的信任,憑著信心的一躍,有時候更能達到生命中的理想
    • 37-4—重拾信心,就不會讓恐懼、擔心主宰我們的生命
    • 37-5
      • 意識心負責在前台評估物質實相,內我所有的力量都在後面撐腰
      • 相信自己能做多少事,就能做多少事,有意識的信念是關鍵
    • 37-6
      • 內我仰賴意識心的評估,意識心依靠內我提供的資訊,兩者合作無間
      • 啟動創造實相調查委員會的機制,為自己的思想把關
  • 第38講
    • 38-1
      • 運用想法和信念,可以大幅改變肉體形象
      • 內在聲音對身體造成的影響甚至大過外在聲音
    • 38-2—若想改變某個症狀,就不要去加強它,當下告訴身體可以更新自己
    • 38-3—真心覺得每個孩子都有過人之處,這樣的心態就能讓孩子活出自己
    • 38-4
      • 是肉體活在靈魂裡,不是靈魂活在肉體裡,靈魂是肉體能量的來源
      • 身體浸泡在我們選擇的心態裡,改變心態身體會從根本處徹底改變
    • 38-5
      • 這一刻的心態會變成下一刻的身體,信念影響肉體的組成
      • 肉體能量來自於靈體,能直接汲取內我能量的人就代表有內力
    • 38-6
      • 慢性病是由一個人長期的心態與個性醞釀而來
      • 身體的內在環境不斷改變,而改變身體環境的就是我們自己
    • 38-7
      • 內我永遠試圖維持身體的均衡與健康,但是我們的信念經常在扯後腿
      • 這個世界上的每種生物,都是為了有益於其他生物而存在
  • 第39講
    • 39-1—我們隨時都有能力確保健康,找出疾病背後的信念,病自然會好
    • 39-2—當我們碰到困難需要協助時,宇宙絕對會把恩典和寵愛送到面前
    • 39-3
      • 高明的醫生、老師、命理師其實都是信念的改變者
      • 從前的醫生比今天的醫生更瞭解信念的作用和暗示的重要性
    • 39-4
      • 醫學應該回到輔助角色,把健康的責任交還給每個人
      • 今日的醫藥界裡,醫生與病人在信念上有著彼此需要的心靈模式
    • 39-5
      • 容許意識心流動,相信思想和感受會引領我們找到問題的解答
      • 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感受會將人跟全世界所有的自然現象連結在一起
    • 39-6
      • 全世界發生的每件事,都是經過每個人同意且想要它發生的
      • 賽斯心法不但體會到一切的發生都是因緣,最後還回歸到創造層面
  • 第40講
    • 40-1
      • 所有發生在身上的事情,都是自己邀請而來,怨不得人
      • 目前的文明已到了蛻變期,賽斯思想將成為未來社會的主要價值
      • 與生命和存在本身認同的新哲學,將成為未來文明的基礎
    • 40-2
      • 對疾病命名和貼標籤是有害的做法
      • 人根據信念選擇要生哪種病,相信自己對疾病免疫,就百病不侵
    • 40-3
      • 身體有個充滿能量與活力的整體身體意識,自動改正任何不平衡
      • 療癒的能量始終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
      • 透過自己的思想、直覺、感受,可以得知別人的想法
    • 40-4
      • 嚴格來說沒有疾病這件事,疾病只是個過程
      • 任何身心疾病都是人格調適不良的結果
    • 40-5
      • 幫助人格找到新的平衡點,疾病自然會消失
      • 人格失去平衡時疾病有其必要,貿然將疾病拿走會陷入更大的危險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