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央地财权事权在目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我国央地关系甚至是政治体制中一个热点话题,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单本书运用横向比较的方式,对国外解决央地财权、事权关系问题的范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又历史性地考察了我国自建国以来中央、地方关系的发展演变路径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书中重点探讨了省级政府在整个国家架构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促使其发挥好自身作用的问题,认为发挥好省级政府的作用,可以防止或减轻省级以下地方直至基层地方的财政混乱现象,而治理基层地方的财务混乱问题,关键在省一级的治理。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冲破央地关系的瓶颈(代序)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央地财权、事权匹配宪法保障机制的理论解构
-
第一节 央地财权、事权匹配宪法保障问题的出现
-
一 央地“财”“事”两权为什么要匹配?
-
二 央地财权、事权匹配在我国为什么需要宪法来保障?
-
三 部分国家财权、事权匹配宪法保障机制的列示
-
四 新中国成立前央地关系财权、事权匹配宪法保障的历史分析
-
-
第二节 财权、事权在各学科中的内涵界定
-
一 财政学视角下的财权与事权
-
二 公共行政学视角下的财权与事权
-
三 法学视角下的财权与事权
-
-
第三节 财权、事权在法学视野内的关系架构
-
一 “财力”概念的式微与“事权”概念的单设
-
二 国外财权、事权匹配争议解决的宪法趋势
-
三 现行宪法对央地财权、事权匹配的机制缺位
-
四 总结
-
-
-
第二章 国外央地财权、事权匹配宪法保障样板及意义分析
-
第一节 国外财权、事权匹配宪法保障机制的样板分析
-
一 亚洲区
-
二 欧洲区
-
三 美洲区
-
四 大洋洲区
-
五 非洲区
-
-
第二节 央地财权、事权匹配宪法保障机制的意义分析
-
一 对单一制国家央地权力配置关系法治化的整体促进
-
二 对我国民主集中制框架下积极性理论的推进
-
三 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实现的催化
-
-
-
第三章 我国央地财权、事权匹配宪法保障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央地财权与事权关系演变的趋势分析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之前的央地财权、事权关系
-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央地财权、事权关系
-
-
第二节 现行央地财权、事权匹配宪法保障的形式和作用分析
-
一 从宪法表现形式的角度
-
二 从实际作用力的角度
-
-
第三节 央地财权、事权匹配宪法保障的具体领域分析
-
一 税权与事权匹配的宪法保障问题
-
二 举债权与事权匹配的宪法保障领域
-
三 财政转移支付权与事权匹配的宪法保障问题
-
-
-
第四章 我国央地财权、事权匹配宪法保障机制的价值设定与原则构建
-
第一节 我国央地财权、事权匹配宪法保障机制的价值设定在进行价值设定
-
一 税收权领域
-
二 财政权领域
-
-
第二节 央地财权、事权宪法保障的原则构建
-
一 秩序价值下的法定原则
-
二 秩序和公平价值下的公开原则
-
-
-
第五章 我国央地财权、事权匹配的宪法保障机制的补强与配套改革
-
第一节 从宪法表现形式和实际作用方面入手的补强举措
-
一 从宪法典方面:财政立宪主义的落实
-
二 从宪法相关法和其他部门法的角度:强化通过法律实施宪法的机制
-
三 从宪法解释和法律解释层面:强化两者的联动机制,并行发展
-
四 从宪法惯例层面:实现财权、事权领域的宪法惯例的创生
-
-
第二节 我国央地财权、事权匹配宪法保障在具体领域的制度补强
-
一 财权领域宪法保障制度补强
-
二 事权领域宪法保障制度补强
-
-
第三节 我国央地财权、事权匹配宪法保障机制的配套改革
-
一 事权相关领域
-
二 财权相关领域
-
三 结语
-
-
-
附录
-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预算管理职权
-
第三章 预算收支范围
-
第四章 预算编制
-
第五章 预算审查和批准
-
第六章 预算执行
-
第七章 预算调整
-
第八章 决算
-
第九章 监督
-
第十章 法律责任
-
第十一章 附则
-
-
附录二 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
-
一 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必要性
-
二 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划分原则
-
三 改革的主要内容
-
四 保障和配套措施
-
五 职责分工和时间安排
-
-
附录三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
-
一 总体要求
-
二 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
三 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预算管理
-
四 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
五 完善配套制度
-
六 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
-
七 加强组织领导
-
-
附录四 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
-
一 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
-
二 总体要求
-
三 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
四 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
-
五 从严控制专项转移支付
-
六 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分配和使用
-
七 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转移支付
-
八 强化转移支付预算管理
-
九 调整优化中央基建投资专项
-
十 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
-
十一 加快转移支付立法和制度建设
-
十二 加强组织领导
-
-
附录五 国务院关于深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
-
一 深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情况
-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下一步改革措施
-
-
附录六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
-
附件: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办法
-
-
附录七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
-
附件: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
-
-
附录八 财政部关于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的实施意见
-
一 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
-
二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
-
三 妥善处理存量债务
-
-
附录九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完善省对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意见
-
一 总体要求
-
二 优化调整转移支付结构
-
三 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
-
四 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
五 规范转移支付资金分配
-
六 强化转移支付预算管理
-
七 加强转移支付资金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
八 加快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
九 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配合
-
-
附录十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与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
-
一 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
二 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三 保障和配套措施
-
四 职责分工和时间安排
-
-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18002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