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国际贸易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7261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由12章组成,包括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体系三个模块。主要内容有: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基本模型;新古典贸易理论:扩展与应用;当代贸易理论;生产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进口保护政策:关税;鼓励出口与出口限制政策等。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简介
  • 第3版前言
  • 第1章 导论
    • 1.1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 1.1.1 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进程
      • 1.1.2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回顾
    • 1.2 国际贸易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与方法
      • 1.2.1 国际贸易的动因与结果
      • 1.2.2 贸易政策的原因与结果
      • 1.2.3 学习国际贸易学的意义与方法
    • 1.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 1.3.1 贸易分类
      • 1.3.2 贸易规模
      • 1.3.3 贸易结构
      • 1.3.4 贸易条件
      • 1.3.5 贸易依存度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
    • 2.1 古典经济学对重商主义的批评
      • 2.1.1 产生背景
      • 2.1.2 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
      • 2.1.3 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
      • 2.1.4 评价
      • 2.1.5 古典经济学对重商主义学说的批判
    • 2.2 绝对优势理论
      • 2.2.1 产生背景
      • 2.2.2 假设条件
      • 2.2.3 基本原理
      • 2.2.4 进一步分析说明
      • 2.2.5 评价
    • 2.3 比较优势理论
      • 2.3.1 产生背景
      • 2.3.2 假设条件
      • 2.3.3 基本原理
      • 2.3.4 进一步分析说明
      • 2.3.5 一般均衡分析
      • 2.3.6 评价
    • 2.4 相互需求原理
      • 2.4.1 产生背景
      • 2.4.2 基本原理
      • 2.4.3 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 3.1 要素禀赋理论
      • 3.1.1 产生背景
      • 3.1.2 基本概念
      • 3.1.3 假设条件
      • 3.1.4 基本原理
      • 3.1.5 进一步分析说明
      • 3.1.6 一般均衡分析
      • 3.1.7 评价
    • 3.2 对H-O理论的实证检验
      • 3.2.1 “里昂惕夫之谜”
      • 3.2.2 进一步的检验
      • 3.2.3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扩展与应用
    • 4.1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 4.1.1 基本内容
      • 4.1.2 进一步分析说明
      • 4.1.3 评价
    • 4.2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 4.2.1 基本内容
      • 4.2.2 进一步分析说明
      • 4.2.3 意义
    • 4.3 特定要素模型
      • 4.3.1 基本框架
      • 4.3.2 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
      • 4.3.3 应用分析
      • 4.3.4 意义
    • 4.4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 4.4.1 生产要素增加、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4.4.2 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
      • 4.4.3 经济增长中的“放大效应”和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贸易理论
    • 5.1 当代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 5.1.1 同类产品之间贸易量增加
      • 5.1.2 发达国家之间贸易规模扩张
      • 5.1.3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 5.2 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 5.2.1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 5.2.2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 5.2.3 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 5.3 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
      • 5.3.1 需求偏好的决定因素
      • 5.3.2 需求偏好差异与国际贸易
      • 5.3.3 重叠需求理论
    • 5.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5.4.1 模仿滞后假说
      • 5.4.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产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
    • 6.1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
      • 6.1.1 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与主体
      • 6.1.2 国际资本流动的贸易效应
    • 6.2 国际劳动力流动与国际贸易
      • 6.2.1 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福利变动
      • 6.2.2 移民的其他外在成本和收益
    • 6.3 国际技术流动与国际贸易
      • 6.3.1 国际技术转移的方式与特点
      • 6.3.2 国际技术转移对商品贸易的影响
    • 6.4 要素流动与服务贸易
      • 6.4.1 服务贸易概述
      • 6.4.2 要素流动对服务贸易规模与结构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国际贸易政策
    • 7.1 贸易政策的目标
      • 7.1.1 贸易政策的含义、划分及意义
      • 7.1.2 贸易政策的目标及不相容性
    • 7.2 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 7.2.1 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 7.2.2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传统观点
      • 7.2.3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现代观点
      • 7.2.4 保护贸易政策的其他理论观点
      • 7.2.5 公平贸易政策的福利效应
      • 7.2.6 管理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 7.2.7 贸易政策演进趋势下我国的对外贸易策略
    • 7.3 贸易政策的制定、选择与调整
      • 7.3.1 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
      • 7.3.2 贸易政策选择的原则及约束条件
      • 7.3.3 贸易政策调整的原则和方式
      • 7.3.4 贸易政策在贸易战略中的运用:以中国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8章 进口保护政策:关税
    • 8.1 进口税的贸易调节方式
      • 8.1.1 进口关税分类
      • 8.1.2 关税税则
      • 8.1.3 选择关税征收方法
      • 8.1.4 调整税率与关税结构
    • 8.2 关税的经济效应
      • 8.2.1 贸易小国的关税效应
      • 8.2.2 贸易大国的关税效应
    • 8.3 关税税率的决定
      • 8.3.1 最优关税
      • 8.3.2 关税报复与关税循环
      • 8.3.3 关税的减让效应
    • 8.4 关税结构与有效保护率
      • 8.4.1 有效保护率
      • 8.4.2 关税结构安排的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9章 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
    • 9.1 非关税壁垒概述
      • 9.1.1 历史变迁
      • 9.1.2 非关税壁垒的特征与类型
      • 9.1.3 WTO+与WTO-X
    • 9.2 进口配额
      • 9.2.1 进口配额的类别
      • 9.2.2 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
      • 9.2.3 进口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 9.2.4 自愿出口限额
    • 9.3 相机保护措施
      • 9.3.1 反倾销
      • 9.3.2 反补贴
      • 9.3.3 紧急保障措施
    • 9.4 WTO+背景下的其他非关税壁垒
      • 9.4.1 进口许可证制
      • 9.4.2 绿色壁垒
      • 9.4.3 技术性贸易壁垒
      • 9.4.4 海关估价制度
      • 9.4.5 原产地规则
    • 9.5 WTO-X背景下的非关税壁垒
      • 9.5.1 劳工标准壁垒
      • 9.5.2 知识产权
      • 9.5.3 WTO-X背景下的其他非关税措施简释
    • 本章小结
  • 第10章 鼓励出口与出口限制政策
    • 10.1 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
      • 10.1.1 出口补贴
      • 10.1.2 价格支持
      • 10.1.3 商品倾销
      • 10.1.4 外汇倾销
      • 10.1.5 出口信贷
      • 10.1.6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 10.1.7 鼓励出口的组织和服务措施
      • 10.1.8 区域开放
    • 10.2 出口管制
      • 10.2.1 出口关税
      • 10.2.2 出口配额
      • 10.2.3 出口行业的生产税
    • 10.3 国际卡特尔
    • 10.4 贸易制裁
      • 10.4.1 贸易制裁的经济效应
      • 10.4.2 影响贸易制裁成败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11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
    • 11.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 11.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11.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 1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11.2.1 关税同盟理论
      • 11.2.2 大市场理论
      • 11.2.3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 11.3 世界主要区域一体化组织
      • 11.3.1 欧盟
      • 11.3.2 北美自由贸易区
      • 11.3.3 APEC
      • 11.3.4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 11.3.5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 11.4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 11.4.1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积极态度的观点
      • 11.4.2 对区域性经济集团持反对意见的观点
    • 本章小结
  • 第12章 多边贸易体制
    • 12.1 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历程
      • 12.1.1 GATT
      • 12.1.2 GATT主导下的多边贸易谈判
      • 12.1.3 乌拉圭回合与WTO的产生
    • 12.2 WTO
      • 12.2.1 WTO的地位、宗旨和职能
      • 12.2.2 WTO的基本原则
      • 12.2.3 WTO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12.2.4 WTO与区域贸易协定关系
    • 12.3 多哈回合
      • 12.3.1 多哈回合谈判的主要议题
      • 12.3.2 多哈回合谈判进程
      • 12.3.3 中国对多哈回合谈判的建设性作用
    • 12.4 中国与WTO
      • 12.4.1 中国复关与入世的历程
      • 12.4.2 中国加入后的权利与义务
      • 12.4.3 中国加入WTO后的成就和启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