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反思慈善改革:慈善的政治属性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2348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慈善皆政治。要确定慈善事业的改革方向,需先探讨下述这一问题,即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本书作者基于十多个案例调研,逐项整理、总结了诸多学者提出的改革主张在实践中的效果,发现它们都遭遇了滑铁卢。通过总结、分析,作者提出,这些改革主张都是基于“欧化的中国”的社会理想所提出来的,与中国社会的现实相脱节,是很难转化为现实的。基于此,作者总结了一套安置中国的各类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勾勒了自己的宏观改革蓝图。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文前辅文
  • 南山慈善论丛编委会
  • 总序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章 引论: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社会?
    • 第一节 神之共同体
    • 第二节 自由之家
  • 第一卷 慈善价值:家中之爱
    • 第二章 家父之爱
      • 第一节 被遗忘的慈善价值
      • 第二节 庸俗的功利慈善
    • 第三章 家人之爱
      • 第一节 伦理体
      • 第二节 伦理的地域性
    • 本卷结论:欧化的中国?
  • 第二卷 家:临场之父
    • 第四章 反思官办慈善组织改革
      • 第一节 去体制化的反例
      • 第二节 去体制化的尴尬
      • 第三节 改革中的平衡状态
      • 第四节 去行政化改革的定义
    • 第五章 反思民办慈善组织改革
      • 第一节 民办组织独立化的反例
      • 第二节 民办组织的归附
    • 本卷结论:临场之父
  • 第三卷 家人:平衡的两端
    • 第六章 反思民间慈善
      • 第一节 慈善创新的深意
      • 第二节 慈善创新的正确方式
      • 第三节 社群慈善的转向
    • 本卷结论:平衡的两端
  • 第四卷 自由之家:慈爱之父
    • 第七章 情感与理性
      • 第一节 互适结构
      • 第二节 运作机理
    • 第八章 互适的毁坏
      • 第一节 引论
      • 第二节 情感的极化
      • 第三节 理性的极化
      • 第四节 本性的极化
    • 本卷结论:慈爱之父
  • 最终结论:中国慈善该向何处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