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共十四章,从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的关系入手,对公共经济主体、公共产品、公共选择与公共经济决策、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公共预算、公共分配、社会保障、地方公共经济、公共经济管理、公共经济政策、市场经济危机与危机管理、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 版权信息
- 第三版前言
- 第二版前言
- 第一版前言
-
导论
-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
一、公共经济学的含义
-
二、公共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
三、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四、公共经济学与相关学科
-
-
第二节 本书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一、规范研究方法
-
二、实证研究方法
-
三、模型化方法
-
四、历史研究方法
-
五、比较研究方法
-
六、案例研究方法
-
-
第四节 研究公共经济学的意义
-
-
第一章 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
第一节 资源配置理论
-
一、资源配置方式
-
二、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
-
-
第二节 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
一、市场机制与福利最大化
-
二、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
三、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
-
-
第三节 现实生活中的混合经济
-
一、混合经济的含义与特点
-
二、混合经济与中国经济改革
-
三、混合经济下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
四、公共部门经济职能理论的历史演进
-
-
-
第二章 公共经济主体
-
第一节 公共经济主体的多中心趋势
-
一、公共部门的内涵及功能
-
二、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趋势及其原因
-
-
第二节 公共经济主体之一:政府
-
一、政府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二、政府的主要职能与公共产品提供方式
-
-
第三节 公共经济主体之二:私人部门
-
一、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
二、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形式与影响
-
-
第四节 公共经济主体之三:社区
-
一、社区的内涵及供给公共产品的特点
-
二、社区供给公共产品的方式
-
-
第五节 公共经济主体之四:非营利组织
-
一、非营利组织的内涵及兴起
-
二、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产品的优势
-
-
第六节 公共经济主体之五:公共企业
-
一、公共企业的含义
-
二、公共企业的类型
-
-
第七节 公共经济主体之六:国际组织
-
-
第三章 公共产品
-
第一节 公共产品的定义与特征
-
一、公共产品的概念界定与基本特征
-
二、公共产品的其他特征
-
三、公共产品的分类
-
-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需求分析与有效供应
-
一、私人产品的需求——水平相加
-
二、公共产品的需求——垂直相加
-
三、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均衡分析
-
四、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方式
-
-
第三节 混合产品
-
一、混合产品的性质
-
二、混合产品的分类
-
三、混合产品的消费
-
四、混合产品的最适规模
-
五、混合产品的提供
-
-
第四节 公共产品的供给与生产
-
一、公共产品的供给与生产的区分
-
二、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方式
-
-
第五节 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
-
一、外部效应的本质
-
二、外部效应的特征
-
三、外部效应与公共产品
-
四、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
-
-
-
第四章 公共选择与公共经济决策
-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
一、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过程
-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
三、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
-
-
第二节 投票机制
-
一、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机制
-
二、代议制民主中的公共选择规则
-
三、其他显示方法
-
-
第三节 官僚经济理论
-
一、政府失灵论
-
二、政府规模
-
三、寻租
-
-
第四节 公共经济决策
-
一、公共经济决策的内涵
-
二、公共经济决策行为的演变
-
三、公共经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
四、我国公共经济决策的现状
-
-
-
第五章 公共支出
-
第一节 公共支出的概念与原则
-
一、公共需求与公共支出
-
二、公共支出的概念界定
-
三、公共支出的原则
-
四、公共支出的范围和方式
-
五、公共支出的意义
-
-
第二节 公共支出规模
-
一、公共支出规模的度量与发展趋势
-
二、公共支出增长理论
-
三、公共支出的效应
-
四、公共支出的体制
-
-
第三节 公共支出分类与公共支出结构
-
一、公共支出的分类
-
二、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
-
第四节 公共支出的效益
-
一、公共支出效益分析的基本框架
-
二、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
-
三、公共支出的绩效考评
-
-
第五节 我国公共支出分析
-
一、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现状分析
-
二、改革我国财政支出体系的政策建议
-
-
-
第六章 公共收入
-
第一节 公共收入概述
-
一、公共收入的产生
-
二、公共收入与私人收入
-
三、公共收入与政府收入
-
四、公共收入的含义
-
五、公共收入的特征
-
六、公共收入的原则
-
-
第二节 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
一、税收收入
-
二、公债收入
-
三、公共收费收入
-
四、国有资产收入
-
-
第三节 公共收入合理规模的确定
-
一、决定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
-
二、税收合理规模的确定
-
三、公债合理规模的确定
-
四、公共收费规模的确定
-
五、国有资产收入规模的确定
-
-
第四节 我国的公共收入现状
-
一、我国公共收入的主要来源
-
二、我国公共收入的规模
-
三、我国公共收入的结构
-
四、我国现行公共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选择
-
-
-
第七章 公共预算
-
第一节 公共预算概述
-
一、公共预算的内涵及特点
-
二、公共预算的主要分类
-
三、公共预算的功能
-
四、公共预算编制的原则
-
五、公共预算的程序
-
-
第二节 公共预算管理体制
-
一、公共预算管理体制的内涵
-
二、建立公共预算管理体制的原则
-
三、公共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
-
第三节 中国公共预算管理体制
-
一、中国公共预算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公共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三、中国公共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及完善措施
-
-
-
第八章 公共分配
-
第一节 公共分配的分类与内涵
-
一、公共分配的分类
-
二、公共分配的内涵
-
-
第二节 公共分配的形式
-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四、公共分配制度的完善
-
-
第三节 公共分配与社会公平
-
一、社会公平的概念
-
二、评价社会公平的主要指标
-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不平等
-
四、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
-
五、政府减少不平等的直接方案:社会福利制度
-
六、政府减少不平等的新方案:负所得税方案
-
-
第四节 中国公共分配的现状、成因及改进政策
-
一、中国公共分配现状
-
二、中国公共分配现状的成因
-
三、公共分配的基本原则
-
四、政策建议
-
-
-
第九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
-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
三、社会保障的功能
-
四、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范围及水准
-
-
第二节 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筹资模式及特征
-
二、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
-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
-
三、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构想
-
-
-
第十章 地方公共经济
-
第一节 地方公共产品
-
一、地方公共产品的概念与特征
-
二、地方公共产品的最佳数量
-
三、蒂布特模型
-
四、公共产品的集中与分散提供
-
-
第二节 地方公共支出
-
一、中央与地方公共支出的划分原则
-
二、地方公共支出的范围
-
三、影响地方公共支出的因素
-
四、现实的地方公共支出
-
-
第三节 地方公共收入
-
一、地方与中央公共收入的划分原则
-
二、地方公共收入的内容
-
-
第四节 中国地方公共经济的发展
-
一、分税制改革
-
二、中国地方公共支出的现状
-
三、中国地方公共收入的现状
-
-
-
第十一章 公共经济管理
-
第一节 公共经济管理概述
-
一、管理概念以及考察公共经济的管理学视角
-
二、公共经济管理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经济管理
-
三、公共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
-
第二节 宏观经济运行及调控
-
一、宏观经济运行的发展历程与宏观调控的类型
-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
-
三、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和宏观调控体系
-
四、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
-
-
第三节 公共规制
-
一、公共规制的定义
-
二、经济规制
-
三、社会规制
-
-
第四节 公共经济与民主监督
-
一、公共经济的公共性与民主监督的意义
-
二、公共经济活动中民主监督缺失的危害
-
三、加强对公共经济活动的民主监督
-
-
第五节 公共经济效率与效益分析
-
一、公共经济效率辨析
-
二、公共经济低效率的原因
-
三、提高公共经济效率的途径
-
四、公共经济效益辨析与评估
-
五、公共经济效率与效益的统一
-
-
-
第十二章 公共经济政策
-
第一节 公共经济政策的原则与目标
-
一、公共经济政策的原则
-
二、公共经济政策的目标
-
-
第二节 公共经济政策的主要工具
-
一、财政工具
-
二、金融工具
-
三、直接控制工具
-
四、制度工具
-
五、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工具
-
六、公共经济政策工具与公共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
-
第三节 中国公共经济政策的历史回顾
-
一、封建社会时期
-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
-
第四节 现代中国的公共经济政策
-
一、计划经济时期
-
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
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时期
-
四、新世纪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时期
-
五、全面深化改革时期
-
-
-
第十三章 市场经济危机与危机管理
-
第一节 经济周期
-
一、经济周期概述
-
二、经济周期的原因
-
三、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存在
-
-
第二节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
-
一、经济周期的危险阶段:经济危机
-
二、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
三、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
-
四、金融危机的形成因素
-
-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历史考察
-
一、1929—1933年的金融恐慌与经济危机
-
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
三、2007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
-
四、2009年的欧债危机
-
-
第四节 危机的防范与治理
-
一、经济危机的一般防范措施
-
二、金融危机的具体防范措施
-
三、金融危机的治理措施
-
四、国家财政和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
-
五、2008年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些手段创新
-
六、2009年欧债危机的启示
-
-
-
第十四章 政府采购
-
第一节 政府采购概述
-
一、政府采购的相关概念
-
二、政府采购的目标和原则
-
-
第二节 中国政府采购的实践运行
-
一、当代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二、政府采购的组织体系
-
三、政府采购的主要模式
-
四、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
-
五、政府采购的一般程序
-
六、政府采购的其他要求
-
-
第三节 政府采购的审计与监督
-
一、政府采购的审计
-
二、政府采购的监督
-
三、政府采购的绩效评价
-
-
第四节 政府采购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的政府采购制度
-
二、新加坡的政府采购制度
-
三、韩国的政府采购制度
-
四、国际政府采购制度
-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