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全书分上中下三编。
上编讲述燕园的前世,内容涵盖明末勺园,清代弘雅园、集贤苑、畅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蔚秀园、承泽园、镜春园、治贝子园等相关园林的历史兴衰和文化脉络。
中编讲述燕园的开辟和燕大的精神。
下编讲述燕园的今生,内容涵盖从红楼到燕园的融合与升华;北大又一个甲子的风雨兼程,燕园“一塔湖图”象征的形成;以及北大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品格与情怀。
本书图文并茂,以数百幅历史图片、风景图片与翔实的史料为读者呈现北大燕园的厚重历史。
上编讲述燕园的前世,内容涵盖明末勺园,清代弘雅园、集贤苑、畅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蔚秀园、承泽园、镜春园、治贝子园等相关园林的历史兴衰和文化脉络。
中编讲述燕园的开辟和燕大的精神。
下编讲述燕园的今生,内容涵盖从红楼到燕园的融合与升华;北大又一个甲子的风雨兼程,燕园“一塔湖图”象征的形成;以及北大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品格与情怀。
本书图文并茂,以数百幅历史图片、风景图片与翔实的史料为读者呈现北大燕园的厚重历史。
- 封面
- 版权
- 前言: 静读燕园
- 目录
-
上编 燕园的前世
-
一、米万钟勺园及其后续的故事
-
1.米万钟其人
-
2.诗情画意“风烟里”
-
3.《勺园修禊图》与“米家坟”
-
4.弘雅园:马戛尔尼使团下榻的“国宾馆”
-
5.集贤院:晚清历史上沉重的一页
-
-
二、康熙皇帝与他的畅春园
-
1.畅春园的兴衰
-
2.“千叟宴”和恩佑寺、恩慕寺山门
-
-
三、巨蠹和珅与他的淑春园
-
1.和珅其人
-
2.从自怡园到淑春园
-
3.从“墨尔根园”到“燕园”
-
-
四、惠亲王绵愉与他的鸣鹤园
-
1.鸣鹤园与镜春园
-
2.绵愉其人
-
3.鸣鹤园:“鸣鹤在阴”的希冀
-
4.鸣鹤园的厄运与重生
-
-
五、恭亲王奕与他的朗润园
-
1.奕其人
-
2.朗润园:“视觉与精神的盛宴”
-
3.奕身后的朗润园故事
-
-
六、醇亲王奕譞与他的蔚秀园
-
1.奕譞其人
-
2.“蔚秀”:“蔚然秀雅”的期许
-
-
七、承泽园与它的几位主人
-
1.承泽园: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
-
2.“依绿”:英和“花木依然鬓发新”
-
3.“承泽”:奕劻难以承受之重
-
4.文化:张伯驹浓得化不开的情结
-
-
八、从苏大人园到农园
-
1.苏楞额与“苏大人园”
-
2.治贝子园与“红豆馆主”
-
3.治贝子园的新景观
-
-
-
中编 燕园的诞生和燕大的精神
-
一、燕园,司徒雷登的一个梦想
-
1.司徒雷登及其家庭背景
-
2.关于燕大校名的“战争”
-
3.踏破铁鞋觅新址
-
4.艰辛的筹款之路
-
5.慧眼识墨菲
-
-
二、废园上的营造
-
1.墨菲的热忱和睿智
-
2.燕大校方的执着和坚持
-
-
三、美丽燕园初长成
-
1.“现实比我的梦想更清晰更美丽”
-
2.《燕园景观》:“发现美的眼睛”
-
-
四、燕园建筑的温度
-
1.从西校门到办公楼的“前朝”
-
2.以未名湖为核心的“后寝”
-
-
五、倾听历史的声音
-
1.淑春园遗物
-
2.鸣鹤园遗物
-
3.圆明园遗物
-
4.颐和园遗物
-
5.畅春园遗物
-
6.长河遗珠
-
-
六、燕大一鸣惊人的起飞
-
1.司徒雷登: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
2.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
3.革故鼎新,锻造“金钥匙”
-
4.燕大的“最有用”与国际化
-
5.伴随着伟大斗争而成长
-
-
-
下编 燕园的今身
-
一、从红楼到燕园
-
1.两校“历史因缘之了结”
-
2.新旗杆:红楼汇入燕园的第一泓清泉
-
-
二、一脉相承:历史伟人的“入住”
-
1.蔡元培与李大钊
-
2.入住新北大的第一位“洋人”
-
-
三、慎终追远:先烈先贤和国际友人的会聚
-
1.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
-
2.“三·一八”遇难烈士纪念碑
-
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
4.葛利普教授之墓
-
5.埃德加·斯诺之墓
-
6.赖朴吾、夏仁德墓园
-
7.司徒雷登的遗憾
-
-
四、又一个甲子的风雨兼程
-
1.从西迁燕园的琅琅书声到雨过天晴的书声琅琅
-
2.从“向科学进军”到登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
-
3.从“新人口论的危言”到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曲
-
4.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到向世界一流迈进
-
-
五、“只留清气满乾坤”
-
1.燕南松风
-
2.燕东星光
-
3.朗润荷韵
-
4.镜春从游
-
5. “一塔湖图”解读
-
-
六、燕园新建筑素描
-
1.古园风貌和燕园新建筑
-
2.人文之器
-
3.腾飞之翼
-
4.少年气象
-
5.不忘初心
-
-
- 参考文献
- 后记:内心的召唤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