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按“外部环境优化-内部结构再造-新制学理阐释-未来发展展望”的顺序,以中国社会转型为背景,探讨行政诉讼制度如何在社会变革时代寻求发展,聚焦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改过程中国内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动态。
- 版权信息
- 目录
- 行政诉讼制度变迁的观察者(代序)
-
第一章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研究
-
一、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地位变迁
-
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兴起成因
-
(一)人民法院优化行政审判外部环境之努力
-
(二)民众寻求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之急需
-
(三)行政机关改善自身形象寻求外力合作治理之尝试
-
-
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实践观察
-
(一)入法之前
-
(二)入法之后
-
-
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未来走向
-
(一)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法理基础
-
(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保障机制
-
-
-
第二章 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研究
-
一、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的地位变迁
-
(一)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的文本变迁
-
(二)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的现实运作
-
-
二、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的兴起成因
-
(一)能动司法观念的影响
-
(二)行政纠纷解决的需要
-
(三)行政审判处境的回应
-
-
三、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的运作空间
-
(一)裁判引导型
-
(二)裁判补充型
-
(三)纠纷预防型
-
(四)裁判执行型
-
-
四、行政诉讼司法建议可接受性的机制设计
-
(一)分类机制
-
(二)激励机制
-
(三)公开机制
-
-
-
第三章 行政审判白皮书研究
-
一、行政审判白皮书的历史演进
-
二、行政审判白皮书的法理意蕴
-
(一)回应型司法理念之彰显
-
(二)商谈型权力关系之建构
-
(三)源头型治理模式之提倡
-
-
三、行政审判白皮书的实践困境
-
(一)法律依据欠缺
-
(二)功能定位模糊
-
(三)回应实效匮乏
-
-
四、行政审判白皮书的运作保障
-
(一)行政审判白皮书制度之成文化
-
(二)行政审判白皮书定位之精准化
-
(三)行政审判白皮书回应互动之公开化
-
-
-
第四章 行政诉讼类型化研究
-
一、行政诉讼类型化的法律机能
-
(一)实现公民权利有效而无漏洞的司法救济
-
(二)提升行政诉讼程序规则设计的理性程度
-
(三)妥善消解司法权与行政权间的紧张对立
-
-
二、行政诉讼类型化的基本模式
-
(一)主观之诉与客观之诉
-
(二)事后补救之诉与事前预防之诉
-
(三)形成之诉、给付之诉与确认之诉
-
(四)有名之诉与无名之诉
-
-
三、行政诉讼类型化的中国表达
-
(一)《适用解释》对诉讼类型化的发展
-
(二)《行诉解释》对诉讼类型化的发展
-
-
四、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化的展望
-
(一)类型化的规范模式
-
(二)类型化的区分标准
-
(三)类型化的基本结构
-
-
-
第五章 行政诉讼管辖研究
-
一、我国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变迁
-
二、行政诉讼相对集中管辖的意义
-
三、行政诉讼相对集中管辖的局限
-
四、行政诉讼集中管辖制度的展望
-
-
第六章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功能衔接研究
-
一、争议解决公正性:行政复议体制改革
-
二、争议解决全面性:行政复议范围拓展
-
三、争议解决有效性:行政复议程序优化
-
四、争议解决及时性:行政复议前置扩容
-
-
第七章 行政审判模式变迁研究
-
一、封闭对抗型行政审判模式的受挫
-
(一)封闭对抗型行政审判模式的形成
-
(二)封闭对抗型行政审判模式的特点
-
(三)封闭对抗型行政审判模式的挫败
-
-
二、开放合作型行政审判模式的生成
-
(一)社会转型呼唤行政审判模式转变
-
(二)开放合作型行政审判模式的初现
-
(三)开放合作型行政审判模式的特点
-
-
三、开放合作型行政审判模式的遵循
-
(一)化解行政争议能力的提升
-
(二)监督依法行政能力的提升
-
(三)保障行政诉权能力的提升
-
(四)预防行政争议能力的提升
-
-
四、开放合作型行政审判模式的展望
-
(一)适度抗衡是开放合作的前提
-
(二)机制创新是开放合作的关键
-
-
-
第八章 行政诉讼法修改学理解读
-
一、行政诉讼法修改是一次未竟的制度转型
-
二、行政诉讼法修改对行政判决制度的发展
-
(一)驳回诉讼请求判决
-
(二)撤销判决
-
(三)履行判决
-
(四)给付判决
-
(五)确认违法判决
-
(六)确认无效判决
-
(七)变更判决
-
-
三、行政诉讼法修改对行政行为理论的推进
-
(一)对行政行为概念界定的推进
-
(二)对行政行为分类理论的推进
-
(三)对行政行为效力理论的推进
-
-
四、行政诉讼法修改对学术研究范式的影响
-
(一)修法后时代学术研究的双重任务
-
(二)修法后时代学术研究的方法融合
-
-
-
第九章 行政诉讼法新司法解释学理解读
-
一、行政诉讼法新司法解释起草的基本原则
-
(一)尊重立法原意原则
-
(二)整合存量解释原则
-
(三)凝练审判经验原则
-
(四)助推法治建设原则
-
-
二、行政诉讼法新司法解释坚守的审判理念
-
(一)解决行政争议:公正与高效兼顾
-
(二)保障行政诉权:有效与规范并举
-
(三)监督依法行政:审查与尊重结合
-
-
三、行政诉讼法新司法解释发展的法学理论
-
(一)《行诉解释》对行政行为理论的发展
-
(二)《行诉解释》对行政复议理论的发展
-
(三)《行诉解释》对行政诉权理论的发展
-
-
-
第十章 行政诉讼法学研究现状观察
-
一、多维研究立场下的竞争
-
(一)“修法鼓呼”
-
(二)“裁判整理”
-
(三)“经验事实”
-
(四)“域外绍介”
-
(五)“概念诠释”
-
-
二、研究主题繁荣后的重复
-
(一)“老问题重复”
-
(二)“新问题浅尝”
-
(三)“难问题回避”
-
-
三、多元研究方法间的隔膜
-
(一)多元方法的并存
-
(二)竞争之中的隔膜
-
-
四、新法时代的行政诉讼研究
-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