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重释蔡元培与北大:记忆史的视角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1196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在人们的印象中,蔡元培作为北京大学校长是无法替代和复制的。本书通过对蔡元培自身、北大师生与社会舆论等不同层面的考察,聚焦于辞职、退隐和纪念等关键性事件,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呈现北大校长蔡元培形象的动态变化过程。书中蔡元培并不是一位可以力挽狂澜的英雄,而是一位处处遭掣肘、进退两难的悲剧人物。他自担任北大校长之后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远远多于改变北大风貌的成就感,当世学界领袖之盛名得之不易,被后世奉为神明也定非其所愿。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长校,1917~1922
    • 第一节 现实境遇与思想资源
    • 第二节 延揽人才与重塑学风
    • 第三节 开出风气与酿成潮流
    • 小结
  • 第二章 辞离,1923~1926
    • 第一节 怀疑之声渐起:1923年辞职风潮
    • 第二节 已有微词:1926年复职风波
    • 小结
  • 第三章 淡出,1927~1930
    • 第一节 北伐前后的南北教育界
    • 第二节 蔡元培与北平大学区风潮
    • 小结
  • 第四章 纪念,1917~1949
    • 第一节 北大校庆纪念中的“蔡元培”
    • 第二节 蔡元培纪念仪式之解读
    • 第三节 作为思想资源的“蔡元培”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