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系统讲述了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城市、区域、要素、产业应用以及城市与区域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学科的新发展态势。
- 版权信息
- 目录
- 丛书出版前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经济集聚
-
第二节 空间相互作用
-
第三节 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
第四节 学科发展脉络
-
第五节 理解城市与区域
-
-
第一篇 理论进展
-
第二章 古典区位理论
-
第一节 杜能的理论
-
第二节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
第三节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
第四节 马歇尔的集聚外部性理论
-
-
第三章 单中心城市模型
-
第一节 模型的提出
-
第二节 单中心城市
-
第三节 AMM 模型——非技术性描述
-
第四节 AMM 模型——技术性描述
-
-
第四章 Hotelling 模型
-
第一节 非完全竞争下的集聚
-
第二节 Hotelling 模型及其修正
-
第三节 空间 Cournot 数量竞争
-
第四节 空间 Bertrand 价格竞争
-
-
第五章 新经济地理学
-
第一节 一个简单的例子
-
第二节 几个基本概念
-
第三节 核心边缘模型
-
第四节 新经济地理的发展
-
-
第六章 经济集聚:地理、制度与演化
-
第一节 集聚因素
-
第二节 地 理
-
第三节 制度
-
第四节 演化
-
-
-
第二篇 产业
-
第七章 产业集聚及其效率
-
第一节 产业分类
-
第二节 产业集聚及其形态
-
第三节 集聚的测度
-
第四节 集聚效率
-
第五节 中国的产业集聚
-
-
第八章 跨国公司与生产全球化
-
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述
-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成长
-
第三节 生产全球化
-
第四节 跨国公司的价值链区位
-
-
-
第三篇 城市
-
第九章 城市与城市化
-
第一节 城市的概念与标准
-
第二节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
-
第三节 中国的城市化
-
第四节 人口流动及其原因
-
第五节 土地的城市化
-
第六节 中国城市化的两大制度背景
-
-
第十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到城市体系
-
第一节 早期理论探索
-
第二节 单中心城市
-
第三节 多中心城市
-
第四节 职住分离与居住分割
-
第五节 城市体系
-
第六节 城市群
-
第七节 最优城市规模与城市分层
-
-
第十一章 城市房地产市场
-
第一节 房地产市场
-
第二节 房地产需求
-
第三节 房地产供给
-
第四节 Hedonic 定价法
-
第五节 城市间的住房价格关系
-
第六节 消费城市与城市宜居性
-
第七节 中国住房制度沿革
-
-
-
第四篇 区域
-
第十二章 区域差异与趋同
-
第一节 世界与中国的区域差异
-
第二节 区域差距的测量方法
-
第三节 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钟形曲线与发展战略
-
第五节 区域趋同
-
-
第十三章 中国区域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
-
第二节 地区经济增长的中国因素
-
第三节 中国的地区分割
-
第四节 中国环境 Kuznets 曲线与污染趋同
-
-
-
第五篇 地方政府与政策
-
第十四章 地方公共经济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及其职能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
-
第三节 投票与用脚投票
-
第四节 地方政府竞争
-
第五节 中国城市的行政性与政治的集中
-
-
第十五章 城市与区域政策概论
-
第一节 政策的概念与体系
-
第二节 政策的目标和手段
-
第三节 基础设施政策
-
第四节 转移支付政策
-
-
第十六章 城市与区域政策专论
-
第一节 环境政策
-
第二节 贫困与扶贫政策
-
第三节 区划政策
-
第四节 城市交通政策
-
第五节 城市营销
-
第六节 大都市区治理
-
-
第十七章 中国城市与区域政策
-
第一节 1949年之前的发展思想
-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的政策
-
第三节 开放政策
-
-
-
附录
-
附录1 主要期刊与文献资料
-
附录2 常用数据库
-
附录3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教学建议
-
- 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