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5458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共分15章,分别为“重构虚构”的秘密——《虚构》与博尔赫斯的小说谱系、小说的真相与谋杀小说——论《褐色鸟群》关于时间和记忆的叙述、弃绝与不可能的经验——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唤》分析等文章。
  • 版权信息
  • 目录
  • 作者简介
  • 导言: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
  • 第一章 “重复虚构”的秘密——《虚构》与博尔赫斯的小说谱系
    • 一 开头、题辞以及“我就是那个叫做……”
    • 二 老人、“我”的经验与困难的虚构
    • 三 “我干了……”,疾病与爱欲
    • 四 神癨、枪与时间
    • 五 不可能的虚构
  • 第二章 小说的真相与谋杀小说——论《褐色鸟群》关于时间和记忆的叙述
    • 一《褐色鸟群》中的“真相”
    • 二 真相与小说的叙述本质
    • 三 死亡、记忆与可变异的重复
    • 四 格非小说的真相
  • 第三章 弃绝与不可能的经验——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分析
    • 一 在细雨中呼喊:弃绝的经验
    • 二 挑战伦理底线:父亲与家的弃绝
    • 三 关于弃绝的文学谱系
    • 四 克尔凯郭尔的弃绝与小说的不可能经验
  • 第四章 欲望、暴力与颓废——苏童《罂粟之家》中的历史感与美学风格
    • 一 乡土中国的最后书写:生殖与历史颓败
    • 二 现代性历史的强有力穿透:革命与暴力
    • 三 父与子:阶级与血缘的错位
    • 四 颓废美学与历史的风格化隐喻
  • 第五章 吃与棋:知青记忆与反文化叙事——《棋王》的唯物论意义
    • 一 “吃”与“下棋”的非文化特性
    • 二 知青记忆与文化“寻根”的替换
    • 三 平淡化的叙事与戏剧性效果
    • 四 “寻根”魅力与歧义
  • 第六章 身份政治与隐含的压抑视角——王安忆《新加坡人》分析
    • 一 小说中的文化空间:大上海与小弄堂
    • 二 文化认同与“欲望”书写
    • 三 另一个文化情境中的认同危机
    • 四 王安忆的叙事谱系,超越自我的可能性
  • 第七章 “没落”美学的古典性与现代面向——《游园惊梦》表征的一种美学意识
    • 一 《游园惊梦》表征的“没落”意识
    • 二 蓝田玉与没落女性的群体形象
    • 三 现代主义的陷落与没落的还魂
    • 四 没落美学在现代的陷落
  • 第八章 自我相异性与浪漫主义幽灵——《永远有多远》隐含的女性另类谱系
    • 一“远”的叙述学:“仁义”还是他者化的视点?
    • 二 “本己之己”与女性的共同体
    • 三 女性的她者谱系:生命本原的神话
    • 四 文学史的回望:现代浪漫主义的幽灵?
    • 五 中国当代叙事文学的敞开面向
  • 第九章 消极自由的退路:性、区隔与荒诞——王小波的《我的阴阳两界》分析
    • 一 病态的性文化与反压抑的叙事
    • 二 逃脱与消极自由的可能
    • 三 空间的区隔与向死的爱欲
    • 四 自由、荒诞与虚无,这奇怪的三人转
  • 第十章 “动刀”的暴力美学——现代性美学的一种文学谱系
    • 一 “动刀”在当代小说叙事中的决定作用
    • 二 “动刀”与激进现代性的暴力叙事
    • 三 暧昧的正义:暴力的美学化
    • 四“动刀”的花招:暴力美学的解脱?
    • 五 另一种刀法或针的妙用:西方的文学经验
  • 第十一章 “文学已死”与越界之写——《我的千岁寒》表征的当下意义
    • 一 “文学已死”的歧义
    • 二 千岁之死:王朔预示的写作绝境
    • 三 绝境中的文学:向死而生与越界之写
    • 四 绝境、向死而生的哲学阐释
  • 第十二章 穿过本土,越过“废都”——贾平凹创作的历史语义学
    • 一 穿过本土文化的“性情”
    • 二 《废都》的文化想象与批判性情境
    • 三 从《废都》到《秦腔》:阉割的必要
    • 四 越过废都之后:历史与美学的终结
    • 五 结语或题外的话:《古炉》的落地成形
  • 第十三章 “喊丧”、幸存与去—历史化——《一句顶一万句》开启的乡土叙事新面向
    • 一 引言:当代乡土叙事的“喊丧”声调
    • 二 幸存的孤独:对友爱或家庭伦理的解构
    • 三 去——历史化:乡土中国的另类现代经验
    • 四 他者的伦理:个体醒觉意识或另类现代性
    • 五 无法叙述的叙述:汉语小说的另类可能性
    • 六 结语:“喊丧”或者“去乡愁”
  • 第十四章 “在地性”与越界——莫言小说创作的特质和意义
    • 一 在地的寻根:对潮流的介入与超越
    • 二 越界的世界观:暴力与正义博弈的视角
    • 三 解放性修辞:汉语言的自由与越界
  • 第十五章 “逃离”与文本敞开的浪漫主义——当代小说的隐秘超越路径
    • 一 逃离:西方文学的一个内在经验
    • 二 逃离:哲学的与文化根基的解释
    • 三 逃离: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新故事
    • 四 逃离:文本修辞暗示的路径
    • 五 逃离:晚郁时期的超脱与自由
  • 后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