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主要讨论了几个与史学发展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如史学与经学、史学与文学、史学与地域以及社会思潮诸方面的关系等等。此外,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文化史与王朝政治史在时间进程中的不一致,如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 版权信息
- 目录
- 自序
- 再版序言
-
一、《史记》与战国文化传统
-
(一)《史记》《汉书》籍贯书法差异
-
(二)《史记》书名、序及其他
-
(三)“人之发现”与纪传体史学
-
(四)史学内部的发展线索
-
-
二、经史之学
-
(一)经、史分离
-
(二)经学对史学的影响
-
(三)史学与古文经学
-
-
三、文史之学
-
(一)诗、小说与史学
-
(二)“文章”与“文史”
-
(三)文重于史
-
-
四、《三国志》裴注
-
(一)裴松之《三国志注》的特点
-
(二)裴注出现的原因
-
(三)裴注以后的注释
-
-
五、史论
-
(一)太史公曰
-
(二)荀悦与袁宏的史论
-
(三)东晋南朝时期的史论
-
(四)对史论的重视
-
-
六、杂传与人物品评
-
(一)杂传的兴衰
-
(二)杂传与人物品评的关系
-
(三)魏晋南朝皇权对人物品评的压制
-
(四)谱牒的兴起与士人群体的变化
-
-
七、州郡地志
-
(一)异物志
-
(二)山水地志
-
(三)唐人对六朝地志的批评
-
(四)地志与郡书的区别
-
-
八、南北史学异同
-
(一)《食货志》与《刑法志》
-
(二)官修与私撰
-
(三)南北史学渊源
-
-
九、读《南史》《宋书》推论正史与杂史的关系
-
(一)《南史》与杂史
-
(二)正史与杂史、杂传的关系
-
-
附录一: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
(一)战国形势与西汉区域格局
-
(二)中州士与汉晋历史
-
- 附录二:《史记》的命运与史学的变化
- 结语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