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着眼于宪法教义学的立场和方法,试图在梳理“法教义学”的概念和倾向性特征之后,着力呈现“宪法教义学”的整体图景。书中在阐明宪法教义学与现行宪法的紧密关系的基础上,探究了在中国以法律性、技术性的方式应对政治性极强的宪法课题的路径,以及构建中国宪法教义学理论体系的可能性,并以多个典型的现实案例为样本演示了宪法教义学分析的技术与力量。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自序
- 前言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的起因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
第二章 一般法教义学的源流与特征
-
一、概念的源流
-
二、法教义学的倾向性特征
-
-
第三章 宪法教义学的概念及其特征
-
一、宪法教义学的研究对象
-
二、宪法教义学的立场:规范主义或权威主义
-
三、宪法教义学的工作内容及其作业前提
-
四、宪法教义学的价值相关性
-
-
第四章 宪法教义学视野中的解释
-
一、宪法解释的教义学目标
-
二、宪法解释的一般方法
-
三、宪法解释的特殊性
-
四、宪法解释的界限
-
-
第五章 宪法教义学内部的建构与体系化
-
一、宪法教义学中的建构
-
二、宪法教义学中的体系化
-
三、稳定性与可辩驳性
-
四、宪法教义体系的证立
-
五、中国宪法规范体系的一种思路
-
-
第六章 宪法教义学的外部体系
-
一、宪法与法律的关系
-
二、宪法教义学与法律教义学的关系
-
三、宪法平等权对于刑法的节制:以许霆案为例
-
四、宪法价值视域中的涉户犯罪:以杨喜利案为例
-
-
第七章 宪法教义学的功能与界限
-
一、宪法教义学所可能遭遇的批评及其回应
-
二、宪法教义学的功能
-
三、宪法教义学的界限
-
- 第八章 结语:屠龙术的命运与纸上谈兵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