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北大法律评论:第17卷.第2辑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9224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在我国当下法学知识格局中,社科法学不同于注重文本分析的规范性立场,倡导综合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知识传统,从经验维度认识复杂的社会法律现象。自法学方法论角度观之,社科法学具有如下特征:强调“实用主义态度对待法条”、“从案件后果评判法律问题”、“注重法律问题的因果关系”、“倡导以小见大的个案研究”、“强调理论与经验的语境特征”;这些特征完全迥异于部门法中的“教义学”传统,即注重逻辑体系、以解释规范文本为中心的研究进路:表面上二者构成了冲突对立格局。然而,无论在法律实践抑或法学研究中,二者均存在着良性对话与优势互补。易言之,社会科学方法能够同教义学分析良好结合,分析、解决具体的部门法理论、实践问题。本辑专题为“部门法中的社会科学运用”,主要探讨如何运用社会科学方法分析、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如何在部门法层面与教义学形成“良性对话”。
  • 版权信息
  • 专题:部门法中的社会科学运用
    • 编者按
    • 金融法中的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知识在环境法中的运用——基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分析
    • 司法场域视野下刑事错案纠预机制之重构——基于典型错案的实证考察
    • 多元场域与一元惯习——刑事法官的角色诠释
  • 论文
    • 法律实施的语言学分析与解释——以法条的“语法—语用”意义之二分为框架
    • 实行行为概念之解构
    • 从经验到立法——刑事司法改革的试点模式
  • 评论
    • 央企顶层高管调换、抽象商业秘密与忠实义务——一种潜在的法律风险
    • 现代人的自由及其可能——加缪《局外人》中“道德”个体的形成
    • 基层政法委员会组织结构论——基于Y省W市政法委员会的实证分析
  • 笔谈:法教义学,历久弥新?
  • 编后小记
    • 莫让时间腐朽了初衷
  • 引证体例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