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1898~1927)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3998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围绕中国近代历史上新文化运动反孔批儒的议题,从儒学转型的视角,集中探讨了聚焦在康有为、章太炎身上的现代进程转向问题。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学术史丛书》总序
  • 导言 作为儒学转型内生问题的新文化
  • 第一章 “真儒术”认知拥有的明治日本触媒与新文化批儒思潮的跨文化性——章太炎从拥康到反康及其思路的延续
    • 第一节 章太炎与明治日本“国体论”的对话
    • 第二节 《儒术真论》的成立及章太炎学问独立意识的完成
    • 第三节 近代批儒思潮的跨文化性:从章太炎到周氏兄弟
  • 第二章 儒家正信异端之争的近代裂变及其与新文化反孔教的合流——以《訄书·原教》篇的渊源及演变为线索
    • 第一节 《訄书》初刻本(1900)“王鲁改制”“鬻庙辟佛”思想与戊戌的改革
    • 第二节 《訄书》重订本(1904)破“文野之见”、立“宗教信心”思想与晚清的革命
    • 第三节 《检论》(1915)扬“圣人之知”、抵“淫祀之首”思想与新文化反孔教的合流
  • 第三章 孔教对“国民”思潮的回应与新文化运动中反孔教之关系——康有为与梁启超、陈独秀
    • 第一节 康、梁在孔教能否“为国民义”思想上的分合
    • 第二节 陈独秀反孔批康的历史重探
  • 结语 1920年代知识话语的代际转换与康有为孔教思想的隐没
  • 附录一 戊戌政变后章太炎致康有为佚信考释
  • 附录二 章太炎在《台湾日日新报》刊发诗文汇总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索引(包括正文及注释中的人名,正文中的书名、篇名以及部分专用名词;未列入“康有为”“章太炎”“梁启超”)
  • 后记
  • 作者小传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