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寫給生於荒亂年月、默默承擔憂患,
卻以最真自我回應時代、擁抱時代的理想之人。
2020年BBC熱播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重要參考作品
史學大家洪業唯一專述,中外學界公認關於杜甫研究最重要的著述。
據說詩人的生活通常由三個「W」組成:酒(Wine)、女人(Women)和文字(Words)。其他詩人可能如此,但杜甫不是。杜甫的三個「W」是:憂慮(Worry)、酒(Wine)和文字(Words)。
——洪業
民國燕京學人洪業的鍾情代表作。詳述杜甫詩歌作品背後的大唐紀事,跟隨杜甫一生行跡,感受時代變換、家國動盪、人民悲喜,從其流傳後世之著名詩作,體現詩人所見之心。
杜甫一生歷盡美好和滄桑,宛若大唐縮影。從年少即展才智,與詩朋酒友裘馬輕狂,而後胸懷抱負卻礙於官場權計而不第,看透朝綱百態。對人民仍懷有深情掛念的他,以詩為聲,紀事寫實。本書將杜甫生平事件搭配詩作兩相對照,更能體會其作品被譽為「詩史」之深意。細數詩作裡呈現的各種面向:對國勢大傷的戰禍之況、朝廷制度所導引之失序、社會傾斜之憤恨不義,以及一般常民因政局而承受面對的悲歡離合。這些描寫,奠定了杜甫在文學上不可取代的地位,而能稱得上中國最偉大詩人之名。
洪業的傳記書寫除寄寓個人感情,更有抒懷明志之意。全書援引杜詩達三七四首,融合史事,逐一析釋,力求考實詩人生平蹤跡。譯者曾祥波專研杜詩,研、譯相得,譯筆生動流暢。書末附錄加收〈我怎樣寫杜甫〉、〈再說杜甫〉兩篇;另選錄洪業英譯杜甫巔峰之作七律〈秋興八首〉,中英對照,可資賞鑑。
▍專文導讀
◆ 顏崑陽|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忘情力推
◆ 白先勇|作家
◆ 哈金|旅美華裔作家
◆ 徐國能|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 董橋|作家
◆ 廖偉棠|詩人
名家薦語
洪業是史學大家,著作等身,但他那本英文著作《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仍是他在漢學界最具影響的一本傑作。
——白先勇|作家
我愛杜詩愛了幾十年,始終說不出愛在哪裡,最後讀了洪業洪煨蓮的《杜甫》(T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才找到了愛的根源。
——董橋|作家
從中國古老的歷史世界中,將形神一體的杜甫召喚到二十世紀的現代世界;以英文鮮活的再現而讓西方人真正了解杜甫何以偉大、何以是中國的「詩聖」。
——顏崑陽|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選擇洪業為重要參考,是因為其撰寫的杜甫英文傳記仍是至今最好的著述
——邁克爾・伍德(Michael Wood)|英國歷史學家、BBC紀錄片撰稿、主持人
卻以最真自我回應時代、擁抱時代的理想之人。
2020年BBC熱播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重要參考作品
史學大家洪業唯一專述,中外學界公認關於杜甫研究最重要的著述。
據說詩人的生活通常由三個「W」組成:酒(Wine)、女人(Women)和文字(Words)。其他詩人可能如此,但杜甫不是。杜甫的三個「W」是:憂慮(Worry)、酒(Wine)和文字(Words)。
——洪業
民國燕京學人洪業的鍾情代表作。詳述杜甫詩歌作品背後的大唐紀事,跟隨杜甫一生行跡,感受時代變換、家國動盪、人民悲喜,從其流傳後世之著名詩作,體現詩人所見之心。
杜甫一生歷盡美好和滄桑,宛若大唐縮影。從年少即展才智,與詩朋酒友裘馬輕狂,而後胸懷抱負卻礙於官場權計而不第,看透朝綱百態。對人民仍懷有深情掛念的他,以詩為聲,紀事寫實。本書將杜甫生平事件搭配詩作兩相對照,更能體會其作品被譽為「詩史」之深意。細數詩作裡呈現的各種面向:對國勢大傷的戰禍之況、朝廷制度所導引之失序、社會傾斜之憤恨不義,以及一般常民因政局而承受面對的悲歡離合。這些描寫,奠定了杜甫在文學上不可取代的地位,而能稱得上中國最偉大詩人之名。
洪業的傳記書寫除寄寓個人感情,更有抒懷明志之意。全書援引杜詩達三七四首,融合史事,逐一析釋,力求考實詩人生平蹤跡。譯者曾祥波專研杜詩,研、譯相得,譯筆生動流暢。書末附錄加收〈我怎樣寫杜甫〉、〈再說杜甫〉兩篇;另選錄洪業英譯杜甫巔峰之作七律〈秋興八首〉,中英對照,可資賞鑑。
▍專文導讀
◆ 顏崑陽|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忘情力推
◆ 白先勇|作家
◆ 哈金|旅美華裔作家
◆ 徐國能|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 董橋|作家
◆ 廖偉棠|詩人
名家薦語
洪業是史學大家,著作等身,但他那本英文著作《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仍是他在漢學界最具影響的一本傑作。
——白先勇|作家
我愛杜詩愛了幾十年,始終說不出愛在哪裡,最後讀了洪業洪煨蓮的《杜甫》(T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才找到了愛的根源。
——董橋|作家
從中國古老的歷史世界中,將形神一體的杜甫召喚到二十世紀的現代世界;以英文鮮活的再現而讓西方人真正了解杜甫何以偉大、何以是中國的「詩聖」。
——顏崑陽|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選擇洪業為重要參考,是因為其撰寫的杜甫英文傳記仍是至今最好的著述
——邁克爾・伍德(Michael Wood)|英國歷史學家、BBC紀錄片撰稿、主持人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獻給
- 導讀|「今古相接」的書寫與閱讀/顏崑陽
- 自敘
- 引論|天吳及紫鳳,顛倒在短褐
- 第一章 記一不識十
- 第二章 快意八九年
- 第三章 騎驢三四載
- 第四章 陵厲不飛翻
- 第五章 故山歸興盡
- 第六章 東胡反未已
- 第七章 萬國兵前草木風
- 第八章 一歲四行役
- 第九章 此生那老蜀?
- 第十章 何地置老夫?
- 第十一章 夔子之國杜陵翁
- 第十二章 孤舟增鬱鬱
- 結語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
附錄
-
注疏卷自敘
-
我怎樣寫杜甫
-
再說杜甫
-
洪業英譯杜甫詩選(〈秋興八首〉中英對照)
-
代譯後記|洪業及其《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曾祥波
-
初版補記/曾祥波
-
再版說明/曾祥波
-
第三版後記/曾祥波
-
《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創作及出版因緣始末
-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