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556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透過梳理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分析宋代古文運動展開的歷史脈絡。上篇探討1008至1033年的所謂「天書時代」,如何在真宗與徐鉉後學的合作下,融合漢唐經學、讖緯學、道教思想於一體;下篇探討仁宗朝的古文運動如何在批判天書時代的政治文化中誕生。為探討此一政治過程,本書所關注的士大夫群體遠多於范仲淹及其政治支持者,從而深化仁宗朝古文運動的歷史過程。本書認為,天書時代是趙宋君臣將漢唐君主對「太平」的想像與操作,進行總結性的重組與展示,以為統治的正當性張本;天書時代在仁宗朝的破產,意味著此時士大夫反省,甚至放棄漢唐儒學所賦予的政治理念。是故,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可謂是中國政治史與儒學史典範轉移的關鍵時期。
  • 自 序
  • 導 論
    • 第一節 古文運動的政治背景︰「天書時代」
    • 第二節 政治史與儒學史的內在連動
    • 第三節 推動政治過程的政治派別
    • 第四節 《宋會要輯稿》與士大夫文集的史料價值
    • 第五節 從天書時代蛻變出的古文運動
  • 上篇:天書時代的形成
    • 第一章 渴望封禪——宋太祖、太宗朝對統治正當性的追求
      • 前 言
      • 第一節 封禪與「太平」的概念連結
      • 第二節 太祖末到太宗前期對太平與封禪的謀求
      • 第三節 端拱元年的轉折與「修德來遠」的提出
      • 第四節 太宗後期的太平追求與挫折
      • 第五節 太宗朝南北文士的權力關係
      • 結 語
    • 第二章 走向「太平」——真宗大中祥符時代讖緯與道教的融合
      • 前 言
      • 第一節 成為「有德」的「太平無為」之君
      • 第二節 天書時代的思想來源之一:讖緯
      • 第三節 天書時代的思想來源之二:徐鉉崇敬唐玄宗的道教統治
      • 第四節 徐鉉——王欽若派文士:祥符時代的主導者
      • 第五節 祥符年間讖緯與道教的融合
      • 結 語
    • 第三章 天書時代——統治模式與政治文化
      • 前 言
      • 第一節 天書:「太平」後的統治指導
      • 第二節 孝治:東封、西祀與聖祖降神
      • 第三節 崇「無為」之「道」
      • 第四節 如導師般的君主:天書時代的君臣關係
      • 第五節 全體動員:向地方延伸的真宗崇拜
      • 結 語
      • 附 圖:徐水縣天慶觀碑
  • 下篇:歷史中的古文運動
    • 第四章 「太平」的喪失——仁宗前期政治文化的轉變
      • 前 言
      • 第一節 殘存的「太平」——劉太后主政期
      • 第二節 承認「太平」已失——仁宗親政到慶曆改革
      • 第三節 仁宗統治後期的政治策略
      • 結 語
    • 第五章 歷史中的古文運動——政治過程與歷史敘事的形塑
      • 前 言 古文運動的「典範敘事」
      • 第一節 從天書時代蛻變出的古文運動
      • 第二節 王曾與楊億派文士對古文運動的貢獻
      • 第三節 柳開派士大夫對古文運動的貢獻
      • 第四節 疑經的展開:仁宗朝士大夫對「天書」的批判
      • 結 語
  • 結 論
  • 徵引書目
  • 索 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