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關渡先生黃敬(1806-1888),師事安溪盧春選與大龍峒陳維英(1811-1869),為臺灣晚清文教楷模、《易》學大家。其著作多亡佚,僅存《易經初學義類》與《觀潮齋詩集》。《易》學遠宗朱熹(1130-1200)《周易本義》,近祧明清碩儒,兼綜義理象數,運用「史事解《易》、聖道教化、象義相繫、講究實效、應時通變」五大策略,以「六爻之義本一理,四聖之旨本一貫」為核心,「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此書為臺灣首部史事《易》學專著,意義非凡。而詩集收詩一百五十首、補遺三首,描繪自然景致、閒情詠物、寄言懷抱、隱逸明志與勸學崇文,真淳風雅本色,足資吟詠贊歎,為深具性情、生命的臺灣先賢詩家。二書為流傳難得遺著,經梳理彙編校釋,斯文不泯,明德惟馨。
-
易經初學義類
-
書影集錦
-
臺灣《易》學先賢與關渡先生黃敬遺著考略/賴貴三
-
本書撰者黃敬略傳
-
印書緣起
-
序/黃敬
-
壹 緒論
-
一 四聖作《易》源流
-
二 八卦取象歌
-
三 分宮卦象次序
-
四 上、下經卦名次序歌
-
五 上、下經卦變歌
-
六 觀《易》十例
-
七 附論
-
八 陸振奇〈六十四卦名釋略〉
-
九 月令所屬卦名
-
-
貳 《易經初學義類》上卷
-
《周易》卷之一.《周易》上經
-
-
參 《易經初學義類》下卷
-
《周易》卷之二.《周易》下經
-
-
附錄
-
一 關渡先生黃敬生平暨相關事蹟年表
-
二 黃敬徵引歷代文獻釋《易》一覽表
-
三 黃敬經傳眉批詮釋《易》義一覽表
-
四 黃敬徵引文獻史事證《易》一覽表
-
五 黃敬徵引歷代史事證《易》一覽表
-
-
-
觀朝齋詩集
-
觀潮齋與黃敬 陳鐓厚
-
觀潮齋詩集.序 雪漁 謝汝銓
-
序 毓癡 陳鐓厚
-
觀潮齋詩集 毓癡 陳鐓厚 編
-
一 曹仁憲榮壽
-
二 觀潮齋即景
-
三 仝迴文
-
四 峯峙灘音
-
五 劍潭射光
-
六 淡江吼濤
-
七 蘆洲泛月
-
八 關渡分潮
-
九 坌嶺吐霧
-
十 戍臺夕陽
-
十一 屯山積雪
-
十二 偶咏屯山積雪
-
十三 半窗殘月 四首
-
十四 聞蟬即景
-
十五 村庄即事
-
十六 春山
-
十七 咏魚
-
十八 夜聞犬吠有感 二首
-
十九 咏上元夜
-
二十 偶咏新雷
-
二十一 春風
-
二十二 春柳
-
二十三 九日登高偶作
-
二十四 雲錦
-
二十五 露珠
-
二十六 虹橋
-
二十七 蜃樓
-
二十八 粉紅蓮
-
二十九 粉褒姒
-
三十 虎爪黃
-
三十一 報君知
-
三十二 紫狀元
-
三十三 金孔雀
-
三十四 醉虞妃
-
三十五 武陵桃
-
三十六 玉兔耳
-
三十七 金丹鳳
-
三十八 醉西施
-
三十九 出墻燕
-
四十 濠梁觀魚
-
四十一 咏小梅
-
四十二 步咏菊花原韻
-
四十三 水仙花
-
四十四 迎凉草
-
四十五 終歸日
-
四十六 遇斷橋
-
四十七 搭渡船
-
四十八 過關渡港
-
四十九 歸家將入門
-
五十 家中飲酒
-
五十一 庭前新筍半成竹
-
五十二 書齋雨後即景
-
五十三 步閨怨元韻
-
五十四 遊和美將歸遇雨 己丑年
-
五十五 江頭訪舟 己丑年在和美作
-
五十六 東鄰吹笛 己丑年在芝東,步許先生元韻
-
五十七 尋友不遇留題一絕 己丑年在芝東作
-
五十八 秋社竹枝詞
-
五十九 步高梅園書齋元韻 辛卯年作
-
六十 步陳晴川書齋元韻 辛卯年作
-
六十一 步高梅園書齋元韻 壬辰年作
-
六十二 步陳晴川書齋元韻 壬辰年作
-
六十三 壬辰年閏九月芝東 諸先生咏庭菊步其元韻
-
六十四 贈林宗衡
-
六十五 有一書生落魄風塵,賣字為活,題詩相贈,步其元韻
-
六十六 寄張文鳳
-
六十七 贈陳晴川 春夜持文數篇來齋裡
-
六十八 問病不遇
-
六十九 經芝東完債,並問起居,留題一絕
-
七十 訪友不遇,留題一絕
-
七十一 偶感
-
七十二 秋山如粧
-
七十三 水心雲影寒相照
-
七十四 時有水禽啼
-
七十五 十日畫一水
-
七十六 吳剛伐桂
-
七十七 冷露無聲濕桂花
-
七十八 仝
-
七十九 古樂府長歌行
-
八十 擬曹子建美女篇
-
八十一 擬曹子建白馬篇
-
八十二 勸學歌
-
八十三 勸學歌十則
-
八十四 題漁樵耕讀圖
-
-
附錄一 黃敬《觀潮齋詩集》補遺二首
-
一 雞籠竹枝詞
-
二 二重溪
-
-
附錄二 黃敬生年試探.《觀潮齋詩集》略評 陳慶煌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