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石濤的繪畫思想致力於建立繪畫的宇宙論、本體論、功夫論,在天人、物我、有無之際展開繪畫的「創作」身心情態,並確立繪畫作為「天理之發現」的自主性。其理論探詢可說為「修行繪畫」提供了完整的論述,亦可視為陽明心學「異業而同道」的實踐個案。而作為身體技藝的石濤繪畫論述,也有助於陽明心學身體觀與功夫論的理解,從「志于道」與「游于藝」的互相烘托中,石濤與陽明心學思想都得到進一步的彰顯,也為我們揭露視域提升的可能——如何在一個更大的整體中,按照更正確的尺度,進行更好地觀看。
- 推薦序 謝遐齡
- 自序 林惠英
-
緒論
-
一 繪畫與思想的可能關係
-
二 何以是陽明心學
-
三 是「理解」視域,而非「影響」
-
-
第一章 古今字畫,本之天而全之人
-
第一節 本之天:天授
-
一 造化
-
二 天授
-
三 自然
-
-
第二節 全之人:尊受
-
一 尊受
-
二 受與識
-
三 全之人
-
-
第三節 天不在人
-
一 失其天授與補天意識
-
二 依傍門戶與尋家意識
-
-
-
第二章 天人物我之際
-
第一節 生命等級中的交互主體性:任天、資任、自任
-
第二節 心物之際:脫胎與身入
-
一 脫胎
-
二 身入
-
-
-
第三章 「創作」的身心情態
-
第一節 精神駕馭於山川林木之外
-
一 內觀
-
二 思
-
-
第二節 情生則力舉
-
一 興
-
二 狂
-
三 癡與癖
-
四 影響的焦慮
-
-
-
第四章 繪畫的本體、工夫
-
第一節 繪畫的本體:一畫
-
一 「一畫」之為「本體」探源
-
二 「一畫」本體在「用」上的展現
-
-
第二節 繪畫的工夫:蒙養、生活
-
一 蒙養、生活詞義探源
-
二 無內無外的工夫:蒙養與生活
-
-
-
第五章 繪畫的超凡成聖
-
第一節 修行繪畫
-
一 「異業而同道」的多元認同
-
二 畫家的自覺:書畫非小道
-
三 修行繪畫:筆墨資真性
-
-
第二節 超凡成聖
-
一 方域具方壺
-
二 無事於遙探
-
-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