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首位參加「奧運會預選賽」的臺灣運動員,一窺臺灣運動史的發展歷程。
★ 細數陳啟川的田徑生涯、成績及時代環境,搭配七十餘張珍貴照片。
★ 重回百年前,目睹陳啟川在殖民體制下,用田徑場做為捍衛民族自尊的舞台。
▍首位參加「奧運會預選賽」的臺灣運動員,重現殖民體制下,以田徑場做為捍衛民族自尊的舞台。
「即使臺灣是日本的殖民地,但臺灣人不能被殖民,因此我總是認真在操場努力奔跑。」──陳啟川
距今百年前,日本統治臺灣的那個年代,曾有一名來自高雄的臺灣人──陳啟川,馳騁於日本田徑場上。
1919年,陳啟川在「全國中等學校選手權大會」席捲100公尺、200公尺、800公尺、鐵餅、鉛球、標槍、跳遠、三級跳遠等項目獎牌,使得他聲名遠播、揚名日本,更博得「運動界明星」(スポーツ界の花形)之封號。1920年,陳啟川更以參加「比利時安特衛普奧運會」為目標,並挺進至「第七屆奧運會第二次預選賽」,試圖以標槍與400公尺接力挑戰進軍奧運,其中400公尺接力以刷新日本紀錄的成績摘下金牌。可惜最終因日本的選手體制未健全與財政困乏等因素,並未籌組報名奧運會400公尺接力項目,使得他未能搭上前往奧運會舞台的夢想航班。
本書細數陳啟川的田徑生涯、成績及時代環境,並搭配七十餘張珍貴照片,彷彿親眼目睹陳啟川馳騁田徑場的英姿,一睹在日本時代殖民體制下,第一位挑戰奧運會的臺灣人,為臺灣體育運動寫下的歷史新頁。
★ 細數陳啟川的田徑生涯、成績及時代環境,搭配七十餘張珍貴照片。
★ 重回百年前,目睹陳啟川在殖民體制下,用田徑場做為捍衛民族自尊的舞台。
▍首位參加「奧運會預選賽」的臺灣運動員,重現殖民體制下,以田徑場做為捍衛民族自尊的舞台。
「即使臺灣是日本的殖民地,但臺灣人不能被殖民,因此我總是認真在操場努力奔跑。」──陳啟川
距今百年前,日本統治臺灣的那個年代,曾有一名來自高雄的臺灣人──陳啟川,馳騁於日本田徑場上。
1919年,陳啟川在「全國中等學校選手權大會」席捲100公尺、200公尺、800公尺、鐵餅、鉛球、標槍、跳遠、三級跳遠等項目獎牌,使得他聲名遠播、揚名日本,更博得「運動界明星」(スポーツ界の花形)之封號。1920年,陳啟川更以參加「比利時安特衛普奧運會」為目標,並挺進至「第七屆奧運會第二次預選賽」,試圖以標槍與400公尺接力挑戰進軍奧運,其中400公尺接力以刷新日本紀錄的成績摘下金牌。可惜最終因日本的選手體制未健全與財政困乏等因素,並未籌組報名奧運會400公尺接力項目,使得他未能搭上前往奧運會舞台的夢想航班。
本書細數陳啟川的田徑生涯、成績及時代環境,並搭配七十餘張珍貴照片,彷彿親眼目睹陳啟川馳騁田徑場的英姿,一睹在日本時代殖民體制下,第一位挑戰奧運會的臺灣人,為臺灣體育運動寫下的歷史新頁。
- 推薦序 / 許義雄
- 推薦序 / 紀政
-
引言
-
從事田徑運動的甘苦談
-
跨入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史研究
-
陳啟川,一段被遺忘一百年的奧運夢
-
-
Chapter 1 熱愛運動的陳啟川
-
如風般馳騁於操場
-
高球狩獵技藝精湛
-
整建運動休閒設施
-
-
Chapter 2 臺灣田徑運動的開端
-
臺灣田徑運動發展的原點
-
日本首次參與奧運會
-
臺灣的長距離競賽風潮
-
《臺灣日日新報》上的「陳溪泉」
-
臺灣最早的田徑賽 ― 二葉會全島大會
-
臺灣第一屆全島陸上競技大會的開辦
-
日治時期臺灣田徑名人堂
-
-
Chapter 3 奧運夢啟航 ―― 田徑場上打拼的陳啟川
-
健壯的身體:苓雅寮公學校時期
-
潛能的展現:席捲全日本中等學校選手權大會
-
向奧運挑戰:角逐征戰海外的入場券與勇破日本全國紀錄
-
鍛鍊成鐵人:極東競技大會的拼搏
-
- 結語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