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合作進行「臺灣客家族群史專題計畫」,計畫主題研究案之一為「台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由高雄師範大學林淑玲教授主持,以屏東縣內埔鄉及萬巒鄉為例,透過區域地理、歷史、語言、宗教信仰、婚姻等等面向討論當地多元族群關係的演變及發展。
- 行政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序 黃玉振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序 林金田
- 計畫主持人序 林淑鈴
- 圖表目錄
-
第壹篇 序論
-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第三節 文獻回顧
-
第四節 章節安排
-
-
第貳篇 研究區位背景
-
第一章 飽受隘寮溪氾濫之苦的內埔鄉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內埔鄉的客家村庄
-
第三節 內埔鄉的閩南村庄
-
第四節 內埔鄉60年來的人囗變化
-
-
第二章 東港溪畔的萬巒鄉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萬巒鄉的客家村庄
-
第三節 萬巒鄉的閩南村庄
-
第四節 萬巒鄉60年來的人口變化
-
-
-
第叁篇 語言與族群關係
-
第一章 內埔鄉語音接觸與變異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文獻探討
-
第三節 小稱詞的變化
-
第四節 [f]、[v]聲母的變化
-
第五節 韻母[-ian/-ien][iat/-iet]之研究
-
第六節 [ioi]、[ia]韻母的變化
-
第七節 「famfap」的語音演變
-
第八節 小結
-
-
第二章 內埔鄉詞彙接觸與變異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內埔客家話的語咅系統
-
第三節 特殊的語音現象
-
第四節 內埔客家話詞彙特點
-
第五節 小結
-
-
第三章 萬巒鄉語言接觸與變異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語音系統
-
第三節 音韻詞彙特點
-
第四節 小結:內埔鄉與萬巒鄉本土語言的展望
-
-
-
第肆篇 族群間的互視(上)
-
第一章 鑲嵌於漢「番」關係中的客家族群
-
第一節 漢人眼中的「番人」與漢「番」關係
-
第二節 下淡水溪一帶的漢「番」關係
-
第三節 日常生活中的漢「番」關係
-
第四節 漢「番」關係中的客家族群
-
-
第二章 客家族群、閩南人與平埔族的接觸
-
第一節 客、閩、平埔接觸之事件:教案之隱喻
-
第二節 客、閩、平埔接觸之事件:族群接觸之隱喻
-
第三節 在客、閩、平埔的接觸之外
-
-
第三章 族群混居、異族通婚與收養
-
第一節 內埔地區的族群通婚與收養
-
第二節 萬巒地區的族群通婚與收養
-
第三節 族群通婚與收養之共相與殊相
-
第四節 跨族收養與自我認同
-
-
-
第伍篇 族群間的互視(下)
-
第一章 客家族群與外省人
-
第一節 內埔鄉的客家人與外省族群
-
第二節 萬巒鄉的客家人與外省族群
-
-
第二章 客家族群與新移民
-
第一節 遠渡重洋
-
第二節 在地媳婦
-
-
第三章 客家族群與政府
-
第一節 政府政策
-
第二節 民間力量
-
-
-
第陸篇 結論
-
第一節 內埔與萬巒地區的通婚範圍
-
第二節 內埔與萬巒地區的祭祀範圍
-
第三節 內埔與萬巒地區的交易範圍
-
第四節 結語
-
- 參考書目
-
附錄
-
附錄一 內埔鄉行政村、聚落等基本資料
-
附錄二 1947~2007年內埔鄉各村人口數
-
附錄三 萬巒鄉行政村、聚落等基本資料
-
附錄四 1946~2007年萬巒鄉各村人口數
-
附錄五 長篇語料(仙姑祖的山來1)
-
附錄六 長篇語料(仙姑祖的由來2)
-
附錄七 受訪人名單
-
- 作者簡介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02/60922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