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日治時期臺灣保甲制度之研究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20263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第一章 緒論
  • 第二章 散術:保甲制度與抗日運動鬥爭動力消散的關係
    • 第一節 武裝抗日運動(1895~1915)
    • 第二節 非武裝抗日運動(1915~1937)
    • 第三節 比較
  • 第三章 導術:臺灣保甲制度的誘因機制
    • 第一節 安定局面的猛藥——連坐法
    • 第二節 控制管道的建立——警察與保甲役員之聯合體制
    • 第三節 監視的內化——皇民奉公運動
  • 第四章 關鍵事件研究大正三年討蕃役夫的徵召過程
    • 第一節 大正三年役夫的徵召與遣返
    • 第二節 役夫的工資問題
    • 第三節 役夫的工作條件
    • 第四節 保甲制度的社會安全機制
  • 第五章 比較研究:以民國時期汪精衛政府保甲制度為例
    • 第一節 淪陷區保甲制度之一——民匪分離策略
    • 第二節 淪陷區保甲制度之二——管理承包體制的運作
    • 第三節 淪陷區保甲制度之三——新國民意識的灌輸
    • 第四節 比較
  • 第六章 結論
  • 附錄一、大正三年(1914)陸軍徵用役夫分發各倉庫統計表
  • 附錄二、大正三年太魯閣蕃討伐部隊所徵召之保甲人夫出發行程
  • 附錄三、大正三年陸軍討伐部隊所要保甲役夫徵用規程
  • 附錄四、大正三年臨時保甲規約標準
  • 參考資料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