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是作者研究农村改革和城市化问题的成果,内容涵盖农民收入、 城乡差距、土地制度、户籍改革、粮食安全、城市起源与变迁、经济发展等等。本书面向非经济专业的书友,使用通俗的语言,避免晦涩的表达,适合广大对农村改革、城市化、中国经济发展感兴趣的书友阅读。
- 版权信息
-
人·地·城(代序)
-
(一)洋北在洋河的北面
-
(二)洋北乡成了洋北镇
-
(三)宿迁新城
-
(四)港口、铁路、重工业区
-
-
第一篇 城市的起源
-
新石器是“容器”
-
(一)农业革命
-
(二)新石器是“容器”
-
(三)运输技术的进步
-
-
有容乃大
-
(一)有容乃大
-
(二)静止的村庄
-
-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
-
(一)漫长的9000年
-
(二)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
-
-
王的商业
-
(一)早期的城邦
-
(二)《汉谟拉比法典》
-
(三)最早的商业城镇
-
-
战士的城邦
-
(一)古希腊:欧洲文明的起源
-
(二)贫瘠的爱琴海
-
(三)战斗的斯巴达
-
(四)希腊,希腊
-
-
第一个大都市的诞生
-
(一)罗马,罗马
-
(二)罗马和美国的基因传承?
-
-
站在地中海看世界
-
遥远的东方有三条河
-
城邦混战与诸子百家
-
历史上的城市化
-
城市是容器,还是磁体?
-
何为城?何为乡?
-
-
第二篇 城市印象
-
东京印象
-
(一)漫步东京
-
(二)非不欲也,实不可得兼也
-
-
京都漫步
-
深圳印象
-
(一)善意的忽视
-
(二)改革之城
-
(三)无家可归的城市
-
(四)移民城市也排外
-
(五)特区不特?
-
-
台北印象
-
-
第三篇 城乡二元
-
征地冲突的根源:农村土地产权太弱
-
(一)征地冲突时有发生
-
(二)冲突的背后:定价机制不合理
-
(三)定价机制不合理的根源:农村土地产权太弱
-
-
“农村土地产权太弱”的法律根源
-
(一)“城乡二元”的宪法基础
-
(二)《土地管理法》的迅速修订
-
(三)城乡土地转让权命运迥异
-
(四)限制农村土地转让的法规
-
-
历史的节点: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
-
(一)“城乡二元”的两层含义
-
(二)悄然消失的授权
-
(三)1998年修订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限制
-
-
是“农村集体所有”,还是“农民集体代耕”?
-
(一)名为“农村集体所有”,实为“农民集体代耕”
-
(二)“农民集体代耕”的历史渊源
-
(三)8亿农民成了“代耕农”?
-
-
崽卖爷田不心疼
-
(一)1998年以来的背景:房改、入世、浮华
-
(二)城市扩张知多少?
-
(三)几个案例
-
(四)崽卖爷田不心疼
-
(五)世界上最好的买卖
-
-
谁动了18亿亩唐僧肉?
-
(一)从“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说起
-
(二)耕地实为唐僧肉
-
(三)国土部门很为难
-
(四)9亿孙悟空?
-
(五)抑或,9亿美猴王?
-
-
可以有“财主”,不能有“地主”?
-
(一)地主阶级卷土重来?
-
(二)农业挣钱不容易
-
(三)可以有“财主”,不能有“地主”?
-
-
-
第四篇 不堪重负的土地
-
辨析“土地是财富之母”
-
(一)土地是“财政”之母
-
(二)追本溯源:那还是工业革命的“前夜”
-
(三)传统农业“传统”在何处?
-
(四)马尔萨斯错在哪里?
-
(五)劳动是财富之父
-
-
以地养老的幻象
-
耕地的弹性
-
(一)土地的大账
-
(二)耕地的潜力
-
-
-
第五篇 忧心忡忡的粮食安全
-
中国可以养活自己
-
(一)“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
(二)布朗冲击:谁来养活中国?
-
-
增加粮食进口,确保粮食安全
-
(一)粮食问题莫要自乱阵脚
-
(二)科技改变生活:粮食增长快于人口增长
-
(三)世界粮食实际价格趋于下降
-
(四)扩大粮食进口,保障粮食潜力
-
-
农业保护政策保护的是谁?
-
(一)口粮绝对安全
-
(二)农业保护政策保护的是谁?
-
-
粮食高度自给的代价
-
(一)国内粮价比国外高50%
-
(二)粮价补贴的实际意义
-
(三)粮食套利与进口配额
-
(四)你我一起来买单
-
-
-
第六篇 “剩余”的人
-
作为主角的农民
-
农村承载力
-
“我为什么不怀念故乡?”2
-
(一)当我说故乡的时候,我说的是什么?
-
(二)谁在怀念故乡?
-
(三)故乡真的让人怀念吗?
-
(四)那些美好的故乡回忆靠谱吗?
-
(五)故乡的出路在哪里?
-
-
土改“拖”字诀
-
用正直撬动历史的节点
-
-
第七篇 政策讨论
-
户改破冰:有档次之差,无身份之别
-
(一)户改破冰
-
(二)漫长的56年
-
(三)城乡“福利”差别巨大
-
(四)有档次之差,无身份之别
-
(五)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
-
-
渐进式土改浮出水面(上):启动流转,严防风险
-
(一)改革目标:解决“两农问题”
-
(二)改革思路:“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
-
(三)设立风险防范机制
-
-
渐进式土改浮出水面(下):发展股份合作,促进要素流转
-
(一)要素流转的第一步:经营权流转
-
(二)“地转”带动“人转”
-
(三)农民进城的两大障碍
-
(四)市场导向,严防风险
-
-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3
-
2014年农村改革:只欠一点穿透力
-
1978年与2015年:从“无为”到“有为”
-
(一)动力减弱,阻力增强
-
(二)从“无为”到“有为”
-
-
农地入市:莫让试点成为拖延
-
农地入市的一点常识
-
(一)总体与局部不矛盾
-
(二)莫要发动群众斗群众
-
(三)让市场来定价
-
-
-
第八篇 经典回顾
-
农业与工业化:刘易斯,舒尔茨与张培刚
-
(一)从刘易斯拐点说起
-
(二)大师们在争什么?
-
(三)舒尔茨的理论
-
(四)不是有“剩余劳动力”,而是劳动力变得“剩余”
-
(五)怀念张培刚
-
-
张培刚谈“工业化”
-
经典是如何写成的?
-
(一)重读张培刚
-
(二)这么好的著作是怎么写出来的?
-
(三)经典著作的经验基础
-
-
-
附录 城乡差距的产权基础
-
第一节 引言:城乡差距
-
第二节 资本,收入和产权
-
一、资本与收入
-
二、交易费用和产权
-
三、产权的不完整性
-
四、产权对资本和收入的影响
-
-
第三节 城乡差距的产权解读
-
一、土地使用权、收益权的部分返还和转让权的继续缺失
-
二、户籍制度对人力资本的限制
-
-
第四节 结论性评述:推动新一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