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在城望乡:田野中国五讲》首先描绘了当代农村的生活面貌与生产面貌,接着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与三农问题的演变,最后探讨了地方治理与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作者结合亲身调研与理论探讨,帮助读者跳出日常生存空间,在经济社会的宏大变革中,认识中国的另一面。
全书由五个方面展开:1.农村生产生活的现状,社会结构的流变;2.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关系的变迁,包括产业平衡、三农问题、粮油关系、税制变化、基建等;3.以土地、产权、开发为核心的农村现状;4.行政区划调整、基层治理与以上海为例的城乡协调;5.农业创新与寻
全书由五个方面展开:1.农村生产生活的现状,社会结构的流变;2.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关系的变迁,包括产业平衡、三农问题、粮油关系、税制变化、基建等;3.以土地、产权、开发为核心的农村现状;4.行政区划调整、基层治理与以上海为例的城乡协调;5.农业创新与寻
- 封面页
- 版权页
- 目录
- 项目资助
- 序言 从乡村能看到什么
- 自序
-
第一讲 现状:沉静的乡村,流变的结构
-
第一节 一个村庄的重塑
-
第二节 农业女性化的前世今生
-
第三节 当互联网应用遭遇农村老龄化
-
-
第二讲 历史:谁的城市,谁的故乡
-
第一节 作为问题与退路的“三农”
-
第二节 粮油关系: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注脚
-
第三节 分税制:城乡关系演化的分水岭
-
第四节 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
-
-
第三讲 土地:城乡关系的核心
-
第一节 从未远去的集体:理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土地黄牛”的是与非
-
第三节 围绕土地开发权的争夺
-
第四节 “18亿亩红线”背后
-
-
第四讲 治理:复杂的博弈
-
第一节 “市管县”到“省直管县”
-
第二节 基层治理与社区再造的上海探索
-
第三节 特大城市的城乡协调发展
-
-
第五讲 出路:创业的农民,适度的规模
-
第一节 上海松江:家庭农场
-
第二节 皖南石村:经济作物的适度规模经营
-
第三节 返乡创业者:老邓的故事
-
第四节 何以适度:寻找理想农民
-
- 结语 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