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對於東方人,尤其是華人來說
茶是能與「水、空氣、陽光、養分」並列的「第五生存要素」
茶究竟是如何從一片平凡的葉子,變成貴族奢侈品
最後走進千家萬戶,乃至風靡全球?
◎史上最奢華的茶葉:宋代「龍團鳳餅」
在宋代,「龍團鳳餅」是北苑貢茶的統稱,是皇家專享的御茶,不僅採用鮮嫩茶芽精心壓製而成,還在茶餅表面印有精美的龍鳳紋飾,有的甚至還有純金鏤刻的金花點綴,被視為中國古代茶餅生產的最高成就。
「龍團鳳餅」到底多貴重呢?歐陽脩曾記載宋仁宗時「小龍鳳團」茶餅的價格,是每片黃金二兩,且一餅難求;而宋徽宗時期的 「新龍團勝雪」市價,大約為每片銅錢四十貫,相當於黃金四兩。無怪乎,當時有「皇帝一盅茶,丞相一年糧」之說!
◎古裝劇出鏡率超高的「雨前龍井」的「雨前」是什麼?
龍井茶扁平挺秀,葉底細嫩,芽葉成朵,翠綠微黃,以「色綠、香鬱、味醇、形美」四絕著稱。
優質龍井茶,通常以清明前採製的為最好,稱為「明前茶」;穀雨前採製的稍遜,稱為「雨前茶」;而穀雨之後的就非上品了。元人虞集曾有「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之語。
◎英國人愛茶成癡,愛它就要偷渡它!
為了保護茶葉的祕密,清政府嚴格規定了外國人不得進入茶葉產區;而為了將茶籽帶回英國,英國植物學家福瓊冒險換上中式服裝、剃光了頭髮,再戴上了一條假辮子,假扮成了一名滿清官員,開始了偷渡茶葉的華麗計畫!
◎個性十足的清朝皇室,喝茶也要精緻大氣!
縱觀清代的統治者,好茶者不在少數。相傳,孝莊太后晚年節儉,飲食上唯一需要特殊開支的就是飲茶一項,尤其是她喜歡的倉溪茶與伯元茶,有時月消耗量達二斤八兩;康熙皇帝南巡太湖時,為碧螺春賜名並題贊詩一首,傳為美談;浮誇到不行的乾隆帝,也是知名的飲茶發燒友;光緒帝「晨興,必盡一巨甌,雨腳雲花,最工選擇」;慈禧太后愛飲花茶,並且每天飲茶三遍,雷打不動!
★君不可一日無茶,不只喝茶,還要當一名茶專家!
本書從茶樹溯源開始,娓娓道出中國從漢代以來千年的喝茶史,並探究了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源起與發展,文筆生動流暢,內容翔實飽滿,讓所有「茶癡」讀者在獲得新知的同時,也能充分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茶是能與「水、空氣、陽光、養分」並列的「第五生存要素」
茶究竟是如何從一片平凡的葉子,變成貴族奢侈品
最後走進千家萬戶,乃至風靡全球?
◎史上最奢華的茶葉:宋代「龍團鳳餅」
在宋代,「龍團鳳餅」是北苑貢茶的統稱,是皇家專享的御茶,不僅採用鮮嫩茶芽精心壓製而成,還在茶餅表面印有精美的龍鳳紋飾,有的甚至還有純金鏤刻的金花點綴,被視為中國古代茶餅生產的最高成就。
「龍團鳳餅」到底多貴重呢?歐陽脩曾記載宋仁宗時「小龍鳳團」茶餅的價格,是每片黃金二兩,且一餅難求;而宋徽宗時期的 「新龍團勝雪」市價,大約為每片銅錢四十貫,相當於黃金四兩。無怪乎,當時有「皇帝一盅茶,丞相一年糧」之說!
◎古裝劇出鏡率超高的「雨前龍井」的「雨前」是什麼?
龍井茶扁平挺秀,葉底細嫩,芽葉成朵,翠綠微黃,以「色綠、香鬱、味醇、形美」四絕著稱。
優質龍井茶,通常以清明前採製的為最好,稱為「明前茶」;穀雨前採製的稍遜,稱為「雨前茶」;而穀雨之後的就非上品了。元人虞集曾有「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之語。
◎英國人愛茶成癡,愛它就要偷渡它!
為了保護茶葉的祕密,清政府嚴格規定了外國人不得進入茶葉產區;而為了將茶籽帶回英國,英國植物學家福瓊冒險換上中式服裝、剃光了頭髮,再戴上了一條假辮子,假扮成了一名滿清官員,開始了偷渡茶葉的華麗計畫!
◎個性十足的清朝皇室,喝茶也要精緻大氣!
縱觀清代的統治者,好茶者不在少數。相傳,孝莊太后晚年節儉,飲食上唯一需要特殊開支的就是飲茶一項,尤其是她喜歡的倉溪茶與伯元茶,有時月消耗量達二斤八兩;康熙皇帝南巡太湖時,為碧螺春賜名並題贊詩一首,傳為美談;浮誇到不行的乾隆帝,也是知名的飲茶發燒友;光緒帝「晨興,必盡一巨甌,雨腳雲花,最工選擇」;慈禧太后愛飲花茶,並且每天飲茶三遍,雷打不動!
★君不可一日無茶,不只喝茶,還要當一名茶專家!
本書從茶樹溯源開始,娓娓道出中國從漢代以來千年的喝茶史,並探究了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源起與發展,文筆生動流暢,內容翔實飽滿,讓所有「茶癡」讀者在獲得新知的同時,也能充分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
第一篇 茶史溯源
-
第一章 孕育發軔的早期茶
-
第一節 茶樹的故鄉在中國——野生大茶樹記
-
第二節 神奇的水晶肚——茶最初的發現及使用
-
第三節 茶的最先種植者
-
第四節 愛喝茶的古巴蜀人
-
第五節 三國就有的「以茶代酒」
-
第六節 以茶養廉——陸納杖侄的故事
-
第七節 有趣的茶字及茶別名
-
-
第二章 法相初具的唐代茶
-
第一節 唐代的禪茶與貢茶
-
第二節 「茶聖」陸羽與《茶經》
-
第三節 法門寺的茶具
-
第四節 敦煌遺書《茶酒論》
-
第五節 盧仝與〈七碗茶詩〉
-
第六節 文成公主與茶
-
第七節 唐茶東渡
-
-
第三章 繁榮興盛的宋代茶
-
第一節 宋人的遊戲——鬥茶
-
第二節 寫茶書的皇帝
-
第三節 宋代的貢茶——龍團鳳餅
-
第四節 點茶神器——黑釉盞
-
第五節 宋代文人與茶
-
第六節 徑山茶宴與日本茶道
-
第七節 榷茶制度與茶馬古道
-
-
第四章 承上啟下的元代茶
-
第五章 返樸歸真的明代茶
-
第一節 「廢團改散」的朱元璋
-
第二節 山水田園文士茶
-
第三節 供春壺的故事與傳世紫砂
-
第四節 中國瓷都景德鎮
-
第五節 鄭和與青花瓷茶具
-
-
第六章 走向世俗的清代茶
-
第一節 君不可一日無茶——清宮廷茶事
-
第二節 茶館小社會
-
第三節 趣話茶莊、茶號
-
第四節 鴉片戰爭與茶葉貿易
-
第五節 「哥德堡」號商船與中國茶
-
第六節 神奇的盤腸壺
-
第七節 當代「茶聖」吳覺農的故事
-
-
-
第二篇 茶事茶萃
-
第一章 茶樹大家庭——茶樹品種及分類
-
第二章 茶樹的一生
-
第三章 從茶園到茶杯——六大茶類加工
-
第四章 茶藝初探
-
第一節 綠茶茶藝——西湖龍井茶藝
-
第二節 紅茶茶藝——祁門紅茶茶藝
-
第三節 烏龍茶茶藝——安溪鐵觀音茶藝
-
-
第五章 茶與健康
-
第六章 茶的用處真不少
-
-
第三篇 繽紛茶俗
-
第一章 各具特色的民族茶
-
第一節 藏族酥油茶
-
第二節 白族三道茶
-
第三節 土家族擂茶
-
第四節 侗族打油茶
-
第五節 傣族竹筒茶
-
第六節 苗族蟲屎茶
-
第七節 回族蓋碗茶
-
-
第二章 多姿多彩的世界茶
-
第一節 華茶遠播
-
第二節 茶葉大盜
-
第三節 韓國飲茶面面觀
-
第四節 探祕日本茶道
-
第五節 茶迷貴婦人——英國下午茶
-
第六節 綠茶也香甜——摩洛哥茶飲
-
第七節 北地風情——俄羅斯茶
-
第八節 有趣的印度拉茶
-
第九節 美國冰茶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