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实践》一书通过认真梳理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从中选出部分具有性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诗经》、白居易诗歌、《西厢记》《牡丹亭》《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五四诗歌、鲁迅小说、先锋小说等,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方法和批评术语对中国文学中所呈现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细致准确的伦理分析、归纳和评价。在研究方法上强调以文本研究为主,紧密结合中国文学的特质,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解读文学作品。《中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对中国文学伦理批评实践的研究,有力证
- 版权信息
- 总序(一)
- 总序(二)
- 导论 中国文学伦理观念的生成与流变
-
第一章 《诗经》与中国文学的诗教传统
-
第一节 伦理规范的理性萌芽
-
第二节 “诗言志”的艺术伦理
-
第三节 身份与选择
-
本章小结
-
-
第二章 白居易诗歌的情感表达和道德教诲
-
第一节 仁慈博爱:白居易诗歌中的道德情感
-
第二节 吃穿住行:白居易道德情感控制下的自然情感
-
第三节 释与道:白居易诗歌中的自由情感
-
第四节 从家到国:白居易诗歌中的伦理情感
-
本章小结
-
-
第三章 《西厢记》中的自由意志与理性意志
-
第一节 《西厢记》里的自由意志
-
第二节 《西厢记》里的理性意志
-
第三节 《西厢记》中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的调和
-
本章小结
-
-
第四章 《牡丹亭》的伦理困境与道德理想
-
第一节 作为“伦理剧”的《牡丹亭》
-
第二节 《牡丹亭》中的伦理困境
-
第三节 《牡丹亭》的道德理想
-
本章小结
-
-
第五章 《聊斋志异》与斯芬克斯因子的组合与变异
-
第一节 原生态动物形象:兽形与人性
-
第二节 幻化动物形象:兽性、人性和神性的组合
-
第三节 人物形象: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较量
-
本章小结
-
-
第六章 《水浒传》的伦理秩序与道德困境
-
第一节 《水浒传》的双重伦理秩序
-
第二节 “梁山好汉”的伦理两难
-
第三节 “恶女”的伦理冲突
-
第四节 “复仇女侠”的伦理践行
-
本章小结
-
-
第七章 “三言”的伦理诉求与道德警示
-
第一节 宏观视野下“三言”的伦理建构分析
-
第二节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伦理悲剧阐释
-
第三节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伦理诉求新阐释
-
本章小结
-
-
第八章 晚清的伦理环境与谴责小说的道德批评
-
第一节 谴责小说“溢恶”的道德批评
-
第二节 晚清谴责小说产生的伦理环境
-
本章小结
-
-
第九章 鲁迅小说的伦理叙事与伦理重构
-
第一节 传统伦理的解构与嘲讽
-
第二节 传统伦理的反抗与批判
-
第三节 自由伦理的呼唤与重构
-
-
第十章 先锋小说的艺术创新与伦理探索
-
第一节 个体叙事与自由伦理
-
第二节 传统伦理的颠覆与伦理两难
-
第三节 道德缺失与伦理转型
-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