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想理解歷史,轉換視角是不夠的這套書,讓你完全扭轉世界史的理解方式! ────────────────給我一個年分,我就給你全世界──────────────── 創新橫切式敘事多空間的比較視野著眼關鍵年分的全球史通述打破單一國族語言,展現跨地域的相遇和連結 ★★★★★歷史教科書權威日本山川出版社70周年紀念鉅獻★★★★★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陳建守選書企畫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甘懷真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范姜士璁專文導讀 -------------------------------------------------------------------------------------------------------------------------------- 西元750年,人類歷史的轉捩點──────── 歐洲.基督教世界:卡洛林王朝興起,加速基督教化;拜占庭帝國強調正統,包納周邊民族 中東.伊斯蘭世界:阿拔斯王朝建立,伊斯蘭世界的成立與擴張 中國.中華世界:隋唐帝國極盛時期,安史之亂的隱兆歷經四、五世紀歐亞游牧民族的大規模遷徙,古典時期大型帝國崩解,各地農耕文明與外來游牧民族混雜,並於七、八世紀於北緯三十五度線,農耕與畜牧文明交界一帶形成日本學者妹尾達彥提出的「農牧複合國家」(agropastoral states)。在多元文化及人群的融合下,由西到東三個大型的文明世界逐漸建立:基督教世界(西歐法蘭克王國、東歐拜占庭帝國為代表)、伊斯蘭世界(阿拔斯王朝為代表)及中華世界(隋唐帝國為代表)。它們共享著相似的國家組織、行政及法律概念、土地租稅制度;支撐這些制度背後的,則是超越民族、身分與階級藩籬,追求普世價值及生命意義的宗教精神。 在這樣的普遍世界裡,以750年做為切入點,我們更能看出各自世界的特性,以及該時點的意義。西歐法蘭克王國的矮子丕平於751年登基,接受羅馬教宗的聖化,開啟卡洛林王朝,更為日後查理曼大帝的受洗及歐洲日耳曼諸王國的改宗奠下基礎。東歐的拜占庭王朝承繼舊時羅馬帝國榮光,不斷思索如何建立統治威望,君士坦丁堡更視自身為國際城市,與東方唐帝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的長安城相互輝映,不斷吸納周邊民族以謀世界和平。 同樣在750年,中東的阿拔斯王朝建立,此後阿拉伯國家制度更趨成熟,強勢向外擴張,更衝擊了東西兩方的其他勢力,也促成各地交流,751年的怛羅斯之役便是其一。代表中華世界的唐帝國敗於此役,但這依舊無損唐帝國在東亞世界的權威性,周邊日本、朝鮮等國皆深受影響。然而多民族帝國問題逐漸浮現,也預示了日後755年的安史之亂,東亞再次陷入動盪。 普遍世界的鼎立是先前古典時期帝國崩解後,世界史又再一次地出現政治及文化上的整合。而此時三大文明圈的架構及原則,皆化為日後近代國家的雛形,影響力一直延伸至當代。若要追溯當代國家的核心本質,探究此時期世界史的發展概況及特徵即屬必要。 -------------------------------------------------------------------------------------------------------------------------------- ★ 「歷史的轉換期」套書特色 橫切式敘事,全球史書寫的另一種可能以往的歷史寫作,多半著重單一地區或主題,從上古一路談到現代,也就是時間軸的「縱切式敘事」。近年全球史概念盛行,提倡以更廣闊、更多元的視野理解歷史,也出現不少挑戰這種縱切式敘事的新歷史著作。包括新觀點的嘗試(自然史、環境史),新視角的切入批判(東亞視角、庶民視角、遊牧民族視角),以及多語言史料的引用(貿易史、文化交流史)。然而,真正從根本上顛覆、提出新的「橫切式敘事」的,就是這套書了:它挑選一個特定歷史年分,並告訴你,那時間全世界各地都發生了些什麼事。 推動世界前進的「轉換期」:當時人的能動性,及各地重大轉變的共時性然而,挑選特定年分,並不是漫無目的的挑選,也不是以後人眼光做後設角度的挑選。本套書挑選的11個年分,都是「當時人們深切感受到重大變化」的轉換期。他們跟今天的我們一樣,都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不斷做出相同或迥異的選擇。本套書即針對此能動性進行分析。同時,這樣的變化具備「共時性」,好幾個地區同時產生了類似的重大轉變,而這段轉換期帶動了世界前往下一個階段。本套書開創了某種可能,也就是不以零星四散的方式敘述,而是透過廣闊的視野,通盤關注同一時間各地人們直接面對的問題,以及他們回應問題的多樣性與共通性。 具體實例如漣漪一般,彼此碰撞而成的世界本套書雖標舉全球史的廣闊視野,但在挑選篇章上抱持自由態度,不強制對同一時間的世界各地進行平均挑選,而是在這狹窄但別具意義的時間範圍內,盡可能提供鮮明生動的實例。這些事例像漣漪一般,不斷往外擴散又彼此重合;描繪出這些漣漪彼此碰撞的軌跡,就是本套書的特徵。「世界史」不是各國國別史的集合體,也不是單一框架下的均質產物;從紮根於各地區的視野出發,透過彼此接觸的對話,展現出活生生的鮮明姿態,這才是本套書所談的世界史。 主流與非主流並進,拓寬視野,提升歷史素養專文由各冊編者自由挑選,不侷限是主流或非主流地域的歷史。部分冊數挑選廣為人知的歷史進行分析(如第一冊,羅馬帝國與秦漢帝國);部分冊數則依該年代面臨之變遷,挑選鮮為人知的歷史為例(如第八冊,北亞毛皮貿易、東南亞海盜與印度洋西岸奴隸制)。在培養新時代提倡的「歷史素養」時,拓寬以往對歷史的理解視野是必要的。而本套書正是最好的示範與參考用書。 各冊編者總論,重點補充專欄,以及臺灣學者推薦序各冊開頭均附該冊編者總論,講述該特定年分世界各地面臨的重大轉變為何,帶領讀者概觀整體樣貌。除了主要敘述,也附上做為補充的專欄。本次引進繁體中文版,也邀請歷史學者擔任各冊導讀人,補充臺灣在地學者的觀點。 ------------------------------------------------------------------------------------------------------------------------------- 本套書共11冊: 『歴史の転換期』監修木村靖二、岸本美緒、小松久男第1冊前221年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南川高志編) 第2冊 378年崩解的古代帝國秩序(南川高志編) 第3冊 750年普遍世界的鼎立(三浦徹編) 第4冊 1187年巨大信仰圈的出現(千葉敏之編) 第5冊 1348年氣候不順與生存危機(千葉敏之編) 第6冊 1571年白銀大流通與國家整合(岸本美緒編) 第7冊 1683年近世世界的變貌(島田龍登編) 第8冊 1789年追求自由的時代(島田龍登編) 第9冊 1861年改革與試煉的時代(小松久男編) 第10冊 1905年革命的浪潮與團結的夢想(小松久男編) 第11冊 1919年邁向現代的摸索(木村靖二編)
- 封面
- 出版緣起 陳建守
- 導讀 甘懷真
- 導讀 范姜士璁
- 寫在前頭 木村靖二.岸本美緒.小松久男
- 總論 普遍世界的鼎立/三浦徹
-
第一章 伊斯蘭世界的出現/龜谷學
-
1 阿拔斯革命與哈里發爭奪戰
-
2 阿拔斯王朝政權與伊斯蘭社會的形成
-
3 古典晚期社會與伊斯蘭教的出現
-
-
第二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形成/菊地重仁
-
1 法蘭克王權與教權
-
2 王國的統一性與多樣性
-
3 並存的世界
-
-
第三章 拜占庭皇帝的帝國統治與世界認知/大月康弘
-
1 八至十世紀的地中海世界與拜占庭帝國
-
2 八至十世紀拜占庭帝國與馬其頓王朝的系譜
-
3 《帝國統治論》的作者與架構
-
4 「帝國」與「羅馬人的皇帝」
-
5 「帝國」是什麼
-
-
第四章 長安七五一年──歐亞的轉變/妹尾達彥
-
1 八世紀的中國大陸──從武則天到唐玄宗
-
2 長安七五一年(天寶十年)
-
3 喧騰的街市
-
- 圖片來源
- 主要參考文獻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