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分為四篇:「健康促進的理論基礎」、「健康促進方案」、「健康促進的情境與相關議題」和「健康促進的社會環境策略與未來方向」,內容架構首先先探討健康的概念基礎、健康促進的理論模式、方案計畫和經營等;接著切入討論健康促進的情境與應用,以及飲食營養、運動、體適能、心理健康、物質濫用等與健康促進相關的議題,並介紹意外事故、暴力傷害和常見傳染病的預防;最後帶出健康促進相關的社會、環境及政策改變,以及健康促進的未來方向。
本書網羅國內健康促進各領域學者與實務專家,將不同層面的健康促進概念作精實的說明。本版全書除了更新統計數據與文獻資料之外,第六、七、九章為全新撰寫之章節,第十二章也加入2019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相關內容,因應時事改版編寫,與時俱進,提供讀者最新的參考資訊。
本書網羅國內健康促進各領域學者與實務專家,將不同層面的健康促進概念作精實的說明。本版全書除了更新統計數據與文獻資料之外,第六、七、九章為全新撰寫之章節,第十二章也加入2019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相關內容,因應時事改版編寫,與時俱進,提供讀者最新的參考資訊。
-
第一篇 健康促進的理論基礎
-
Chapter 1 健康的概念基礎
-
第一節 健康促進的定義與指標
-
第二節 健康促進行為
-
第三節 健康行為流行病學
-
第四節 護理人員在健康促進的角色與功能
-
-
Chapter 2 健康促進的理論模式
-
第一節 個人層次的健康促進模式
-
第二節 社區層次的健康促進模式
-
-
-
第二篇 健康促進方案
-
Chapter 3 健康促進方案的計畫
-
第一節 如何開始健康促進方案
-
第二節 如何進行社區健康評估
-
第三節 如何訂定方案的目標及選擇方案的措施
-
-
Chapter 4 健康促進方案的經營
-
第一節 如何執行健康促進方案
-
第二節 如何評價一個健康促進方案
-
-
-
第三篇 健康促進的情境與相關議題
-
Chapter 5 健康促進的情境與應用
-
第一節 家庭中的健康促進
-
第二節 學校中的健康促進
-
第三節 職場中的健康促進
-
第四節 醫院為基礎的健康促進
-
第五節 社區的健康促進
-
第六節 健康夥伴關係之建立
-
-
Chapter 6 飲食營養與健康促進
-
第一節 營養素的食物來源與生理功能
-
第二節 飲食營養與疾病發展
-
第三節 健康飲食類型
-
第四節 能量平衡與體重控制
-
第五節 應深思慎選的飲食模式
-
-
Chapter 7 運動、體適能與健康促進
-
第一節 身體活動、運動與體適能
-
第二節 體適能檢測方式與檢測數值評定
-
第三節 簡易運動處方規劃
-
第四節 未來趨勢與發展性
-
-
Chapter 8 心理健康與健康促進
-
第一節 心理健康
-
第二節 心理健康促進
-
第三節 以年齡發展階段看心理健康促進工作重點
-
第四節 壓力處理
-
第五節 另類療法
-
第六節 靈性成長
-
第七節 護理人員在心理健康促進之角色與功能
-
-
Chapter 9 菸酒、檳榔與健康促進
-
第一節 吸菸與健康
-
第二節 喝酒與健康
-
第三節 嚼檳榔與健康
-
-
Chapter 10 藥物濫用與健康促進
-
第一節 藥物濫用的現況
-
第二節 藥物濫用對個人健康與社會的衝擊
-
第三節 藥物濫用的成因
-
第四節 藥物濫用的健康促進與評價
-
第五節 藥物濫用的防治
-
-
Chapter 11 事故及暴力傷害的預防
-
第一節 認識事故傷害
-
第二節 事故傷害的預防
-
第三節 暴力傷害的預防
-
-
Chapter 12 常見傳染病的認識與預防
-
第一節 傳染病的認識
-
第二節 SARS的認識與預防
-
第三節 登革熱與腸病毒感染的認識與防治
-
第四節 淋病、梅毒與愛滋病的認識與防治
-
第五節 流行性感冒與結核病的認識與防治
-
第六節 伊波拉病毒疾病的認識與預防
-
第七節 中東呼吸症候群的認識與預防
-
第八節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認識與預防
-
第九節 公共衛生如何因應新興傳染病的發生
-
-
-
第四篇 健康促進的社會環境策略與未來方向
-
Chapter 13 經由社會、環境及政策的改變促進健康
-
第一節 以健康促進為社會目標
-
第二節 經由社會環境的改變促進健康
-
第三節 社會環境改變的策略
-
第四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在社會環境改變中的角色與功能
-
第五節 經由政策的改變促進健康
-
第六節 健康政策的分析
-
第七節 政策改變的策略與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
-
Chapter 14 健康促進的未來方向
-
第一節 自我照顧的沿革與定義
-
第二節 自我照顧與健康促進
-
第三節 不同生命週期的自我照顧
-
第四節 社區賦權
-
第五節 健康促進的夥伴關係
-
第六節 健康不平等與健康識能
-
第七節 科技與健康促進
-
第八節 多元文化能力
-
第九節 健康促進未來的發展和研究方向
-
-
-
附錄
-
附錄一 〇〇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組織章程
-
附錄二 食品的酸、鹼性度表
-
附錄三 臺灣地區成人之理想體重
-
附錄四 DSM-5物質使用障礙症診斷標準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