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流行病學概論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前院長盧美秀誠摯推薦
本書說明方式深入淺出,容易理解閱讀,讀者可紮實的從中建構流行病學的基本知識。
隨著大環境、智慧化、大數據時代的來襲,流行病學的發展更趨多樣及整合性,因此新版隨著趨勢修訂,除了更新全書數據外,並增加更多概念,如「臨床試驗的分期」、「多階段選樣」、「受試者的權益及保護」、「受試者知情同意及範本參考」、「交互作用」、「過度診斷誤差」等,並依作者的專業,在上版概念敘述方面再深入描述。
新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所重視的十大健康威脅之議題──「非傳染性疾病」,特別新增「非傳染病監測」專章作討論,以貼近時代及流行病學整體趨勢與走向,帶給讀者嶄新的流行病學知識饗宴。
章末附有「問題與討論」及「作答提示」,讓讀者可自我檢測實力,提升學習成效。
本書說明方式深入淺出,容易理解閱讀,讀者可紮實的從中建構流行病學的基本知識。
隨著大環境、智慧化、大數據時代的來襲,流行病學的發展更趨多樣及整合性,因此新版隨著趨勢修訂,除了更新全書數據外,並增加更多概念,如「臨床試驗的分期」、「多階段選樣」、「受試者的權益及保護」、「受試者知情同意及範本參考」、「交互作用」、「過度診斷誤差」等,並依作者的專業,在上版概念敘述方面再深入描述。
新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所重視的十大健康威脅之議題──「非傳染性疾病」,特別新增「非傳染病監測」專章作討論,以貼近時代及流行病學整體趨勢與走向,帶給讀者嶄新的流行病學知識饗宴。
章末附有「問題與討論」及「作答提示」,讓讀者可自我檢測實力,提升學習成效。
-
CHAPTER 1 流行病學的沿革與發展
-
第一節 流行病學的定義及目的
-
第二節 流行病學的歷史背景
-
第三節 流行病學的研究範圍
-
第四節 流行病學的實際應用
-
第五節 流行病學的發展趨勢
-
-
CHAPTER 2 致病機轉之原理
-
第一節 疾病自然史與三段五級的預防
-
第二節 疾病的致病模式
-
第三節 因果關係的判定條件
-
-
CHAPTER 3 疾病率與死亡率的測量
-
第一節 相對計量的概念
-
第二節 時間介入計量的概念
-
第三節 疾病統計
-
第四節 死亡統計
-
第五節 粗比率、特殊別比率和標準化比率
-
第六節 平均餘命、人年損失與工作年損失
-
第七節 生命統計資料來源
-
-
CHAPTER 4 描述流行病學
-
第一節 描述流行病學的目的
-
第二節 人口學特徵對疾病分布的影響
-
第三節 地理因素對疾病分布的影響
-
第四節 時間因素對疾病分布的影響
-
-
CHAPTER 5 分析流行病學
-
第一節 橫斷研究法
-
第二節 世代研究法
-
第三節 病例對照研究法
-
第四節 巢式病例對照研究法
-
第五節 生態研究
-
-
CHAPTER 6 實驗流行病學
-
第一節 臨床試驗法
-
第二節 社區試驗法
-
第三節 試驗交叉設計
-
第四節 試驗形式的選擇依據
-
-
CHAPTER 7 研究樣本的選擇
-
第一節 選樣的基本概念
-
第二節 機率選樣
-
第三節 非機率選樣
-
第四節 樣本數的估算
-
-
CHAPTER 8 資料收集
-
第一節 受試者同意書
-
第二節 問卷設計的原則
-
第三節 問卷之信效度檢測
-
第四節 收集問卷資料的途徑
-
-
CHAPTER 9 相關之測量與闡釋
-
第一節 相對危險性
-
第二節 對比值
-
第三節 相差危險性
-
第四節 歸因比例
-
第五節 交互作用
-
-
CHAPTER 10 研究誤差與干擾的因應策略
-
第一節 研究效度
-
第二節 流行病學研究常見的研究誤差與干擾
-
第三節 控制研究誤差與干擾的因應策略
-
-
CHAPTER 11 疾病篩檢
-
第一節 篩檢的定義與原則
-
第二節 選擇篩檢工具的考慮因素
-
第三節 篩檢誤差
-
-
CHAPTER 12 非傳染病監測
-
第一節 非傳染病監測的定義及範圍
-
第二節 全球非傳染病監測指標
-
第三節 非傳染病監測系統規劃與品管評價原則
-
第四節 各國重要非傳染病監測模式範例
-
-
CHAPTER 13 癌症流行病學
-
第一節 癌症登記
-
第二節 癌症生命統計指標
-
第三節 癌症個論
-
-
CHAPTER 14 傳染病流行病學
-
第一節 傳染病致病模式
-
第二節 傳染病流行類型
-
第三節 傳染病防治原理
-
第四節 調查傳染性疾病爆發的步驟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