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依據考選部命題大綱編著而成,為考選部指定國家考試參考用書,為達考用合一目的,以黑體標示護理國考重點。本書以學理理論配合臨床案例撰寫,適合護理科系學生及臨床護理人員使用。
本書特色
‧章節架構圖:快速了解架構,完整組織概念。
‧Tips專欄:提示重要內容、加強記憶、強化重要概念。
‧Cases專欄:搭配課文提供相關案例,加速理解課文重點。
‧概念圖:統整精神科藥物的作用機轉、作用及副作用,以建立藥物治療的整體觀念。
‧案例討論:透過臨床案例情境討論,可學以致用、思考適合病人的護理處置。
‧OSCE教案:收錄「幻覺精神症狀情境處置」及「臨床暴力情境處置」OSCE教案,同時測驗護理專業知識、態度與技能。
‧精神科常見技術:以詳細步驟流程介紹「約束病人」、「保護隔離病人」、「電氣痙攣治療」技術,佐以20多幅模擬照片,以了解實務操作要點。
‧藥卡:書後收錄精神科常用藥物的藥卡,以彩色編排,並包含藥物圖片,方便讀者隨身攜帶使用。
主要修訂重點
■第1篇──概念篇
‧第1章:增加「世界衛生組織發動心理健康行動計畫」、「世界心理衛生聯盟提倡世界心理健康日」以及「世界精神病協會」介紹;更新臺灣當前心理衛生政策,如:國民心理健康計畫第二期。
‧第2章:強調社區精神衛生照護的實證趨勢,新增整合性個案管理模式、復元模式;更新基層精神衛生護理人員臨床專業能力培訓重點。
‧第3章:倫理部分增加「倫理決策案例專欄」;法律部分增加精神衛生法修法方向、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介紹、強制處置名詞說明表。
‧第4章:新增家庭生態圖評估、世界衛生組織身心障礙評估量表(WHODAS)。
‧第6章:新增會談時病人沉默不語、無法完整參與會談等狀況的建議表。
■第2篇──治療篇
‧第8章:藥物治療部分補充抗精神病藥物、鋰鹽等藥物的使用注意事項;新增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aripiprazole介紹、第一代與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的比較表。其他肌體治療部分新增重複透顱磁刺激術(rTMS)、迷走神經刺激術(VNS)、瘧疾發燒治療法。
‧第9章:精簡防衛機轉表格。增加佛洛依德心理分析治療法的名詞說明、跨文化心理治療。
‧第10章:調整架構,加入原第9章的認知行為治療法內容。
‧第11章:新增家庭治療的「隱喻」介入技巧,更新婚姻衝突的近期研究發現。
‧第12章:增加一節「團體治療師的養成」。新增邊緣型人格障礙於團體治療的挑戰、耶隆(Yalom)在團體心理治療的特色及重要性。
‧第13章:新增環境治療在焦慮症病人的應用,運用環境治療協助病人增加定向感及認知的實務做法。
‧第14章:整合卡普蘭理論於第二節。新增自傷案例與處置建議專欄、精神衛生法關於發現精神狀態異常有傷人或自傷之虞者的處置專欄。
■第3篇──護理問題處置篇
‧第15章:增加一節情感思覺失調症(schizoaffectivedisorder)。
‧第16章:架構調整成「雙相情緒障礙症」和「憂鬱症」兩節為主軸。新增DST試驗、常見抗鬱劑藥物之副作用表、雙相情緒障礙症中三者症狀比較表。
‧第17章:新增常用藥物重要機轉、常見使用狀況與護理注意事項。
‧第19章:增加一節輕度認知障礙(mildcognitiveimpairment)。更新臺灣失智人口推估;新增衛生福利部「失智症認知促進活動」、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全程照護、國際失智症聯盟等介紹。
‧第20章:架構調整,獨立出藥物使用障礙症、酒精使用障礙症及嗜賭症各自的臨床特徵、過程及治療。新增新興影響精神物質專欄、電玩成癮症、身體酒精濃度與行為表現。
■第4篇──其他領域篇
‧第22章:更新整體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盛行率。
‧第23章:更新近年長照政策及老年精神病人統計數據;新增生涯回顧學說、老年人自殺行為具有高自殺意圖及高致命性的可能原因、WHO「老齡化與健康全球戰略和行動計畫」、美國GPNC提出的老年精神衛生護理關鍵概念。
‧第24章:增加一節「復元與賦能」,包含醫療模式、復健模式、賦能模式的介紹。新增出院準備服務介紹、衛生福利部2019年「整合型心理健康工作計畫」工作項目介紹。
‧第25章:新增精神衛生法關於身體約束的規定,更新家庭暴力案件通報人數。
‧第26章:增加一節「災難的防治策略」。新增災難的壓力反應分期、安心服務的介入、助人者的自我評估等。
‧第27章:本章為此版新增,包含善意溝通、正念及醫療護身術於精神科護理的運用。
本書特色
‧章節架構圖:快速了解架構,完整組織概念。
‧Tips專欄:提示重要內容、加強記憶、強化重要概念。
‧Cases專欄:搭配課文提供相關案例,加速理解課文重點。
‧概念圖:統整精神科藥物的作用機轉、作用及副作用,以建立藥物治療的整體觀念。
‧案例討論:透過臨床案例情境討論,可學以致用、思考適合病人的護理處置。
‧OSCE教案:收錄「幻覺精神症狀情境處置」及「臨床暴力情境處置」OSCE教案,同時測驗護理專業知識、態度與技能。
‧精神科常見技術:以詳細步驟流程介紹「約束病人」、「保護隔離病人」、「電氣痙攣治療」技術,佐以20多幅模擬照片,以了解實務操作要點。
‧藥卡:書後收錄精神科常用藥物的藥卡,以彩色編排,並包含藥物圖片,方便讀者隨身攜帶使用。
主要修訂重點
■第1篇──概念篇
‧第1章:增加「世界衛生組織發動心理健康行動計畫」、「世界心理衛生聯盟提倡世界心理健康日」以及「世界精神病協會」介紹;更新臺灣當前心理衛生政策,如:國民心理健康計畫第二期。
‧第2章:強調社區精神衛生照護的實證趨勢,新增整合性個案管理模式、復元模式;更新基層精神衛生護理人員臨床專業能力培訓重點。
‧第3章:倫理部分增加「倫理決策案例專欄」;法律部分增加精神衛生法修法方向、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介紹、強制處置名詞說明表。
‧第4章:新增家庭生態圖評估、世界衛生組織身心障礙評估量表(WHODAS)。
‧第6章:新增會談時病人沉默不語、無法完整參與會談等狀況的建議表。
■第2篇──治療篇
‧第8章:藥物治療部分補充抗精神病藥物、鋰鹽等藥物的使用注意事項;新增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aripiprazole介紹、第一代與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的比較表。其他肌體治療部分新增重複透顱磁刺激術(rTMS)、迷走神經刺激術(VNS)、瘧疾發燒治療法。
‧第9章:精簡防衛機轉表格。增加佛洛依德心理分析治療法的名詞說明、跨文化心理治療。
‧第10章:調整架構,加入原第9章的認知行為治療法內容。
‧第11章:新增家庭治療的「隱喻」介入技巧,更新婚姻衝突的近期研究發現。
‧第12章:增加一節「團體治療師的養成」。新增邊緣型人格障礙於團體治療的挑戰、耶隆(Yalom)在團體心理治療的特色及重要性。
‧第13章:新增環境治療在焦慮症病人的應用,運用環境治療協助病人增加定向感及認知的實務做法。
‧第14章:整合卡普蘭理論於第二節。新增自傷案例與處置建議專欄、精神衛生法關於發現精神狀態異常有傷人或自傷之虞者的處置專欄。
■第3篇──護理問題處置篇
‧第15章:增加一節情感思覺失調症(schizoaffectivedisorder)。
‧第16章:架構調整成「雙相情緒障礙症」和「憂鬱症」兩節為主軸。新增DST試驗、常見抗鬱劑藥物之副作用表、雙相情緒障礙症中三者症狀比較表。
‧第17章:新增常用藥物重要機轉、常見使用狀況與護理注意事項。
‧第19章:增加一節輕度認知障礙(mildcognitiveimpairment)。更新臺灣失智人口推估;新增衛生福利部「失智症認知促進活動」、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全程照護、國際失智症聯盟等介紹。
‧第20章:架構調整,獨立出藥物使用障礙症、酒精使用障礙症及嗜賭症各自的臨床特徵、過程及治療。新增新興影響精神物質專欄、電玩成癮症、身體酒精濃度與行為表現。
■第4篇──其他領域篇
‧第22章:更新整體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盛行率。
‧第23章:更新近年長照政策及老年精神病人統計數據;新增生涯回顧學說、老年人自殺行為具有高自殺意圖及高致命性的可能原因、WHO「老齡化與健康全球戰略和行動計畫」、美國GPNC提出的老年精神衛生護理關鍵概念。
‧第24章:增加一節「復元與賦能」,包含醫療模式、復健模式、賦能模式的介紹。新增出院準備服務介紹、衛生福利部2019年「整合型心理健康工作計畫」工作項目介紹。
‧第25章:新增精神衛生法關於身體約束的規定,更新家庭暴力案件通報人數。
‧第26章:增加一節「災難的防治策略」。新增災難的壓力反應分期、安心服務的介入、助人者的自我評估等。
‧第27章:本章為此版新增,包含善意溝通、正念及醫療護身術於精神科護理的運用。
-
第1篇 概念篇
-
CHAPTER 1 緒論及發展史/王純娟、劉玉雲、戎瑾如、黃瑞媛
-
第一節 精神醫學發展史
-
第二節 精神衛生護理發展史
-
第三節 臺灣精神醫療與精神衛生護理現況
-
-
CHAPTER 2 精神衛生護理的基本概念/廖肇安、蕭淑貞、劉玟宜
-
第一節 臨床精神衛生護理的基本概念
-
第二節 精神衛生護理臨床運用之模式
-
第三節 對精神科病人應有的認識
-
第四節 精神衛生工作
-
第五節 精神衛生護理人員之條件、角色與功能
-
-
CHAPTER 3 精神衛生護理的倫理與法律觀/蕭淑貞、黃瑞媛、吳佳儀
-
第一節 倫理部分
-
第二節 法律部分
-
案例討論
-
-
CHAPTER 4 精神疾病的評估、診斷與分類/連寶珠、張榮珍、李朝雄
-
第一節 精神疾病的評估
-
第二節 精神疾病的診斷與分類
-
-
CHAPTER 5 精神疾病的病因與症狀/湯麗玉、劉嘉逸
-
第一節 精神疾病的病因
-
第二節 精神疾病的臨床症狀
-
-
CHAPTER 6 治療性人際關係/呂雀芬
-
第一節 護理師與病人的治療性人際關係
-
第二節 治療性人際關係建立之過程
-
-
CHAPTER 7 治療性溝通/楊慧玲
-
第一節 治療性溝通的重要性
-
第二節 治療性溝通的相關概念
-
第三節 治療性溝通的相關理論
-
第四節 影響治療性溝通的因素
-
第五節 治療性溝通的原則
-
第六節 治療性溝通技巧
-
第七節 非治療性溝通行為
-
-
-
第2篇 治療篇
-
CHAPTER 8 肌體治療/連寶珠、廖肇安、劉宜釗
-
第一節 精神科藥物治療
-
第二節 電氣痙攣療法
-
第三節 其他肌體治療
-
第四節 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
第五節 藥物治療和電氣痙攣療法於護理過程之運用
-
-
CHAPTER 9 個別心理治療/施欣欣、湯麗玉、劉嘉逸
-
第一節 個別心理治療的基本概念
-
第二節 個別心理治療的方法
-
第三節 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
第四節 個別心理治療於護理過程之運用
-
-
CHAPTER 10 行為治療與認知治療/黃珮玲、黃瑞媛、施欣欣
-
第一節 行為的定義
-
第二節 行為與認知治療的理論架構
-
第三節 行為治療的原則
-
第四節 認知治療的模式
-
第五節 認知行為治療法
-
第六節 護理人員的角色
-
第七節 行為與認知治療於護理過程之運用
-
-
CHAPTER 11 家庭治療/林梅鳳
-
第一節 婚姻衝突
-
第二節 家庭治療的重要性
-
第三節 家庭治療的理論架構
-
第四節 家庭治療的原則
-
第五節 家庭治療的策略
-
第六節 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
第七節 家庭治療於護理過程之運用
-
-
CHAPTER 12 團體治療/盧純華、蘇淑芳
-
第一節 團體治療的重要性
-
第二節 團體治療的理論架構
-
第三節 團體治療的原則
-
第四節 團體治療的型態
-
第五節 團體治療的治療性因素
-
第六節 團體治療師的養成
-
第七節 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
第八節 團體成員的角色
-
第九節 團體治療於護理過程之運用
-
-
CHAPTER 13 環境治療/施欣欣
-
第一節 環境治療的基本概念
-
第二節 環境治療的臨床應用
-
第三節 環境治療在住院精神科病人之應用
-
第四節 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
第五節 環境治療於護理過程之運用
-
-
CHAPTER 14 危機處置/施欣欣
-
第一節 危機的形成
-
第二節 危機處置的理論架構
-
第三節 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
第四節 護理過程
-
-
-
第3篇 護理問題處置篇
-
CHAPTER 15 思考障礙之護理/王怡文、陳玉婷、賴佑銘、林青蓉
-
第一節 思考與思考障礙
-
第二節 思覺失調症
-
第三節 情感思覺失調症
-
第四節 妄想症
-
第五節 護理過程
-
案例討論
-
-
CHAPTER 16 雙相情緒障礙症及憂鬱症之護理/陳春蘭、曾錦花、蕭妃秀、徐瑩媺
-
第一節 雙相情緒障礙症
-
第二節 憂鬱症
-
案例討論
-
-
CHAPTER 17 焦慮症、強迫症和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之護理/巫慧芳、王美業
-
第一節 焦慮症
-
第二節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
-
第三節 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
第四節 病因
-
第五節 治療原則與預後
-
第六節 護理過程
-
案例討論
-
-
CHAPTER 18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與解離症之護理/張榮珍、李朝雄
-
第一節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與解離症之介紹
-
第二節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
第三節 解離症
-
第四節 治療及護理過程
-
案例討論
-
-
CHAPTER 19 認知類障礙症之護理/鄒建萍、湯麗玉
-
第一節 定義
-
第二節 譫妄
-
第三節 失智症
-
第四節 臨床評估
-
第五節 護理過程
-
案例討論
-
-
CHAPTER 20 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症之護理/林梅鳳、陳姝蓉、洪翠妹
-
第一節 定義與診斷
-
第二節 病因
-
第三節 臨床特徵與治療
-
第四節 護理過程
-
案例討論
-
-
-
第4篇 其他領域篇
-
CHAPTER 21 人格障礙症之護理/張榮珍、李朝雄
-
第一節 人格障礙症的介紹
-
第二節 A群人格障礙症
-
第三節 B群人格障礙症
-
第四節 C群人格障礙症
-
第五節 病因
-
第六節 治療與護理過程
-
案例討論
-
-
CHAPTER 22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心理衛生護理/張秀如
-
第一節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心理衛生護理三大範疇
-
第二節 常見之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
-
第三節 護理評估
-
第四節 護理措施
-
案例討論
-
-
CHAPTER 23 老年精神衛生護理/戎瑾如
-
第一節 老年人精神健康之調適
-
第二節 老年期常見之精神健康問題與疾病
-
第三節 老年精神衛生護理人員之角色
-
第四節 護理過程
-
-
CHAPTER 24 社區精神心理衛生護理/盧純華、戎瑾如、李錦彪
-
第一節 社區精神心理衛生之基本概念
-
第二節 社區精神心理衛生之發展
-
第三節 復元與賦能
-
第四節 社區精神心理衛生服務系統
-
第五節 護理人員之角色與功能
-
第六節 社區精神心理衛生護理過程
-
-
CHAPTER 25 暴力及自殺事件之護理/梁玉雯、葉明莉
-
第一節 暴力
-
第二節 自殺
-
案例討論
-
-
CHAPTER 26 災難護理/蘇淑芳
-
第一節 災難的定義與特性
-
第二節 災難相關概念與理論
-
第三節 災難的防治策略
-
第四節 災難心理健康議題
-
第五節 創傷反應之治療模式
-
第六節 災難精神衛生護理的專業核心能力與工作模式
-
第七節 助人者的自我照護
-
-
CHAPTER 27 精神科護理最新發展/鄭若瑟、洪敬倫、許瀚仁
-
第一節 善意溝通、深度同理於精神護理之應用
-
第二節 正念於精神護理之應用:從自我照顧出發
-
第三節 醫療護身術於精神護理之應用
-
-
-
幻覺精神症狀及臨床暴力情境處置OSCE/廖珮君、陳妙絹
-
第一站 幻覺精神症狀情境處置
-
第二站 臨床暴力情境處置
-
-
附錄
-
附錄一 精神衛生法
-
附錄二 DSM-5之疾病分類
-
附錄三 精神科常見技術
-
技術1 約束病人
-
技術2 保護隔離病人
-
技術3 電氣痙攣治療
-
-
- 索引
- 藥卡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