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信徒神學

出版日期
199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47102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作者對各神學主題,作其歷史沿革的簡介,並列舉各派不同的見解,但一定提出檢討。作者對三位一體評論、贖罪論、預定論和超自然境界有獨特的看法。這些見解是否具有突破性,有待公論,但至少足以刺激好尋根究底的讀者,更深入探討的興趣。
  • 序言
  • 第1課 信徒神學總論
    • 一 什麼是神學?
    • 二 什麼是信徒神學?
    • 三 為什麼需要信徒神學?
    • 四 基督教神學的特色
    • 五 神學的構成因素
    • 六 神學的分野
  • 第2課 人對神的認知
    • 一 人為什麼要認知神
    • 二 人如何認知神
  • 第3課 神准許認知祂——自然啟示
    • 一 人認識神的條件
    • 二 神為准許認識祂?在大自然中所作的提供
    • 三 間接認知神的方式
  • 第4課 神向人作自我彰顯——特別啟示
    • 一 有關特別啟示的預備知識
    • 二 特別啟示的方式
  • 第5課 特別啟示的管道
    • 一 啟示者以默感啟示受感者
    • 二 受感者以信心領受默感的啟示
  • 第6課 特別啟示的內容(一)
    • 一 教會所擁有的聖經不是原典
    • 二 經典中包含不同性質的材料
    • 三 經文的啟示和文字有如現場與地圖的關係
  • 第7課 特別啟示的內容(二)
    • 一 聖經無誤的神學依據
    • 二 聖經無誤的歷史依據
    • 三 從不同的啟示觀看聖經的無誤
    • 四 經文表面上的出入
    • 五 不同的無誤觀
    • 六 聖經無誤的含義
    • 七 聖經權威的性質
  • 第8課 神是誰
    • 一 人對神的描寫有限度
    • 二 神本性的描寫——本質與屬性的關係
    • 三 名字所啟示的神
  • 第9課 神的本質(一)
    • 一 神的本質是「聖」
    • 二 三位一體神觀初探
    • 三 教會歷史上的三位一體論偏差類型
  • 第10課 神的本質(二)
    • 一 三位一體神觀的聖經依據
    • 二 如何領悟三位一體神
    • 三 結論
  • 第11課 神的屬性(一)
    • 一 自性
    • 二 不變性
    • 三 無限性
  • 第12課 神的屬性(二)
    • 一 生命
    • 二 自主性
  • 第13課 神的旨意(一)
    • 一 神的定旨
    • 二 神的預定
  • 第14課 神的旨意(二)
    • 一 棄絕——反面的預定
    • 二 預定墮落的關係
    • 三 對預定論的檢討
  • 第15課 神的創造
    • 一 創造總論
    • 二 屬靈存在者的創造
  • 第16課 世界的創造與神的攝理
    • 一 自然科學的宇宙起源論
    • 二 基於聖經的各種創造說
  • 第17課 人從那裡來
    • 一 不同的人觀
    • 二 人起源的理論
  • 第18課 神為何創造人?
    • 一 人受造的神學意義
    • 二 人與神的關係
    • 三 人與別人的關係
    • 四 人與其他被造的關係
  • 第19課 人性的構造
    • 一 神的形像
    • 二 人的構成因素
    • 三 人靈魂的來源
  • 第20課 罪是什麼
    • 一 關於罪之本質的理論
    • 二 關於罪的聖經名詞
  • 第21課 罪的起源
    • 一 罪如何發生
    • 二 亞當的墮落
  • 第22課 罪的嚴重
    • 二 永不得赦免的罪
    • 三 原罪
    • 四 本罪
  • 第23課 基督教信仰的基磐
    • 一 耶穌的歷史性
    • 二 歷史的耶穌就是信仰的基督
  • 第24課 基督的神性
    • 一 歷史上對基督完整神性之信仰的偏差
    • 二 使徒所見證耶穌基督的神性
    • 三 基督的復活見證其神性
  • 第25課 基督的人性
    • 一 經文的證據
    • 二 否認基督完整人性的偏差
    • 三 基督的無罪性
    • 四 基督人性的必要
  • 第26課 基督的位格
    • 一 基督在統一的位格裡有神人二性,且有屬神和屬人的兩個意志
    • 二 對基督統一位格的誤解
    • 三 基督之神性的含義
    • 四 基督之人性的含義
    • 五 神性與人性構成基督統一位格的含義
  • 第27課 基督的處女降生
    • 一 初步觀察
    • 二 關於處女降生的聖經依據
    • 三 早期教會傳說
    • 四 對處女降生教義的反對
    • 五 基督從處女降生的神學意義
  • 第28課 基督的事工總論
    • 一 基督的使命
    • 二 基督事工的兩階段
  • 第29課 贖罪論總論
    • 一 贖罪論的綜合性
    • 二 贖罪論的背景因素
    • 三 新約聖經的經訓
    • 四 贖罪的含義
  • 第30課 贖罪的理論(一)
    • 一 強調基督之勝利的贖罪說
    • 二 強調滿足神公義要求的贖罪說
  • 第31課 贖罪的理論(二)
    • 一 強調神之愛的贖罪說
    • 二 強調神維持宇宙政府尊嚴的贖罪說
    • 三 神秘聯合說
  • 第32課 贖罪的範圍
    • 一 基督為誰贖罪
    • 二 基督的贖罪贖去什麼?
  • 第33課 聖靈論總論
    • 一 聖靈論的重要性與領悟聖靈的困難
    • 二 歷史上的聖靈說
    • 三 聖靈的象徵
  • 第34課 聖靈的本性與事工
    • 一 聖靈的神性
    • 二 聖靈的位格
    • 三 聖靈的工作
  • 第35課 聖靈的恩賜
    • 一 聖靈所動的工
    • 二 屬靈的恩賜
  • 第36課 特殊的恩賜
    • 一 對現代特殊恩賜的觀察
    • 二 說方言的恩賜
    • 三 其餘超自然的恩賜
    • 四 靈恩平議
  • 第37課 基督的救贖——序論
    • 一 從不同角度看得救
    • 二 得救面面觀
  • 第38課 得救的開始
    • 一 神的預定
    • 二 神的呼召
    • 三 歸依
  • 第39課 得救所蒙的恩
    • 一 稱義
    • 二 得兒子的名分
  • 第40課 得救的持續
    • 一 成聖
    • 二 與主合一
    • 三 分別為聖
  • 第41課 得救的完成
    • 一 聖徒的堅忍
    • 二 得榮耀
    • 三 得救者的範圍
  • 第42課 教會是什麼
    • 一 教會的多重含義
    • 二 教會的定義
    • 三 聖經對教會的形容
  • 第43課 教會的性質
    • 一 教會與天國
    • 二 教會與以色例
    • 三 可視的教會與不可視的教會
    • 四 教會何時開始
  • 第44課 教會的治理
    • 一 有組織的事實
    • 二 教會的體制
  • 第45課 教會的典禮
    • 一 洗禮
    • 二 聖餐禮
  • 第46課 教會的合一
    • 一 教會合一的型態
    • 二 不同宗派合併(有形的教會)的困難
    • 三 教會和一平議
  • 第47課 末後必成的事
    • 一 末事論序論
    • 二 近代的末事論
    • 三 對末事論應有的領悟
  • 第48課 基督的再臨
    • 一 基督的再臨
    • 二 復活
    • 三 最後的審判
  • 第49課 千禧年國與災難
    • 一 千禧年觀
    • 二 大災難觀
  • 第50課 個人的結局
    • 一 死
    • 二 過渡狀態
  • 第51課 最後的歸宿
    • 一 義人的歸宿
    • 二 惡人的歸宿
  • 第52課 跋
    • 一 教義不等於基督教
    • 二 教義對信仰的意義
    • 三 終極的教義系統並不存在
    • 四 提防知識的驕傲
    • 五 神學知識是靈命與事奉的手段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