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馬克思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93239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馬克思在晚年說過:「就我所知,我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
但為什麼馬克思要這麼說呢?
為什麼我們今天還要讀馬克思呢?
洪鎌德:「馬克思的觀念雖然無法直接應用到今日後資本主義時代世界局勢的分析與抨擊之上,但其追求人類解放的用意卻始終影響著未來歷史的走向。」

本書剖析一個世紀以來,馬克思理論與革命實踐的演變及影響。一方面批判「正統馬克思主義」過份崇奉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社會主義之機械宿命,二方面展示「西方馬克思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所懷抱之烏托邦式願景,以為馬克思主義乃啟發人類解放意識、重視人類主體能動性與創造性之精神。全書詳實地描繪了馬克思的生平,並對其學說與貢獻作出公正、肯綮的評析。
  • 《世界哲學家叢書》總序
  • 三版序
  • 再版序
  • 序 言
  • 第一部 身世、生涯、志業
    • 第一章 家世與少年時代
      • 第一節 馬克思的出身與家庭
      • 第二節 幼年與少年時代
    • 第二章 戀愛與升學
      • 第一節 燕妮及其父親
      • 第二節 波恩大學的年代
    • 第三章 大學生涯和博士學位
      • 第一節 柏林大學的時代
      • 第二節 狂飆的年代
      • 第三節 畢業與學位
    • 第四章 撰稿與辦報
      • 第一節 衣錦還鄉
      • 第二節 《萊茵報》的編輯與撰文
    • 第五章 結婚、勤讀與評論
      • 第一節 燕爾新婚
      • 第二節 黑格爾法律哲學批判與猶太人問題的討論
    • 第六章 巴黎之旅
      • 第一節 《德法年鑑》的編輯、發行和失敗
      • 第二節 巴黎的居留
      • 第三節 馬克思與恩格斯終生友誼的締造
    • 第七章 布魯塞爾的流亡
      • 第一節 由法京而赴比京
      • 第二節 馬克思與其女傭的畸戀
      • 第三節 馬、恩合寫《德意志意識形態》
    • 第八章 組織共產黨聯盟
      • 第一節 初訪英國
      • 第二節 《共產黨宣言》的起草
    • 第九章 1848年歐陸的大革命
      • 第一節 巴黎的起義
      • 第二節 《新萊茵報》的創辦、經營和關閉
    • 第十章 倫敦流亡的貧困
      • 第一節 居無定所、幾度搬遷
      • 第二節 安貧樂道與事業不順
      • 第三節 貧賤夫婦的病痛與孩子的夭折
    • 第十一章 撰稿、苦讀、出書
      • 第一節 文章憎命達──《論壇報》通訊員的鬱悴
      • 第二節 政治經濟學的鑽研與寫作
    • 第十二章 興訟、找錢、脫貧
      • 第一節 「譭謗」案的始末
      • 第二節 去荷蘭與柏林找錢
      • 第三節 革命情誼的考驗
      • 第四節 擺脫貧困、漸入佳境
    • 第十三章 《資本論》的出版
      • 第一節 撰寫過程的一波三折與作者的病痛
      • 第二節 作客漢堡與漢諾威
      • 第三節 出版後反應不夠熱烈
      • 第四節 《資本論》遲來的勝利
    • 第十四章 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
      • 第一節 第一國際的興起與運作
      • 第二節 馬克思的操盤
      • 第三節 第一國際的分裂
      • 第四節 普法戰爭與「國際」解體
      • 第五節 巴黎公社的旋生旋滅
    • 第十五章 病痛與悲哀的晚年
      • 第一節 療養、療養、再療養
      • 第二節 《哥達綱領》的批判
      • 第三節 愛妻與長女的相繼死亡
      • 第四節 馬克思的逝世
  • 第二部 觀念、思想、理論
    • 第十六章 馬克思論人與人性
      • 第一節 資本主義社會下人性的墮落
      • 第二節 黑格爾、費爾巴哈和馬克思人性觀的同異
      • 第三節 人與自然
      • 第四節 人與人類
      • 第五節 人與社會
      • 第六節 人與歷史
      • 第七節 結論與批評
    • 第十七章 馬克思論個人、階級與社會
      • 第一節 前言:人是歷史和社會的動物
      • 第二節 個人與個人主義
      • 第三節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 第四節 階級社會的出現與發展
      • 第五節 階級屬性與類別
      • 第六節 普勞階級與階級鬥爭
      • 第七節 個人、自然、社會
      • 第八節 社會經濟形構
      • 第九節 社會與社群
      • 第十節 結論:馬克思個人與社會觀之評析
    • 第十八章 馬克思論歷史──歷史唯物論的析評
      • 第一節 歷史的創造與歷史的理解
      • 第二節 唯物史觀的理念泉源
      • 第三節 唯物史觀的要義
      • 第四節 由技術面轉向社會面──階級社會及其變遷
      • 第五節 唯物史觀中物質或唯物主義的意涵
      • 第六節 辯證法和歷史的辯證發展
      • 第七節 結論與評估
    • 第十九章 馬克思的經濟學說
      • 第一節 馬克思經濟理論與資產階級經濟學說相左
      • 第二節 價值與價格
      • 第三節 剝削理論
      • 第四節 利潤率的降低趨勢
      • 第五節 資本主義的危機
      • 第六節 資本主義的崩潰
      • 第七節 馬克思經濟思想的評論
    • 第二十章 馬克思的國家學說
      • 第一節 國家生機說與國家工具說
      • 第二節 嚮往黑格爾的理性國家觀
      • 第三節 黑格爾國家學說的批判
      • 第四節 國家形同宗教虛幻的共同體
      • 第五節 人的解放和普勞階級的歷史角色
      • 第六節 現代國家、普勞階級和社會革命
      • 第七節 人的異化和資產階級的國家
      • 第八節 唯物史觀與資本主義的國家
      • 第九節 國家為階級統治的剝削工具
      • 第十節 國家為社會寄生蟲說
      • 第十一節 國家的消亡論
      • 第十二節 馬克思國家觀的結論與批評
    • 第二十一章 馬克思的政治觀
      • 第一節 政治及其相關的議題
      • 第二節 古希臘與現代政治本質的不同
      • 第三節 國家有機說與人性復歸
      • 第四節 公共事務與私人活動的分別
      • 第五節 政治如同宗教虛幻不實
      • 第六節 政治的根源在於經濟
      • 第七節 政治是否受經濟決定?
      • 第八節 革命、鬥爭、解放、危機
      • 第九節 結論:馬克思政治觀的摘要與批評
  • 第三部 演變、影響、展望
    • 第二十二章 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
      •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出現
      • 第二節 正統的馬克思主義──社會民主的理論與實踐
      •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蘇維埃馬克思主義的崛起
      • 第四節 西方馬克思主義
    • 第二十三章 馬克思與當代
      • 第一節 新馬克思主義與後馬克思主義
      • 第二節 女性主義與歧異的政治
      • 第三節 資本主義的變化──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
      • 第四節 國家的角色和政治化的資本主義
      • 第五節 世界體系和環球的資本主義
      • 第六節 半世紀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實況
    • 第二十四章 馬克思與未來
      • 第一節 兩種馬克思主義
      •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實證化與科學化的弊端
      •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的過時失效
      • 第四節 馬克思與烏托邦
  • 參考書目
  • 馬克思年表
  • 版權宣告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